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刑邦用

平生事业始分毫,楩梓终须百丈高。
正拟他时好梁栋,忍看摧折山蓬蒿。

作品评述

《挽刑邦用》是宋代诗人孙应时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平生事业始分毫,楩梓终须百丈高。
正拟他时好梁栋,忍看摧折山蓬蒿。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事业的追求和理想的坚持。诗人平生努力奋斗,即使只是从事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要全力以赴。他希望自己的事业能够像楩梓这样的树木一样,最终长成百丈高的巨大栋梁。诗人正计划着将来建造更高更坚固的楼阁,但他不忍心看到那些美丽的山蓬蒿被摧折。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诗人对事业的追求和对美好未来的期许,表达了对坚持和努力的赞美。诗人用楩梓这样的树木作为比喻,暗示自己的事业将蓬勃发展,并且不断提升。楩梓是一种高大的树木,代表着坚强和稳定。百丈高的楩梓象征着诗人对事业的追求不仅仅是表面的成就,更是追求卓越和永恒的追求。

诗人在最后两句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期望和犹豫。他正计划着将来建造更高更坚固的楼阁,这是对事业发展的设想和规划。然而,他同时也感到忧虑,不忍心看到那些美丽的山蓬蒿被摧折。这里的山蓬蒿象征着平凡而美好的事物,诗人担心自己的努力和追求可能会对这些美好受到破坏。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事业追求的执着和对未来的期许,同时也流露出内心的矛盾和忧虑。这种对事业的坚持和对美好未来的追求,具有启示意义,鼓励人们在追求梦想的道路上坚持不懈,同时也提醒人们要珍惜眼前的美好。

作者介绍

孙应时(一一五四~一二○六),字季和,自号烛湖居士,余姚(今属浙江)人。早年从陆九渊学。孝宗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进士,调台州黄巖尉。歷秦州海陵丞、知严州遂安县。光宗绍熙三年(一一九二),应辟入崈幕。后知常熟县。宁宗开禧二年改通判邵武军,未赴而卒,年五十三。有文集十卷等,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烛湖集》二十卷。事见本集附编宋杨简《孙烛湖圹志》、张淏《孙应时传》。 孙应时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烛湖集》爲底本,酌校他书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淮上惊波欲去难,更逢春雪下云端。思君一夜如千里,手把琼枝不奈寒。

白头新洗镜新磨,老逼身来不奈何。耳里频闻故人死,眼前唯觉少年多。塞鸿遇暖犹回翅,江水因潮亦反波。独有衰颜留不得,醉来无计但悲歌。

小巘平冈雪陆离,幽人又赋探春诗。典琴沽酒元非俗,著屐观碑又一奇。大度乾坤容落托,多情风月笑衰迟。吾生也似梅花淡,燕未归来蝶不知。

棋战久不对,对盟亦寖寒。方期会真率,乃尔变悲欢。岁晚本无憾,情深那忍看。佳城何处是,东望涕汍澜。

乔木张帷幄,小溪环佩声。清风复飒然,三者固难并。而我兼得之,世俗亦不争。逍遥万虑废,俯仰一身轻。豁若发醯鸡,悟然虚白生。万里涉山川,三伏值炎蒸。赤日正流天,篮舆须驻行。波明金沙露,渡仄画舫横。上飘以淅淅,下溅以泠泠。中有翠影浮,蓊蔚如画屏。顷刻谐我意,翛然

招提忆昔寄孤踪,晓甑犹尘午未舂。地僻读书无外事,家贫教子有全功。

道胜尘机息,讲馀林叶枯。清名高卧远,黑发苦吟无。庭静秋云澹,窗闲夜月孤。时闻适幽兴,上阁望平湖。

小筑三家聚,新篘万户春。昔豪几腐胁,今病罕沾唇。太古华胥氏,丰年畏垒人。超然市朝外,未易葛天民。

淮海岁方新,层阴便浃辰。山山能作雨,物物解呈春。野鸟千声异。江芜一色匀。农区田溜满,偏慰守藩臣。

柳丝轻飏黄金楼。织成一片纱窗雨。斗合做春愁。因慵熏玉篝。暮寒罗袖薄。社雨催花落。先自为诗忙。蔷薇一阵香。

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萧洒有余清。

高盖山头日影微,黄昏独立宿禽稀。林间滴酒空垂泪,不见丁宁嘱早归。

问春何事苦晴悭,春意惜花留嫩寒。共到花前细商略,精神最好雨中看。

暂舣溪头棹,来敲月下门。江湖十年别,故旧几人存。听雨夜同榻,论心酒一樽。不须谈世事,万虑满乾坤。

古驿萧萧独倚阑,角声催晚雨催寒。残年遇合应无日,犹说新丰强自宽。

奉水微微洒,恭提帚与箕。室堂须净扫,几案亦轻麾。

水声翻海底,塔影写楼心。

笙歌间错华筵启。喜新春新岁。菜传纤手青丝细。和气入、东风里。幡儿胜儿都姑媂。戴得更忔戏。愿新春已后,吉吉利利。百事都如意。

水聚山环旺气连,荣华富贵各搀前。劫从无始认为我,数到有终还是天。晓月园林空唳鹤,晚风亭树谩鸣蝉。寄言世上耽迷者,所美当知非美然。

一自嘉禾见,于今岁几多。飞腾公可那,流落我如何。旧说金能点,今成镜失磨。未甘终痼疾,还复向医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