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文徵明的《三月晦日登上方》
拼音和注音
wèi suì piān zhōu cóng cǐ qù , yǎn zhōng wú xiàn bái ōu q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扁舟:1.小船。2.编列众舟为一舟。
从此:(副)从这时起:~以后|我们的关系~一刀两断。
无限:(形)没有穷尽;没有限量:前途~光明。[近]无穷。[反]有限。
眼中:犹言心目中。
未遂:(动)没有达到目的:~犯。
文徵明
文徵明(1470年11月28日—1559年3月28日),原名壁(或作璧),字徵明。四十二岁起,以字行,更字徵仲。因先世衡山人,故号“衡山居士”,世称“文衡山”,汉族,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明代著名画家、书法家、文学家。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与沈周共创“吴派”,与沈周、唐伯虎、仇英合称“明四家”(“吴门四家”)。诗宗白居易、苏轼,文受业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在诗文上,与祝允明、唐寅、徐祯卿 并称“吴中四才子”。在画史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吴门四家”。
原诗
上方啼鸟绿阴成,落日登临宿雨晴。
春事蹉跎三月尽,碧天浮动五湖明。
山连越垒人何在,水绕长洲草自生。
未遂扁舟从此去,眼中无限白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