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丁亥送方子南出蜀)

行客送行客,况又值新秋。
莼乡此去万里,先我上扁舟。
三载乌奴聚首,异县乡情对语,乘月几登楼。
去去远蜀口,日日望吴头。
丹青手,描不就,此离愁。
半生萍梗江汉,别恨最绸缪。
远水长空一色,风顺波平如掌,雁序际天游。
故旧有相问,犹滞剑南州。

作品评述

《水调歌头(丁亥送方子南出蜀)》是宋代李曾伯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客送行客,况又值新秋。
莼乡此去万里,先我上扁舟。
三载乌奴聚首,异县乡情对语,乘月几登楼。
去去远蜀口,日日望吴头。
丹青手,描不就,此离愁。
半生萍梗江汉,别恨最绸缪。
远水长空一色,风顺波平如掌,雁序际天游。
故旧有相问,犹滞剑南州。

诗词中文译文:
行客相送行客,何况又是新秋。
从这里到莼乡万里,我先上了小船。
三年来黑发部落相聚,异县乡情相对畅谈,几次在月光下登上楼阁。
你去远蜀的口,我日日望着吴山头。
丹青画笔,描绘不出,这种离愁之情。
半生流浪江汉之间,别离之恨最为深重。
远处的水和天空一片颜色,风顺波平如掌,雁儿们在天空中排成队伍飞翔。
故旧的朋友有所问候,仍然停滞在剑南州。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行客送别行客的场景,发生在一个新秋的时刻。行者即将离开,作者站在江边的小船上先行,为行者送别。行者和作者是三年来在黑发部落相聚的朋友,他们来自不同的县城,但在别乡相逢时,情感交流畅快。作者望着行者远去的方向,每天都盼望着他能平安到达目的地。作者的丹青画笔无法描绘出内心的离愁之情,他们之间的离别之恨如同半生流浪江汉的经历一样深重。

诗中描绘了远水和广阔的天空,形容了水天一色的景象,以及风和波浪的平静,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觉。诗人还描绘了雁儿在天空中排成队伍飞翔的景象,展示了大自然的美妙和生机勃勃。

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故旧朋友的思念之情,他们虽然远离故乡,但仍然停滞在剑南州,没有机会相见。这种思念之情通过整首诗词营造出一种离愁别绪的氛围。

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离别的情感和对乡情的思念,展现了宋代文人的感伤之情和对友谊的珍视。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长孺,号可斋,祖籍覃怀(今河南沁阳),侨居嘉兴(今属浙江)。理宗绍定三年(一二三○),知襄阳县。嘉熙元年(一二三七),爲沿江制置司参议官(《宋史》卷四二《理宗纪》)。三年,迁江东转运判官、淮西总领(《景定建康志》卷二六)。淳祐二年(一二四二),爲两淮制置使兼知扬州。九年,知静江府兼广西经略安抚使、转运使。移京湖制置使兼知江陵府。宝祐二年(一二五四),改夔路策应大使、四川宣抚使。以事奉祠。起爲湖南安抚大使兼知潭州。六年,再知静江府。復以事罢。景定五年(一二六四),起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使。曾伯以文臣主军,长于边事,爲贾似道所嫉,于度宗咸淳元年(一二六五)禠职。寻卒。有《可斋杂稿》三十四卷,《续稿》前八卷、后十二卷。事见本集有关诗文,《宋史》卷四二○有传。 李曾伯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康熙影宋抄本(简称影宋本,藏南京图书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君门不可入,势利互相推。借问读书客,胡为在京师。举头未能对,闭眼聊自思。倏忽十六年,终朝苦寒饥。宦途竟寥落,鬓发坐差池。颍水清且寂,箕山坦而夷。如今便当去,咄咄无自疑。

水调歌头

秋堂风露声唔咿,青灯一点昏两眵。蟫鱼蠹纸老白日,未识心宇包黄羲。麟胶饮尽霜兔泣,俪花斗叶纷奇姿。少年轻裘舌秦衍,睥睨六印京尘缁。平生眼底厌糠秕,自对春风乐沂水。搜奇抉怪问子云,载酒归来成独醉。金刀喜有南邻翁,曾吹藜焰丹霞峰。白云满榻呼不起,倒闭日倚伏酣秋空

水调歌头

博雅堂中聚古书,蓬莱阁上接仙居。江山风物元依旧,老子重来独不如。

水调歌头

直驾楼船捣贼桅,金槃一掷万人开。何当为秦褒封典,酾酒刲羊亦快哉。

水调歌头

西掖梧桐树,空留一院阴。艰难归故里,去住损春心。宫殿青门隔,云山紫逻深。人生五马贵,莫受二毛侵。

水调歌头

三百年间,功标青史,几多俱委埃尘。悟黄粱弃事,厌世藏身。将我一枝丹桂,换他千载青春。岳阳楼上,纶巾羽扇,谁识天人蓬莱愿应仙举,谁知会合仙宾。遥想望,吹笙玉殿,奏舞鸾裀.风驭云輧不散,碧桃紫奈长新。愿逢一粒,九霞光里,相继朝真。

水调歌头

三年婴酒渴,高卧似袁安。秋色鬓应改,夜凉心已宽。风衣藤簟滑,露井竹床寒。卧忆郊扉月,恩深未挂冠。私归人暂适,扶杖绕西林。风急柳溪响,露寒莎径深。一身仍白发,万虑只丹心。此意无言处,高窗托素琴。

水调歌头

平生无女只生儿,三子登科一子随。家在白云青嶂里,不求闲散待何时。

水调歌头

君不见鄂渚山环少城半,高牙之冲仰飞观。裴回华月天一隅,缥缈青山江两岸。题榜南楼非昔时,今人可复识元规。唯余在得昔时月,与此江山长住持。公堂坐啸无留事,清夜登临谁辨此。流风逸响殆千年,初见东吴贵公子。剸繁健手付方州,迎刃未始逢全牛。潢池小儿归田畴,田无高下乃

水调歌头

竹笋初生牛犊角,蕨芽新长小儿拳。旋挑野菜炊香饭,便是江南二月天。

水调歌头

林塘幽复僻,俗士可曾游。景物因人胜,茶瓜为客留。纳凉寻密竹,凝眺倚层楼。浮世荣枯事,从今莫问休。

水调歌头

君王城上竖降旗,妾在深宫那得知?十四万人齐解甲,更无一个是男儿!

水调歌头

太白峰前施小伎,渊嘿雷霆人自畏。瓦砾翻成释梵宫,古佛门风重振起。不堕功勋,等闲游戏。金毛狮子忽翻身,草木昆虫俱收泪。

水调歌头

短衣匹马,白头重过洛阳城。百年一梦初惊。寂寞高秋云物,残照半林明。澹横舟古渡,落雁寒汀。河山故亭。人与镜、两峥嵘。争信黄垆此日,深谷高陵。一时朋辈,谩留住、穷途阮步兵。尊俎地、谁慰飘零。

水调歌头

刊落间枝叶,推寻到本根。始知酬酢处,无化不乾坤。

水调歌头

青青河畔草,皎皎林下人。草有四时色,人无千载身。胡为踏氛埃,樊笼长苦辛。君看鸿鹄飞,九万谁能驯。

水调歌头

踏破秋痕,向虚堂、细问新凉踪迹。野客从来无管领,独鹤自还空碧。红日重开,翠华曾到,应恨湖光窄。游龙别後,两山依旧南北。无语野草闲花,似嗔人问。万事今非昔。古木苍烟无限意,只有吟魂知得。歌舞百年,是非一醉,未必西风识。浩歌归去,满船风雨凄恻。

水调歌头

携手重携手,夹江金线柳。江上柳能长,行人恋尊酒。尊酒意何深,为郎歌玉簪。玉簪声断续,钿轴鸣双毂。双毂去何方,隔江春树绿。树绿酒旗高,泪痕沾绣袍。袍缝紫鹅湿,重持金错刀。错刀何灿烂,使我肠千断。肠断欲何言,帘动真珠繁。真珠缀秋露,秋露沾金盘。金盘湛琼液,仙子

水调歌头

物久必自化,化之犹骞腾。当自厕中蛆,去作盘上蝇。飞声既混鸡,歛迹何疑冰。寄言漆园吏,已知鹍与鹏。

水调歌头

紫毛双节引青童,一片空歌韵晓风。太昊兹辰授春令,莺旗应在矞云中。

水调歌头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