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咏

我有安乐处,名为建德乡。
唱于风起籁,虚白月生光。
自谓青云馆,何惭绿野堂。
傍窗低竹几,临水小绳床。
居士斋时卧,先生醉后狂。
眼前无异物,身外有余粮。
蔬食寻常饭,荤腥间或尝。
净神三遍咒,暖室一炉香。
念念归真境,心心向道场。
世间安饱事,一切不思量。

作品评述

《自咏》是明代诗人石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有安乐处,名为建德乡。
唱于风起籁,虚白月生光。
自谓青云馆,何惭绿野堂。
傍窗低竹几,临水小绳床。
居士斋时卧,先生醉后狂。
眼前无异物,身外有余粮。
蔬食寻常饭,荤腥间或尝。
净神三遍咒,暖室一炉香。
念念归真境,心心向道场。
世间安饱事,一切不思量。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建德乡的安乐生活。他感叹自己居住在这样一个宁静的地方,能够倾听风声与音乐的和谐,观赏安详的月光。他自称住在青云馆,但觉得自己与那些生活在田园中的普通人并无差别。他在窗边的低矮竹几旁,以小绳床临水而居。他在居士斋时静静地躺着,而先生们则醉醺醺地狂妄自大。他的眼前没有繁琐的事物,却有足够的粮食维持生活。他食用素食作为日常饭食,但偶尔也尝试肉食。他每天念念不忘地祈祷净化心灵,同时他的房间中弥漫着一股香气。他始终思念着真正的境界,全心全意地追求道的境地。他对世俗的安逸事物毫不关心,一切都不再被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追求道的态度。他以建德乡为背景,通过描绘自己的居所和生活方式,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他并不自视甚高,虽然自称住在青云馆,但他觉得与普通人并无区别,没有高人一等之感。他尝试着在尘世中寻找平衡,既坚持素食养身,又不排斥尝试肉食,用以体验世间的滋味。他通过频繁的祷告和炉香来净化自己的灵魂,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纯净。最后,他强调了对世俗安逸事物的超越,将心思和精力全然投入追求真正的境界和道的境地。

整首诗词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作者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境界。他透过对自然、音乐和香气的赞美,展示了对简朴生活和心灵净化的追求。这首诗词具有明代文人的特点,表达了对人《自咏》是明代诗人石沆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我有一个安乐之处,名叫建德乡。
在风起的时候唱歌,虚白的月亮照耀光明。
自称是青云馆,何惭绿野堂。
靠着窗边的低矮竹几,临水而设的小绳床。
居士斋时躺卧,先生们醉后狂。
眼前没有世俗的纷扰,身外却有足够的粮食。
蔬食作为日常的饭食,偶尔尝试荤腥。
净化心灵三遍咒语,温暖的房间中弥漫着香气。
思念着真正的境界,心向着追求道的场所。
世间的安逸事物,一切都不再思考。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作者在建德乡的安乐生活。他自称住在青云馆,但却觉得自己与那些生活在田园中的普通人并无差别。他描述了自己的居所,窗边的低矮竹几和临水而设的小绳床。他与先生们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鲜明对比,他静静地躺卧在居士斋,而先生们则醉醺醺地狂妄自大。他的眼前没有繁琐的事物,却有足够的粮食维持生活。他以素食为主,偶尔尝试肉食。他通过祷告和香气净化心灵,追求真正的境界,心向着追求道的场所。他不再思考世俗的安逸事物,一切都不再被思考。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对简朴生活和追求道的态度。他赞美了建德乡宁静的生活环境,表达了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他自称住在青云馆,但却觉得自己与普通人并无区别,没有高人一等之感。他尝试在尘世中寻求平衡,坚持素食养身,但也不排斥尝试荤腥。他通过祷告和香气来净化心灵,追求内心的宁静和纯净。最后,他强调了对世俗安逸事物的超越,将心思和精力全然投入追求真正的境界和道的场所。

整首诗词传递出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宁静的意境。作者通过对自己的生活状态和内心追求的描绘,表达了一种与世无争、追求真善美的精神境界。他透过对自然、音乐和香气的赞美,展示了对简朴生活和心灵净化的追求。这首诗词具有明代文人的特点,表达了对人世间安逸事物的超越和对真正境界的追求。

诗词推荐

怪事教人笑几回,男儿今也会怀胎。自家精血自交媾,身里夫妻真妙哉。

凤池西畔图书府,玉树玲珑景气闲。长听馀风送天乐,时登高阁望人寰。青山云绕栏干外,紫殿香来步武间。曾是先贤翔集地,每看壁记一惭颜。

天孙黼黻文,胶轕璇玑外。大巧本无为,女工卑组绘。胡为小儿女,缨弁杂环佩。庭罗{左饣右衍}饵香,设祠祈且拜。临池五彩丝,更结相连爱。

茗泛绿云收北苑,稻炊红玉取西山。

日落乌将数子归,风和雉挟两雌飞;不如村舍安孤寂,父子飘然两褐衣。

登山自补屐,访友不赍粮。坐啸青枫晚,行吟白日长。人烟隔水见,草气入林香。谁作招寻侣,清斋宿紫阳。

客问矩山老,何事得优游。追数平生出处,为客赋歌头。三十五时侥幸,四十三年仕宦,七十□归休。顶踵皆君赐,天地德难酬。书数册,棋两局,酒三瓯。此是日中受用,谁劣又谁优。寒则拥炉曝背,暖则寻花问柳,乘舆狎沙鸥。知足又知止,客亦许之不。

楚山万叠,怅高情、不比当年嵩少。官况全如秋淡薄,枉却尘侵乌帽。菊蕊犹青,茱萸未紫,节意凭谁表。故园何处,暮云低尽残照。追念往昔佳辰,尊前绝唱,未觉徐娘老。聚散悲欢回首异,今岁古台谁到。藉甚声名,难忘风味,何日重倾倒。交情好在,雁书频寄云杪。

五字投精鉴,惭非大雅词。本求闲赐览,岂料便蒙知。幽拙欣殊幸,提携更不疑。弱苗须雨长,懒翼在风吹。砺镞端杨叶,光门待桂枝。计闻尘里誉,因和禁中诗。

慧远风流庐岳隐,支公高尚沃洲栖。闲思石壁堪长往,拟蹑浮云上石梯。

归来非计失,事少得心宽。村落年方稔,庭闱病复安。诗当随景赋,酒莫放杯乾。插架书还在,仍容子细看。

听漏西堂黯不眠,忆君如在夜灯前。可堪环堵三年病,又上南州万里船。缩手未闲终坐巧,逾垣欲避转愁偏。行藏在我今须识,纵不由人也属天。

昔人甫彻弃刍狗,此日已归谈木牛。报国无阶空马革,托身有地早菟裘。乘车载苡才经谤,三宿恋桑真可羞。掩卷勿惊臣议戆,舜瞳应雇殿西头。

三年典郡归,所得非金帛。天竺石两片,华亭鹤一支。饮啄供稻粱,包裹用茵席。诚知是劳费,其奈心爱惜。远从馀杭郭,同到洛阳陌。下担拂云根,开笼展霜翮。贞姿不可杂,高性宜其适。遂就无尘坊,仍求有水宅。东南得幽境,树老寒泉碧。池畔多竹阴,门前少人迹。未请中庶禄,且脱

牛山之木,於彼空谷。悠悠我思,孰云勿谷。

自得沧江胜,归来伴鹤龟。晚年尤好易,暇日且论诗。欲问更生佛,非关二竖医。诸生毋试袂,公训有余师。

绕阶流氵虢氵虢,来砌树阴阴。(任江淮尉题厅,《语林》)

洞庭鱼可拾,不假更垂罾。闹若雨前蚁,多于秋后蝇。岂思鳞作簟,仍计腹为灯。浩荡天池路,翱翔欲化鹏。

虚名三纪玷王朝,晚岁刚肠万虑销。笃学自依袁伯业,醒狂谁比盖宽饶。将旄烛日逢兵偃,隐谷连云负客招。白首报恩虽竭节,拟留馀力事耕樵。

东风欲动管灰飞,剪彩工夫莫恨迟。残腊竟呈三白瑞,新春元与六花期。羊羔酒好浮琼液,牛尾狸堪削玉肌。欲就江梅赊一笑,前村容有未开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