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雨有怀李寺丞

润气先從柱礎知,寒宵滴滴助秋悲。
桐圭绕树多黄落,苔锦缘阶更碧滋。
爽彻衾裯慵就枕,凉生牋管欲题诗。
高阳旧侣相思否,此景谁同把酒巵。

作品评述

《秋雨有怀李寺丞》是宋代杨亿所写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雨滋润的气息从柱子的基石传来,
寒夜滴滴地增添秋天的忧愁。
桐圭(指秋天)绕树纷纷黄叶飘落,
苔藓织成的锦缘慢慢蔓延到阶梯上。
凉爽透彻的被褥懒散地当作枕头,
清凉的气息引发了对写诗的渴望。
高阳的旧友是否也在思念之中,
这景色,有谁与我一同举起酒杯?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秋天的夜晚,诗人感受到秋雨的滋润,而这滋润的感觉从柱子的基石中传来。在寒冷的夜晚,雨水的滴答声增添了秋天的忧伤。秋天的景色逐渐变化,桐树的黄叶纷纷飘落,苔藓覆盖的阶梯显得更加翠绿。诗人躺在清凉透彻的被褥上,感到懒散,但却产生了写诗的欲望。他思念起过去在高阳的旧友,不知道他们是否也在思念着他,希望有人能与他一起分享这美丽的景色,共同举起酒杯。

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雨为线索,描绘了一个寒冷的秋夜。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秋天的感慨和思念之情。诗中使用了富有意象的描写,如柱子的基石传来的滋润气息、滴滴的秋雨声、桐树黄叶的飘落以及苔藓织成的翠绿阶梯等,这些描写增强了诗词的艺术感染力。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将自然景色与个人情感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展现了对过去友谊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回忆。整首诗词给人以安静、凉爽的感觉,读来让人心生遐思,引发对友情和人生的思考。

作者介绍

杨亿(九七四~一○二一),字大年,建州浦城(今属福建)人。太宗雍熙元年(九八四)年十一,召试诗赋,授秘书省正字。淳化三年(九九二)赐进士及第(《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迁光禄寺丞。四年,直集贤院。至道二年(九九六)迁着作佐郎。真宗即位初,预修《太宗实录》。咸平元年(九九八)书成(《直斋书录解题》卷四),乞外补就养,知处州。三年,召还,拜左司谏。四年,知制诰(《武夷新集》自序)。景德二年(一○○五)与王钦若同修《册府元龟》(《直斋书录解题》卷一四)。三年,爲翰林学士。大中祥符六年(一○一三)以太常少卿分司西京(《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八○)。天禧二年(一○一八)拜工部侍郎。三年,权同知贡举,坐考成就差谬,降授秘书监。四年,復爲翰林学士,十二月卒,年四十七。謚文(《宋会要辑稿》礼五八之三)。所着《括苍》、《武夷》、《颍阴》等集共一九四卷。传世有《武夷新集》二十卷,另编有《西崑酬唱集》二卷。《宋史》卷三○五有传。 杨亿诗,前五卷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武夷新集》爲底本。校以明刻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明刻本,藏北京大学图书馆)、清法式善编《宋元人诗集·武夷新集》存素堂抄本(简称法式抄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抄本《杨大年先生武夷新集》(简称清抄本,藏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图书室),清嘉庆十六年祝昌泰留香室刻本《宋杨文公武夷新集》(简称祝刻本,藏科学院图书馆)。第六、第七卷以《四部丛刊》影印明嘉靖玩珠堂刊《西崑酬唱集》爲底本,校以文渊阁《四库全书》所收本(简称四库本)和清康熙周桢、王图炜合注(简称周王合注本)等。另从《宋文鑑》、《会稽掇英总集》等书中辑得之集外诗,编爲第八卷。

诗词推荐

华阀晃科峻,寒毡洛学开。燕子庭五桂,晋国手三槐。风幕南烹养,涂车北首哀。读书终不憾,九秩过江来。

老病侵凌不可当,时时揽镜自悲伤。西风吹散朝来酒,依旧衰颜似叶黄。

玉女鸣珂佩,投壶不忆题。刘安无复傲,殿殿叩星扉。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信谗多见逐,伐国岂无仁。屈子行江畔,昭王问水滨。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

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禡。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诧。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劳生遇闲境,顿使我心写。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蜀江东下接襄江,总是当年蔽芾棠。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满三湘。

小室舍东偏,满窗朝日妍。研池生细浪,香岫起微烟。欲极图书乐,少须冰雪天。犹胜禅榻上,仅仅占三椽。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蛮语初未学,嶮绝闻人说。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所赖使君贤,余波能普及。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裴度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白居易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李绅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刘禹锡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

前朝相补一官归,东海僧传五字诗。今日蒲轮徵不去,逢人笑指鬓边丝。

金虬衔日出,铁骑勒春回。天上青门隔,人间白发催。霜寒欺旧草,山晚放新梅。环堵甘牢落,东风枉却来。

春风楼上柳腰肢。初试花前金缕衣。袅袅娉娉不自持。晚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

一二三四五,虚空阙处补。五四三二一,当门书大吉。好手挥斤去鼻泥,衲僧机妙安能识。蓦然识,百草头边露消息。

膏粱道之贼,资财人所奴。不如贫而乐,客至菜一厨。

南台御史忠贯日,当书妖狐屏无足。端方自是廊庙器,错落天球间宏壁。记曾缓带理江城,犹忆尊前坐谈容。春树相思白日晚,月梁人梦青灯夕。乘车戴笠高与下,倚樽看镜今非昔。壮心无复夜闻难,莫比司空发恨赤。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为何与点狂曾晢,个里须参最上机。

黄门给事三十余,面如红玉少有须。风骨岂是山泽臞,问着只爱山中居。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文华堂高凌紫虚,出入侍从陪金舆。排方小带红罗襦,精神宛如冯子都。朝下手拈八尺殳,左旋右转风生躯。有时自擘双雕弧,命中叠发谁争呼。归来宾客满直庐,京城酒贵不住酤。

明入庭阴白,寒侵酒气微。夜深看更好,楼上渐人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