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夕直宿枕上偶成

北风洶洶应嘉平,点滴檐间雨未晴。
病骨可堪寒栗烈,老怀仍怯岁峥嵘。
汤婆漫许登禅榻,黄你无因伴短檠。
清绝夜阑愁不寐,拥衾龟息待窗明。

作品评述

《腊夕直宿枕上偶成》是宋代李洪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在腊月的寒冷夜晚,独自宿卧于床上时的感受和心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北风怒吼,应扬平安之喜悦,
屋檐间滴下的雨水尚未停歇。
虽然病体已堪受寒意的折磨,
但年老的心仍然畏惧岁月的峥嵘。
汤婆曾经默默地许下禅室登坐之约,
但黄你却无缘相伴,只得独自短檠伤怀。
寂静的夜晚临近,愁绪难以入眠,
我蜷缩在被褥中,等待着黎明的曙光。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寒冷的冬夜和作者内心的感受,展现了岁月的无情和人生的无奈。北风洶洶,代表着严寒的气候,而屋檐间的雨声则象征着无尽的孤独和忧伤。作者的病骨虽然能够忍受严寒的折磨,但内心的恐惧和对未来的不安依然存在。诗中提到汤婆和黄你,暗示了作者曾经有志向的事业和伴侣,但现实的限制使得这些美好的愿望无法实现,使得作者更加孤独和伤感。夜晚的寂静和愁绪让作者难以入眠,他期待着黎明的到来,带来新的希望和明亮的未来。

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逝去时光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冷冽的自然景象和内心的挣扎,展示了宋代社会中老年人的心态和人生的无奈。这首诗揭示了生活的苦难和人生的无常,表达了对岁月流逝的感叹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清庙奕奕,和乐雍雍。器尊牺象,礼属宗公。白水方祼,黄流在中。谟明之德,万古清风。

别意经时序,音书缺置邮。子来方问疾,傲吏已移舟。华屋生存处,佳城身后谋。望风怀执绋,老泪为君流。

君今拂衣去,我独枕书眠。一片过林雨,数声当户蝉。情长空有恨,吟苦不成篇。后会知何日,西风老雁天。

楚水入洞庭者三:曰蒸湘,曰资湘,曰沅湘;故有“三湘”之名。洞庭即湘水之尾,故君山曰湘山也。资湘亦名潇湘,今资江发源武冈上游之夫夷水,土人尚曰潇溪,其地曰萧地。见《宝庆府志》。《水经注》不言潇水,而柳宗元别指永州一水为潇,遂以蒸湘为潇湘,而三湘仅存其二矣。予

佛借龙宫五百年,平分城树与村烟。丛林忽涌中流地,双塔曾擎半壁天。石色带云笼客袖,磬声和月落渔船。袈袍不限侵门水,十载何人坐象筵。

材非当世用,毂有故人推。使节春冬换,征帆日夜开。南游取干越,东望得州来。试尽风波恶,生涯亦可哀。

也知口业欠消磨,造物嗔人奈口何。莫管诗人例寒饿,且容老子小婆娑。

坏不坏,百练金刚充法界。微尘不立似虚空,始得名为观自在。

少作长安宰,寻常似隐夫。琴书家惯有,杖印客疑无。锦水心虽役,圭峰眼不辜。闲签归业状,贫典旧山图。酒为廉犹断,棋因让忽输。即看联鴈序,相继在蓬壶。

莫嫌寒漏尽,春色来应早。风开玉砌梅,薰歇金炉草。稚齿喜成人,白头嗟更老。年华个里催,清镜宁长好。

风波千里别,书信二年稀。乍见悲兼喜,犹惊是与非。身名判作梦,杯盏莫相违。草馆同床宿,沙头待月归。春深乡路远,老去宦情微。魏阙何由到,荆州且共依。人欺翻省事,官冷易藏威。但拟驯鸥鸟,无因用弩机。开张图卷轴,颠倒醉衫衣。莼菜银丝嫩,鲈鱼雪片肥。怜君诗似涌,赠我

盛牲实俎,涓选休成。鼎煁阳燧,玉盥阴精。有飶嘉豆,既和大羹。侑以清乐,细齐人情。

南浦柔条拂地垂,攀翻聊寄我西悲。武昌官柳年年好,他日春风忆此时。

黎庶曾何帝力知,七旬三入刈宁时。春寒谁怕妨花柳,一日东风万国吹。

忆昔湖天雪最奇,画船朝出暮归迟。忍寒常竹怜高节,踏湿寻梅致好枝。熟醉何尝知病酒,狂吟所至动成诗。褵褷冻雀今相似,心欲高飞翅已垂。

孔明遁世吟梁甫,范蠡遭时策计然。锺鼎山林非二物,莫随穷达较蚩妍。

我有一要,千差齐照。未曾拈花,不劳微笑。拟问如何,云横海峤。

爱君笔底有烟霞,自拔金钗付酒家。修到人间才子妇,不辞清瘦似梅花。

苍蛇冻不死,轻素暖仍归。落蕊时吹面,繁香自扑帏。光凝真照夜,枝软或牵衣。似厌风霾苦,应思雾雨霏。开樽迎最盛,扫地见初稀。赖有清阴在,金波肯发挥。

开门喜得故人音,访我浮生一旅亭。老大区区惊岁月,功名落落负簪缨。有谁知己头空白,举世如君眼独青。羡子百篇诗在手,湖山相望不胜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