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

寒山横抹修眉绿。
楼前溪瀑锵鸣玉。
车马各西东。
行人如转蓬。
阑干成独倚。
海阔天无际。
云淡隔壶山。
鸿飞杳霭间。

作品评述

《菩萨蛮》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李洪。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寒山横抹修眉绿。
楼前溪瀑锵鸣玉。
车马各西东。
行人如转蓬。
阑干成独倚。
海阔天无际。
云淡隔壶山。
鸿飞杳霭间。

诗意和赏析:
《菩萨蛮》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以及其中蕴含的禅意和人生哲理。

诗的开篇,寒山的绿色修眉横亘于眼前,给人以一种静谧、清新的感觉。楼前的溪水瀑布发出玉石相击的声音,显得清脆动人。这里通过描绘山水之美,营造出一种宁静、和谐的氛围。

接着,诗中出现了车马东西奔驰的景象,行人如同飘荡的蒲苇。这里通过对车马和行人的描绘,表达了人世间忙碌、繁忙的景象。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阑干处的独立倚立,给人以独处、思考的感觉。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广阔的海天和淡淡的云雾遮挡住了壶山。这里的海天无际和云淡隔壶山的描绘,营造出一种辽阔、无边无际的感觉,形象地表达了大自然的壮丽和人生的无限可能。

最后一句描绘了鸿雁飞翔于遥远的蓝天和朦胧的雾霭之间。这里的描绘给人以诗意和遥远的感觉,鸿雁的飞翔也象征着人们追求自由和理想的精神。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以及对行人、阑干、海天和鸿雁的描绘,表达了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它以简洁的语言和生动的意象,传递了深邃的禅意和人生哲理,让读者产生共鸣并引发思考。

作者介绍

李洪(一一二九~?),字可大(《宋诗纪事补遗》卷六一),扬州(今属江苏)人。正民子。宋室南渡后侨寓海盐、湖州。高宗绍兴二十五年(一一五五),官监盐官县税。孝宗隆兴元年(一一六三),爲永嘉监仓。未几,奉召入临安任京职,官终知藤州。有《芸庵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六卷,其中诗五卷。事见宋陈贵谦《芸庵类稿序》及本集诗文。 李洪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绿橘梢头几点春,似留香蕊送行人。明朝紫凤朝天路,十二重城五碧云。歌渐咽,酒初醺,尽将红泪湿湘裙。赣江西畔从今日,明月清风忆使君。

菩萨

疑有仙人真影在,故垂百尺水日帘。

菩萨

榆钱阵阵麦纤纤,野菜花黄蝶易粘。记送郎船溪水曲,平芜一点甑山尖。

菩萨

细细黄花落古槐,江皋不雨转轻雷。长空鸟破苍烟去,落日人从绿野来。散策意行寻水石,脱巾高卧避氛埃。羁游未羡端居乐,看月房湖又一回。

菩萨

一室冷如冰,人疑在定僧。手称丹灶火,纱护佛龛灯。食减形虽槁,心虚气自凝。平生坐忘论,字字欲铭膺。

菩萨

雪后清风特地斜,柳条疏瘦未藏鸦。与君试去探春信,看到梅梢第几花。

菩萨

急雪催诗兴未阑,东风肯奈鸟乌寒。最怜度牖勤勤意,更接飞花细细看。连夜抛回三白瑞,及时惊动五辛盘。袁安久绝千人望,春破还思绮一端。

菩萨

晦庵寄我溧阳书,报道今为建业居。作客遽经三岁久,赋诗应尽六朝余。莫将明月夸鱼目,自昔盐车羡蹇驴。期子归来趁鲜健,老无筋力事犂锄。

菩萨

溪北酒旗袅袅,溪南社鼓冬冬。宁问餔糟渔父,懒求赋芧狙公。

菩萨

锦屏斜立百花春,玉貌三千侍主人。最是慧娘谙曲调,绣茵低舞细腰频。

菩萨

绿堤春草合,王孙自留玩。况有辛夷花,色与芙蓉乱。

菩萨

蓬莱一捻云,彻骨龙涎染。风味韵而芳,笑语柔而婉。花娇绿鬓寒,酒凝清歌怨。翠幄已烟秾,银烛重休翦。

菩萨

今代称纯孝,如公第一流。事亲惟婉顺,励志只操修。德行浑无间,功名略未酬。空遗千古恨,明月一山丘。

菩萨

长寿真人,玉■琼裾,霞衣月裳。趁桃迎初度,千年方熟,蒲经端午,三日留春。兰杜绥旌,芙蓉搴盖,飞下清源云水乡。■烟雾,引天机织组,官样文章。丁年璧水横翔。馀胜馥残膏沾四方。仰平生声望,九霄星斗,方来事业,万里风樯。经世规模,出尘丰骨,须合盛之白玉堂。轩腾去,

菩萨

曾向岭头题姓字,不穿杨叶不言归。弟兄各折一枝桂,还向岭头联影飞。

菩萨

西风独凭阑干处,可是愁中鬓易华。老木不生秋后叶,孤灯空结夜来花。中原落日无归雁,故国青山有去鸦。欲向清尊消旧恨,路迷行客正思家。

菩萨

春气吹人不作醒,病身感物底心情。斜阳也不藏人老,偏照霜髭一两茎。

菩萨

画出女墙月,老子兴不浅。谁识春光中,解使平湖敛。

菩萨

岁律峥嵘腊尽头,风吹朔雪到南州。三湖簸荡鲛鼍恐,七泽迷漫狐兔愁。狂客定回青雀舫,猎儿初试皂貂裘。江楼伏槛迎新霁,群玉峰前练带流。

菩萨

山寒雨点半成雪,石冷泉流旋作冰。坐至夜分眠不得,荧然欲灭案头灯。

菩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