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王恭的《题新宁陈叔谟留耕别墅》
拼音和注音
dà tián duō jià duō wèi ěr , qǐ bì liú chuán dào sūn zǐ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孙子:〈名〉即孙武,春秋末期齐国人。著有《孙子兵法》,为后世兵家所推崇。
大田:指大面积种植作物的田地。
流传:(动)事迹或作品等从历史上传下来并传播开去。[近]传播|传扬。[反]失传。
王恭
王恭(1343-? ),字安仲,长乐沙堤人。家贫,少游江湖间,中年隐居七岩山,为樵夫20多年,自号“皆山樵者”。善诗文,与高木秉、陈亮等诸文士唱和,名重一时。诗人王 曾为他作《皆山樵者传》。明永乐二年(1404年),年届六十岁的王恭以儒士荐为翰林待诏,敕修《永乐大典》。永乐五年,《永乐大典》修成,王恭试诗高第,授翰林典籍。不久,辞官返里。王恭作诗,才思敏捷,下笔千言立就,诗风多凄婉,隐喻颇深。为闽中十才子之一,著有《白云樵集》四卷,《草泽狂歌》五卷及《风台清啸》等。
原诗
识子青年未官禄,闭户看书心亦足。
南亩东皋厌远寻,退耕却在灵台曲。
灵台一道自通天,中有冷冷几窍泉。
犁牛钱鏄知何用,仁作春苗义作田。
大田多稼多为尔,岂必流传到孙子。
何似君家方寸中,子孙食力垂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