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景仁邀咏泗州普照王寺古桧

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
劫火已熔像,樛枝宁改烟。
根拏怪石入,节駮苍苔坚。
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

作品评述

《施景仁邀咏泗州普照王寺古桧》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来寻淮上寺,老桧莫知年。
我来到淮河边的寺庙,这棵古老的桧树已经无法辨别它的年龄。

劫火已熔像,樛枝宁改烟。
历经劫难的火焰已经熔化了寺庙的佛像,而这棵桧树的枝干却依然挺立,不愿改变。

根拏怪石入,节駮苍苔坚。
桧树的根须扎进奇形怪状的石头中,枝节纠缠在苍苔上,坚韧不拔。

欲问浮波箭,空嗟此独传。
我想询问桧树的经历,却只能空叹它的故事只能独自传颂。

这首诗词通过描绘泗州普照王寺的古桧树,表达了岁月的沧桑和坚韧不拔的精神。桧树作为寺庙的一部分,见证了劫难和变迁,却依然屹立不倒,象征着坚强和不屈的意志。诗人通过对桧树的描写,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生命力的赞美。整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展现了桧树的形象,同时也引发了读者对于时间流转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进取虽狂我不狂,跨鳌今日郑公乡。未偕西蜀三年计,来访东湖九月霜。桃李山城漫红白,橘橙峡路看青黄。修门万里逢严助,剩剖琅玕出锦囊。

忆昨征还日,三人归路同。此生都是梦,前事旋成空。杓直泉埋玉,虞平烛过风。唯残乐天在,头白向江东。

郁郁窈窈天官宅,诸峰排霄帝不隔。六时谒天开关钥,我身金华牧羊客。羊眠野草我世闲,高真众灵思我还。石盆之中有甘露,青牛驾我山谷路。

浮生知几何,仅熟一釜羹。那于俯仰间,用此委曲情。自怜无他肠,偶亦得此生,悬知当去客,中有不亡存。但恐宿缘重,每为习气昏。似闻梅子真,近在吴市门。未能肩拍洪,但欲目击温。不敢叩门呼,恐作逾垣奔。且令绍介先,徐以方便论。不学刘更生,黄金铸尚方。不学房次律,身事

亭临流水上,地接古城隈。日永檐楹静,春深锦绣开。鸥随清漾远,风杂乱香来。怀咏北山檄,招邀翠作堆。

华省谬为郎,蹉跎鬓已苍。到来恒襆被,随例且含香。竹影遮窗暗,花阴拂簟凉。君王新赐笔,草奏向明光。

秋至天地闭,百芳变枯草。爱尔得雄名,宛然出陈宝。未甘阶墀陋,肯与时节老。赤玉刻缜栗,丹芝谢雕槁。鲜鲜云叶卷,粲粲凫翁好。由来名实副,何必荣华早。君看先春花,浮浪难自保。

朝漕百舟金,暮漕百舟粟。一岁漕几舟,京师犹不足。此河百馀年,此舟日往复。自从有河来,宜积万千屋。如何尚虚乏,仅若填空谷。岁或数未登,飞传日逼促。嗷嗷众兵食,已忧不相属。东南虽奠安,亦宜少储蓄。奈何尽取之,曾不留斗斛。秦汉都关中,厥田号衍沃。二渠如肥膏,凶年

落日照江东,思君讯便风。栖迟定何处,约莫过残冬。小隐时曾到,安书久未通。处怜心易老,盘屈似寒松。

只近浮名不近情,且看不饮更何成。三杯渐觉纷华远,一斗都浇块磊平。醒复醉,醉还醒,灵均憔悴可怜生。离骚读杀浑无味,好个诗家阮步兵!

振锡西林去,清闲称所依。高巢孤鹤返,深谷片云归。野色供吟笔,秋光射衲衣。长亭携别处,落日半沉晖。

仙署棣华春,当时已绝伦。今朝丹阙下,更入白眉人。重振高阳族,分居要路津。一门科第足,五府辟书频。鸷鸟得秋气,法星悬火旻.圣朝寰海静,所至不埋轮。

九陨元身不陨名,言言千载气如生。欲知忠信行蛮貊,过墓胡儿下马行。

秋月朗朗关山上,山中行人马蹄响。关山秋来雨雪多,行人见月唱边歌。海边漠漠天气白,胡儿夜度黄龙碛。军中探骑暮出城,伏兵暗处低旌戟。溪水连地霜草平,野驼寻水碛中鸣。陇头风急雁不下,沙场苦战多流星。可怜万国关山道,年年战骨多秋草。

辞京尘渐远,入越思逾清。雨壑溪方涨,风帆去又轻。天光浮水阔,山色带云横。更问乡关路,从今尚几程。

大泽荒草阔,行人心惨凄。边云时断续,流水自东西。

颇讶枫林赤,无风叶自鸣。来人与归客,同听不同情。

男儿立志要崚嶒,莫与闾阎较重轻。一寸光阴无放过,十年灯火夙修成。学疏达境还堪愧,道在穷途亦可亨。未必儒冠能见悮,书窗努力继芳声。

轻盈插向胆瓶中,看到山林禁御同。阁下天葩秋月黯,楼头奎画晓云空。高攀玉树扶斑白,静扫苍苔拾堕红。三十年前天上梦,老来无泪洒西风。

操弧力不任,弹琴知者稀。白驹空谷里,吾道此焉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