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祝融峰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作品评述

登祝融峰

猿鸟共不到,我来身欲浮。
四边空碧落,绝顶正清秋。
宇宙知何极,华夷见细流。
坛西独立久,白日转神州。

诗词的中文译文为:

登上祝融峰

猿猴鸟兽都来不及到达,我来到这里,身体快要飘浮起来。
四周的天空广阔辽远,峰顶上正是清爽的秋天。
宇宙的边界有多远,东西南北的国家都看得见细微的差别。
在这座峰顶上独自立足了很久,白日正转动着整个中国大地。

诗词的诗意是:《登祝融峰》是唐代齐己的作品,描绘了登上祝融峰的壮丽景象。诗人登上峰顶时,感触到自然万物的瑰丽和深远,也启发了他对宇宙和世界的思考。他感叹自己身处巅峰之上,能够俯瞰广阔的天空和辽阔的大地,同时也意识到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诗人通过峰顶的视角,呈现出自然景色的壮丽和宏伟,同时也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热爱和自豪之情。

诗词的赏析是:这首诗通过描绘祝融峰的壮丽景象,展示了自然界的奇美和瑰丽。诗人使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来描绘山峰的高远和辽阔的天地,使读者仿佛置身于峰顶之上。诗中的猿鸟共不到和身欲浮表达了山峰高处的孤傲和超凡感。宇宙知何极和华夷见细流则体现了诗人的智慧和开阔的视野。坛西独立久和白日转神州则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深的眷恋和热爱之情。整首诗既展现了山峰的壮丽景色,又通过景色的反衬来表达了对世界的深刻思考和对国家的热爱之情。

作者介绍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齐己,名得生,姓胡氏,潭之益阳人。出家大潙山同庆寺,復栖衡岳东林。后欲入蜀,经江陵,高从诲留为僧正,居之龙兴寺,自号衡岳沙门。白莲集十卷,外编一卷,今编诗十卷。

诗词推荐

秋风昨夜来,声满梧桐树。故人渺天末,此夕谁与度?

蜗角争多少。是英雄、割据乾坤,到头休了。一片泥涂荒草地,尽是鱼龙故道。新堤上、风涛难保。沧海桑田何时变,怕桑田、未变人先老。休为此,生烦恼。讼庭不许频频到。这官坊、翻来覆去,有何分晓。无诤人中为第一,长讼元非吉兆。但有恨、平章不早。尊酒唤回和气在,看从来、

芒屩东归日已斜,故人留滞岂来嗟。数杯烂醉饥时药,一枕熟眠安处家。湖海友朋多宿草,乾坤今古一风花。但将无事看时事,来往溪山诗未涯。

毓秀山根插翠峰,如陵如阜起嶐嵷。堆高鹿苑冲银汉,积拟钜桥跨玉虹。敛厚难输王廪粟,岁丰长守大夫松。乾坤种此昭宏德,阴济乡区皎发翁。

岩影嵌空月欲圆,天风吹动碧云端。到天一半已如许,真到广寒应更寒。

村坞花飞片片红,横遭涩雨又悭风。无何春事三分过,不肯游人一笑同。穷胜园林惟我辈,傥来轩冕付诸公。烟云两屐亦堪醉,莫问圣贤诗一中。

新第谁来作并邻,旧官宁复忆星辰。请君置酒吾当贺,知向江湖拜散人。

原上叠叠古冢高,昔时意气尽贤豪。断碑名姓已磨灭,永日东风吹野蒿。

梅梢了未知寒在,剪取清溪作雪飞。正草绿章笺玉帝,顿惊碧宙舞瑶妃。卖刀我亦耕侯土,歌裤今谁典客衣。想得夜窗春满袖,燕子彝香暖醉吟归。

一轮红日倚青山,只在湖光数里间。听得画船入说道,钱塘门到夜深关。

彩女迎金屋,仙姬出画堂。鸳鸯裁锦袖,翡翠帖花黄。歌响舞分行,艳色动流光。庭际花微落,楼前汉已横。金壶催夜尽,罗袖拂寒轻。乐笑畅欢情,未半著天明。

簇簇苍山隐夕晖,遥看野雁著行归。久之不动方知是,一搭碎云寒不飞。

入东多名山,天台连四明。路穷寺门出,林阙溪桥横。岂无一月间,结束与子行。会拣最幽处,煨芋听雪声。

惟清惟肃,靡闻靡见。举备九成,俯终三献。庆彰曼寿,胙撤嘉荐。瘗玉埋牲,礼神斯遍。

忙着征衣快着鞭,回头月挂柳梢边;两三点露不成雨,七八个星犹在天。茅店鸡声人过语,竹篱犬吠客惊眠;等闲推出扶桑日,社稷山河在眼前。

春来非是爱吟诗,诗是田园漫兴时。无事花边繙兔册,有时桑下课牛翳。乍随父老看秧去,还共儿童斗草嬉。偶物兴怀浑不奈,春来非是爱吟诗。

寒山横抹修眉绿。楼前溪瀑锵鸣玉。车马各西东。行人如转蓬。阑干成独倚。海阔天无际。云淡隔壶山。鸿飞杳霭间。

上有皇天下后土,此身不患无归所。凭谁说与清河公,何苦为人和黄社。

末耜笔偿,自神农氏。稼樯滋殖,为农者始。作配明祀,奠以告虔。万世佃渔,帝功卓然。

仙郎乞假白云司,蹔向东林问远师。仄径虫喧秋露后,空堂人语夜灯时。天花不着山中树,细水争流石上池。灰劫莫教伤往事,且看明月倒金卮。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