夏日

赤日可中庭,树影敛不开。
烛龙未肯忙,一步九徘徊。
梦中惊耳鸣,欲觉闻远雷。
屋山奇峰起,欹枕看云来。
变化信难料,转头失崔嵬。
虽然不成雨,风起亦快哉。
槐叶万背白,少振十日埃。
白团岂办此,掷去羞薄才。
蜻蜓泊墙阴,近人故多猜。
墙西岂更热,已去却飞回。

作品评述

《夏日》

赤日可中庭,树影敛不开。
烛龙未肯忙,一步九徘徊。
梦中惊耳鸣,欲觉闻远雷。
屋山奇峰起,欹枕看云来。
变化信难料,转头失崔嵬。
虽然不成雨,风起亦快哉。
槐叶万背白,少振十日埃。
白团岂办此,掷去羞薄才。
蜻蜓泊墙阴,近人故多猜。
墙西岂更热,已去却飞回。

中文译文:
夏日的阳光炽烈,连中庭都被晒得闷热,树影难以展开。
蜡烛的火龙不愿忙碌,一步迈出就徘徊久久。
梦中听见耳边响起雷声,醒来却只能闻到远处的雷声。
屋后的山峰奇特地拔地而起,我侧卧枕着看云朵飘来。
变化多端,难以预料,转头望去却已失去了崔嵬的景象。
尽管没有变成雨,但吹起的风也是快速的。
槐树叶背面都泛白了,几乎摇落了十天的尘埃。
白色的团扇又能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我将它丢弃,羞愧自己的无能。
蜻蜓停在墙阴处,近人的猜测很多。
是墙的那一面更热吗,它已经离开了,却又飞了回来。

诗意和赏析:
《夏日》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炎热的夏日景象,以及诗人在这样的环境中的感受和思考。

诗中的赤日和树影暗示了酷热的天气,阳光炽烈,连树荫都无法遮挡。蜡烛的火龙象征着消耗和不愿意奔波劳累,表达了诗人对于炎热天气的厌倦。

诗人在梦中听到雷声,但醒来后只能远远闻到雷声,这意味着诗人在梦幻与现实之间产生了差异和失落。

屋后的奇峰和飘来的云朵给诗人带来了一些欣慰和遐想,但这种景象又转瞬即逝,使诗人感到变化无常和无法预测。

尽管没有下雨,但炎热的风吹起来却很快,显示了夏季独特的气候特点。

诗中的槐叶白背和团扇的无能象征了诗人无法摆脱炎热的困扰和自己的无力感,对于改变环境的努力感到无奈。

蜻蜓停在墙阴处,引发了人们的猜测和揣测,暗示了人们对于外界事物的多疑和猜忌。

最后,诗人思考墙的西面是否更热,蜻蜓离开后又飞回来,这种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环境和人事物的思考和观察。

整首诗以夏日的炎热为背景,通过描绘具体的景物和感受,抒发了诗人对于变化无常和难以预料的感慨。同时,诗中还透露了诗人对于环境和自身无力改变的无奈,以及对于人们猜测和揣测的思考。

这首诗以简洁而凝练的语言,将夏日的酷热和变幻的景象与诗人的内心感受相结合,展现了作者独特的情感和观察力。读者在赏析这首诗时可以感受到夏日的炎热,以及诗人对于环境和人事物的思考与困惑,从而引发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陈与义(一○九○~一一三八),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属河南)人。徽宗政和三年(一一一三)登上舍甲科,授开德府教授。宣和四年(一一二二)擢太学博士、着作佐郎(《容斋四笔》卷一四)。谪监陈留酒税。南渡后,避乱襄汉湖湘。高宗建炎四年(一一三○),召爲兵部员外郎。绍兴元年(一一三一)迁中书舍人,兼掌内制。拜吏部侍郎,改礼部。四年,出知湖州。五年,召爲给事中(宋《嘉泰吴兴志》卷一四)。以病告,提举江州太平观。復爲中书舍人。六年,拜翰林学士、知制诰。七年,爲参知政事。八年,以资政殿学士知湖州,因病,提举临安府洞霄宫。卒,年四十九(《紫微集》卷三五《陈公资政墓志铭》)。有《简斋集》三十卷、《无住词》一卷传世。《宋史》卷四四五有传。 陈与义诗,以元刻《增广笺注简斋诗集》(此本爲瞿氏铁琴铜剑楼旧藏,《四部丛刊》据以影印,旧说宋刻,藏北京图书馆)及元抄《简斋外集》爲底本。校以日本翻刻明嘉靖朝鲜本《须溪先生评点简斋诗集》(简称须溪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及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简斋集》(简称四库本)等。编爲三十一卷。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草色青青柳色浓,玉壶倾酒满金钟。笙歌嘹亮随风去,知尽关山第几重。

前车惟伯氏,后乘载阿连。相携青莲界,共开白社筵。黄梅雨初歇,红榴花正妍,净境聊莞尔,妙兴真悠然。偈言溢四方,经卷馀五千。长廊含清风,古潭摇苍天。幅巾既萧散,青鞋亦轻便。登临自晨曦,谈笑穷暮烟。衡宇开卷坐,僧房借榻眠。却忆苏州语,喧静两皆禅。

太末先生道德尊,朅来闽底佐雄藩。两年不作如弦急,千里真成挟纩温。南亩但闻农击壤,列城那得吏敲门。胸中久蕴经纶业,盍上星辰侍紫垣。

杨柳东风,海棠春雨。清愁冉冉无来处。曲径惊飞峡蝶丛,回塘冻湿鸳鸯侣。舞彻霓裳,歌残金缕。蘼芜白芷愁烟渚。不识阳台梦里云,试听华表归来语。

禅门来往翠微间,万里千峰在剡山。何时共到天台里,身与浮云处处闲。

一片寒塘水,寻常立鹭鸶。主人贫爱客,沽酒往吟诗。

松篁交加午阴黑,别是江南烟霭国。顽云猛雨更相欺,声似虓号色如墨。茅茨裛烂檐生衣,夜夜化为萤火飞。萤飞渐多屋渐薄,一注愁霖当面落。愁霖愁霖尔何错,灭顶于余奚所作。既不能赋似陈思王,又不能诗似谢康乐。昔年尝过杜子美,亦得高歌破印纸。惯曾掀搅大笔多,为我才情也如

客授早登龙,襟期一笑同。门清心似水,论正气如虹。近问书犹湿,重来迹遂空。无因送丹旐,老泪洒西风。

春风百卉摇,旧国路迢迢。偶病成疏散,因贫得寂寥。倚帘高柳弱,乘露小桃夭。春色常无处,村醪更一瓢。

帝丛资寅亮,鸿钧翊太宁。天开钓璜胄,家袭降崧灵。复九萌阳管,生三瑞砌蓂。毓贤兹表日,卫世遂传经。览德重光旦,参机茂宰庭。群生倚舟檝,万化入丹青。坐纳藏山史,追论象服刑。前筹罄中悃,吉栋石基扃。国伫汾阳考,人祈卫武龄。孤心知所嚮,帝座六符星。

履道坊西角,官河曲北头。林园四邻好,风景一家秋。门闭深沈树,池通浅沮沟。拔青松直上,铺碧水平流。篱菊黄金合,窗筠绿玉稠。疑连紫阳洞,似到白蘋洲。僧至多同宿,宾来辄少留。岂无诗引兴,兼有酒销忧。移榻临平岸,携茶上小舟。果穿闻鸟啄,萍破见鱼游。地与尘相远,人将

霰雨灂灂,风吼如劚。有叟有叟,暮投我宿。吁叹自语,云太守酷。如何如何,掠脂斡肉。吴姬唱一曲,等闲破红束。韩娥唱一曲,锦段鲜照屋。宁知一曲两曲歌,曾使千人万人哭。不惟哭,亦白其头,饥其族。所以祥风不来,和气不复。蝗乎蠈乎,东西南北。

离情折杨柳,此别异春哉。含露东篱艳,泛香南浦杯。惜持行次赠,留插醉中回。暮齿如能制,玉山甘判颓。

远师驺忌鼓鸣琴,去和南风惬舜心。从此他山千古重,殷勤曾是奉徽音。

匆匆中夜辔,候馆若为容。山转时藏月,河分不割风。凭谁能食梦,总自解书空。省内吾难倚,诗书更使慵。

欣此幽居惜未深,时搴芳秀浣尘襟。栋梁自是君材器,铁石空余我寸心。

诗痴正自不烦攻,只为英才辄堕中。今日已成风俗后,后生个个入樊笼。

扁舟暮归去,别路江南树。愁指楚山遥,明朝望君处。

番水初传信,滁山想定居。秋吟兼蟋蟀,晚饭得鲈鱼。落月沧江阔,凉风白发疏。兵戈关塞隔,不敢问何如。

城郭萧条,风雨霏微,酝造春愁。况鸷群ED3D鹗,未谐荐祢,棘栖鸾凤,犹叹栖仇。世路如棋,人情似纸,厚薄高低何日休。逢殷浩,会披云对月,同赋南楼。堪嗟日月如流。甚首夏D479来今半秋。纵荻花枫叶,强撩归思,有莼羹菰饭,归更何忧。三板松舟。一篙秋水,百里淮山无暂留。何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