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

虚空之身兮遍十方,古佛之心兮逾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凉;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万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作品评述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是宋代释正觉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虚空之身兮遍十方,
古佛之心兮逾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凉;
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万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禅人的境界和修行心得。诗人以禅修者的视角,描述了禅修者的身心状态和修行成果。禅修者的身体如虚空般广阔,能够遍及十方,意味着超越了有限的存在。禅修者的心境则超越了三界六道的束缚,达到了古佛的境地,超越了尘世的琐碎和烦忧。

禅修者得到这种修行的成果后,将其内化为自身的本性,藏于内心深处。这种境地使禅修者充满宁静,如同秋天的凉爽能够平息百念杂念。而当禅修者运用这种境地时,其行为和言语会散发出芳香,如同春天的花朵盛开,万象成章。

诗中还提到了德性的形象超越了外在的形态,道则存在于内心的中央。这句表达了禅修者修行的目标是超越形式和外在的表象,而是通过内心的修炼来实现道的境界。

赏析: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这首诗词以禅修者的视角,描述了禅修的境地和修行的成果。通过对禅修者身心状态的描绘,展示了超越尘世喧嚣和烦恼的境界。

诗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比喻,如虚空、古佛、秋天和春天等,使得诗词具有强烈的意境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将禅修者的心境与自然界相结合,表达出内心宁静和自我超越的境地。

诗词的结构简洁明快,运用了句中断句的手法,使得诗词有一种流畅的韵律感。通过对禅修者的内外境的对比,以及对禅修者目标的阐述,表达了禅修的价值和意义。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展示了禅修者通过修行所达到的高境界,表达了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尘世的愿望。它通过意象的运用和对禅修者境地的描绘,给读者带来一种宁静和思考的空间,使人产生共鸣和启发。

作者介绍

释正觉(一○九一~一一五七),号宏智,俗姓李,隰州隰川(今山西隰县)人。年十一出家,十五落髮,十八游方,三十四出世。得度于凈明寺本宗大师,得戒于晋州慈云寺智琼律师,得法于舒州丹霞山子淳禅师。初住泗州普照寺。钦宗靖康二年(一一二七)四月,移住舒州太平兴国禅院。高宗建炎元年(一一二七)十月,迁江州庐山圆通崇胜禅院。二年六月,住江州能仁寺,九月,移住真州长芦崇福禅院。三年末住庆元府天童山景德寺。绍兴八年(一一三八),受诏住临安府灵隐寺,未阅月,归天童。二十七年卒,年六十七。爲青原下十三世,丹霞子淳禅师法嗣。有宗法等编《天童正觉禅师广录》九卷传世。事见《广录》及所附周葵撰《塔铭》、王伯庠撰《行业记》,《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一四、《宝庆四明志》卷九有传。 正觉诗,以辑自《续藏经》所收《天童正觉禅师广录》编爲六卷。辑自他书者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垂成归不得,危坐对沧浪。病叶惊秋色,残蝉怕夕阳。可堪疏旧计,宁复更刚肠。的的孤峰意,深宵一梦狂。

荆玉骊珠忽满前,示须攻石探涛渊。南帆自诧归装富,准拟重呼阿买编。

未曾相识已相怜,香火灵山亦有缘。训释虽工君尚少,不应急务世人传。

东吴有灵草,生彼剡溪傍。既乱莓苔色,仍连菡萏香。掇之称远士,持以奉明王。北阙颜弥驻,南山寿更长。金膏徒骋妙,石髓莫矜良。倘使沾涓滴,还游不死方。

人有梦仙者,梦身升上清。坐乘一白鹤,前引双红旌。羽衣忽飘飘,玉鸾俄铮铮。半空直下视,人世尘冥冥。渐失乡国处,才分山水形。东海一片白,列岳五点青。须臾群仙来,相引朝玉京。安期羡门辈,列侍如公卿。仰谒玉皇帝,稽首前致诚。帝言汝仙才,努力勿自轻。却后十五年,期汝

人往名长在,钦风历故居。社残莲即老,园废柰仍疏。麈忆清谈外,云经合座馀。裴回视斋壁,行草暗残书。

垂垂四幕冻云顽,万木号风晚更寒。系缆渔人归去后,乱飞柳絮满江干。

壮岁频羁宦,王春又履端。东占风料峭,北验斗阑干。历数尧年永,条章汉诏宽。残生侣麋鹿,何路接鵷鸾。

不见青青绕竹生,西风篱落抱枯藤。道人一任空花过,愁杀山阴觅句僧。

宫讲先生句子香,晦庵衣钵有余芳。松篁性本参天直,杨柳情仍庇地长。自恨此身真逆旅,不知何日更传觞。山人初向山中起,还欲归来水一方。

往岁著朝衫,晨起事如汇。告归卧孤村,枯淡有余味。闭门绝外慕,自谓真富贵。萧然毕吾生,地下亦增气。里翁恋儿女,小疾辄忧畏。惟穷可赊死,我在君亦未。

靠布袋坐,听岩瀑笑。手把轮珠,数个什么。内院抛离岁月深,哑,忘却来时道。

薄雪晶莹压屋茅,未须桂玉计晨庖。已便盐絮明愁眼,更喜乌鸢得夜巢。小听骚人赋梁苑,旋看春意满东郊。忍寒便拟寻梅去,梦想瑶英点旧俏。

篱落鱼池北,房栊道院东。水纹藤坐榻,山字素屏风。采药松冈近,投竿荻浦通。悠然搔短发,心事寄冥鸿。

绿阴红雨。黯淡衣裳花下舞。花月佳时。舞破东风第几枝。一杯相属。从灺尊前三四烛。酒尽花阑。京洛风流仔细看。

寻常少往还,门静似居山。书为传家秘,琴因国忌闲。坐衙更鹤氅,行乐到禅关。约我休官后。邻居竹树间。

以人为食杀为戏,自昔无闻尔所先。信有亡身一言尽,独能遗臭万人传。

石肠底事斗清新,赋就摛华万象春。谁知袖手苦吟客,中有筑岩和鼎人。

五更钟已动,起步望中庭。东壁忽闻雨,西窗犹见星。□□燃小灶,汲水净空瓶。儿子归来好,年来乏使令。

牵丝晨谒玉皇家,唤起慵龙乞井花。醒看满山枝叶语,晚唐句子是萌芽。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