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刘禹锡的《和令狐相公送赵常盈炼师与中贵人同拜岳…投龙毕却赴京》
拼音和注音
hé shì yí mén qǐng shī sòng , liáng wáng wén zì shǎng shēng mí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何事:什么事;哪件事。为何,何故。
声名:声名shēngmíng名声;名誉第三是三仙姑的声名不好。——《小二黑结婚》
文字:(名)①记录语言的符号,如汉字、拉丁字母等。②语言的书面形式,如汉文、俄文等。③指文章或文章的词句:~精通。
夷门:夷门yímén[easterngateofdaliang,thecapitalcityofweiinwarringstatesperiod]战囯时魏囯都城大梁的东门
上声:四声之一,上声(shàngshēng)的又音
刘禹锡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原诗
银珰谒者引蜺旌,霞帔仙官到赤城。白鹤迎来天乐动,金龙掷下海神惊。元君伏奏归中禁,武帝亲斋礼上清。
何事夷门请诗送,梁王文字上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