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证道歌·证道歌

即是如来真实相,闹市卓牌标榜样。
子湖狗子咬三关,未透玄机招业障。

作品评述

《颂证道歌·证道歌》是宋代释印肃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描绘了如来的真实形象在繁华喧嚣的都市中被彰显,以此表达了证悟的道理。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如来真实相,
闹市卓牌标榜样。
子湖狗子咬三关,
未透玄机招业障。

诗意:
《颂证道歌·证道歌》揭示了如来佛陀的真实面貌在喧嚣繁华的城市中得到了显现,他在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中示范着正确的行为准则。诗词中提到的子湖、狗子、三关和玄机等词语暗示了修行者在证悟道路上所面临的种种困难和障碍。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描绘了如来佛陀的真实形象。诗人通过将如来置于喧嚣的闹市之中,强调了他在尘世中的显现和对人们的引导。诗词中的"卓牌标榜样"表明如来佛陀是一个典范,他的言行成为人们追随的榜样。

诗词的后半部分通过提到子湖、狗子、三关和玄机等象征性的词语,暗示了修行者在实现证悟的道路上所面临的困难和障碍。子湖可能指的是修行者内心的纷乱和烦扰,狗子咬三关则象征着修行者在修炼中需要战胜内在的贪欲、瞋恚和无明等障碍。而"未透玄机招业障"则意味着修行者还未能完全理解和体悟深奥的佛法真理,因此仍然会遭遇种种业障和困扰。

整首诗词通过简练而富有哲理的语言,传达了修行者在现实生活中实现证悟的艰辛和重要性。它提醒人们在纷繁的世界中寻求内心的安宁和真实,同时也启迪了修行者不断努力、超越自我,以达到真正的解脱和觉醒。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皇天不事但多罗,莫道无缘奈我何。上有天堂下地狱,分明种麦不生禾。

霏霏透隙上承尘,想见园林玉树春。明日银杯随宝马,城东应有探梅人。

宦辙驰驱尘满襟,解鞍呼酒小登临。天垂碧处秋江净,山弄紫时西日沉。韩记合还渠老手,王诗似不要新吟。撑天拄地吾儒事,过耳飞禽空好音。

病客无钱试药方,出门聊复信行藏。争知头上萧萧发,却与游丝较短长。

暮年无事挂胸怀,只为酴醾筑此台。恰似唐朝元会日,露翻珠翠六宫来。

脂脸轻匀作艳妆,未应洁白似梅香。夭红不见凌霜操,漫向春前取次芳。

,信步云游,西至华亭投宿於窑*。偶中土津火毒,吐血发嗽,病势来之甚紧。众道友馈药,拜而受之,不敢尝。又谓予曰,当食生葱酽醋,可解其毒。予再三思之,道家有病,他人莫能医,当以自治乎修炼身中至宝,厥疾自瘳。因作清心镜小词一阕,拜呈道众,希采瞩马风风,五旬六。云

思皇多士,扬于王庭。钟鼓乐之,肃雝和鸣。威备抑抑,既安且宁。天子万寿,永观厥成。

江流盘复直,浮棹出家林。商洛路犹远,山阳春已深。青云应有望,白发未相侵。才小知难荐,终劳许郭心。

千万云间丁令威,殷勤仙骨莫先飞。若逢茅氏传消息,贞白先生不久归。

借宅亦种竹,知子未忘此。竹间有余暇,尘事勿到耳。行年且半百,太息我与尔。

少小学为文,韩苏有卓型,别裁及诗格,李杜真前旌。立言人所志。见道羌孰能,自读宋儒书,始知朱与程。诏我为学方,主敬与存诚,空言信何补,要道在躬行。矧兹继百王,君师任匪轻,衡门有遗贤,安能致诸廷?沟壑有饿殍,安能饱以羹?返己率多惭,佳文何足称。有时雨未降,披衣

蓬莱三岛。上有青青千岁草。玉佩烟鬟。来作人间一笑欢。麻姑行酒。萼绿华歌清韵袅。玉秀兰芳。醉舞东风彩袖长。

上巳馀风景,芳辰集远坰.彩舟浮滉荡,绣毂下娉婷。林榭回葱蒨,笙歌转杳冥。湖光迷翡翠,草色醉蜻蜓。鸟弄桐花日,鱼翻谷雨萍。从今留胜会,谁肯画兰亭。

病馀归到洛阳头,拭目开眉见白侯。凤诏恐君今岁去,龙门欠我旧时游。几人樽下同歌咏,数盏灯前共献酬。相对忆刘刘在远,寒宵耿耿梦长洲。

巫山峰十二,环合隐昭回。俯眺琵琶峡,平看云雨台。古槎天外倚,瀑水日边来。何忽啼猿夜,荆王枕席开。神女向高唐,巫山下夕阳。裴回作行雨,婉娈逐荆王。电影江前落,雷声峡外长。霁云无处所,台馆晓苍苍。

草蔓已多露,松竹总含风。群山左顾右盼,如虎更如龙。时见渔灯三两,知在谁家浦溆,星斗烂垂空。万有付一扫,人世等天宫。秋萧瑟,林脱叶,水归洪。江湖飘泊鸿雁,洲渚肯相容。要使群生安堵,不听三更吠犬,此则是奇功。一任画麟阁,吾自老墙东。

九日不出门,十日见黄菊。灼灼尚繁英,美人无消息。

芝术新园御陌东,飘然云鹤此相从。贵交亦有功成约,林下他年或见容。

门前洛阳客,下马拂征衣。不枉故人驾,平生多掩扉。行人返深巷,积雪带馀晖。早岁同袍者,高车何处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