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写真求赞

恬然正观,山空水寒。
河汉横而斗润,云雾敛而秋宽。
如仇学子兮怒眼三角,无位真人兮赤肉一团。

作品评述

《禅人写真求赞》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正觉。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诗词中的禅人以恬静的心态观察世界,表达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悟和对人性的思考。诗句描绘了山水的静谧和河汉的广袤,云雾的散去使得秋天的广袤更显得宽广。然而,诗中也出现了两个独特的形象:怒目三角的学子和红肉一团的真人。这两个形象象征着不同的人生态度和境界。

诗意:
诗中的禅人以平和的思维方式来观察世界,他感受到了自然的宁静和辽阔。他看到了山水的空灵和河汉的浩渺,领悟到了秋天的开阔和悠远。然而,禅人对人性也有所思考,他用两个形象来对比不同的人生态度。学子怒目三角,表示他们的心态愤懑和狭隘;而真人红肉一团,则是指他们拥有超然的境界和深厚的修养。

赏析:
这首诗以简练而富有意境的语言,展现了禅人的内心世界和对自然的体察。禅人以恬静的心态观察山水,感受到了自然的美妙和宽广。诗中的山空水寒、河汉横而斗润、云雾敛而秋宽等描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细腻描绘,使读者仿佛能够亲临其中,感受到宁静与广阔。

而诗中对于人性的思考,通过学子和真人两个形象的对比,揭示了作者对于人生态度的思考。学子怒目三角,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他们对世界的不满和狭隘的心态。而真人红肉一团,则是作者对于修行者的境界的描绘,他们超脱了尘世的纷扰,拥有内心的宁静和超然的智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性的描写,展现了禅人对于世界的深入思考和对修行境界的追求。读者可以从中感受到禅修的哲理和对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引发对于人生意义和境界的思考。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晓发碧水阳,暝宿金山寺。松风洒寒雨,淅沥醒馀醉。夜中香积饭,蔬粒俱精异。境寂灭尘愁,神高得诗思。皎皎荥阳子,芳春富才义。涨海豁心源,冰壶见门地。碧霄有鸠序,未展联行翅。俱笑一尺绳,三年绊骐骥。摧藏担簦客,郁抑胸襟事。名业尔未从,临风嘿舒志。一身渺云岭,中夜

不似当官只似闲,野情终日不离山。方知薄宦难拘束,多与高人作往还。牛笛漫吹烟雨里,稻苗平入水云间。羡君公退归欹枕,免向他门厚客颜。

讼庭鞠茂草,圜扉生网虫。政成胡不乐,酒肴可从容。人云倡优拙,公在宴寝中。翰墨以自娱,落纸惊游龙。壁间三大字,笔画元自工。焚香日清坐,未觉尘事蒙。窗虚度清光,帘疏卷秋风。隐几众山碧,题诗秋叶红。修篁发清籁,为公奏笙镛。坐客怃然笑,此兴谁能同。但闻太守乐,焉知

十载炎方,同饮汉江,同为转蓬。恨寻常会面,当年无分,三千余里,此地相逢。宇宙英奇,幽并慷慨,肯事区区笔砚中。男儿志,要长枪大剑,谈笑成功。辕门醉卧秋风。看落日旌旗掩映红。爱朔云边雪,一声寒角,平沙细草,几点飞鸿。湖海情怀,金兰气谊,莫惜琼杯到手空。君知否,

一轮飞镜谁磨?照彻乾坤,印透山河。玉露泠泠,洗秋空银汉无波,比常夜清光更多,尽无碍桂影婆娑。老子高歌,为问嫦娥,良夜恹恹,不醉如何?

忆在同安郡,谁知是胜游。仙山常独往,骚客自忘忧。暂别经多难,劳生已白头。羡君驱蒨旆,兼得漱清流。民俗常如古,风光最称秋。短歌聊抒意,为我谢沙鸥。

牛斗不可近,近则和尔触。摩抚不动遥,愧山老觳觫。慰我有生意,怜渠无怒心。伊谁为证据,断崖枫树林。

周原膴膴侔歌颂,我访春郊届羲仲。市桥曲屈古招提,媚日暄风傍韉鞚。布宣德意父老喜,醉饱盘餐儿女共。眼看秀色垄头多,风落轻花枝穗重。东皇生意满阡陌,不待池塘春草梦。道傍瑞麦献者谁,秀出双枝骇群众。春风和气下披拂,产出祯祥呈妙用。我思昔岁旱为虐,几度笺天香火供。

秋光明水国,游子倚长亭。海浸全吴白,山澄百越青。英雄贵黎庶,封土绝精灵。句践魂如在,应悬战血腥。

直上龙岩第一层,参回斗转夜纵横。试将拄杖敲岩石,唤觉蟠龙速起行。

偶然游宦刺桐城,两见南薰荔子生。欲别北楼还小立,留题云榭云无情。

名为泉布者,无足走人间。善发难言口,能开不笑颜。償逋小续命,赒急大还丹。唯有商山老,非干买得闲。

人有正性,事事皆齐。人无正性,事事皆隳。失于用恩,以非为是。失于用威,以是为非。恩威既失,畏爱何知。不知畏爱,何用恩威。喜怒不节,鲜不至斯。妇人男子,宜用戒之。

十里山村道,千峰栎树林。霜浓竹枝亚,岁晚荻花深。草市多樵客,渔家足水禽。幽居虽可羡,无那子牟心。

汩汩山源水,分流去若驰。有声知尚浅,得势转徂卑。苇棘连荒浦,鱼虾聚小泜。起予湖海兴,惆怅念前期。

兰屏香暖,松醪味滑,湖蟹荐香橙。雁字秋高,凤台人远,明月自吹笙。轻寒翦翦生襟袖,银漏渐催更。暗忆年时,桂风庭院,笑并玉肩行。

屈指宣和岁在辰,於今四十有三春。吾家又得莱追继,丛桂从兹不乏人。

丈夫至白首,钟鼎重功名。未有朱门中,而无丝竹声。与主共富贵,不见主苦辛。名姝从何来,婉娈出神京。京人薄生男,生女即不贫。东家从王侯,西家事公卿。吾行天下多,朱紫稀晨星。大都不一一,甚者旷数城。如何世上福,冉冉归娉婷。乃知长安市,家家生贵人。

故人消息苦难真,终日吴天望楚云。黄鹄不知何处举,新莺应似此中闻。旧来饮量还能几,别后诗才转不群。勿遣长髯驰短札,数行千里赠殷勤。

欲借微凉问万松,万松自热诉无风。清晨秋暑已如许,那更斜阳与日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