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华岩

宝色晴光合,浮岚薄翠微。
天开今觉路,洞锁古神扉。
淡拂山僧帽,闲随野客衣。
日斜凉吹起,林壑更依依。

作品评述

《宝华岩》是宋代诗人赵善嗑的作品。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宝色晴光合,
浮岚薄翠微。
天开今觉路,
洞锁古神扉。
淡拂山僧帽,
闲随野客衣。
日斜凉吹起,
林壑更依依。

译文:
宝色的光芒与晴朗的天空融合,
浮动的云雾轻薄而嫩绿微微。
今天天空明朗,我感到道路的开阔,
洞穴却关闭了古老神灵的门扉。
淡淡拂过山间僧侣的帽子,
悠闲地伴随着野外的游客服饰。
太阳斜斜地落下,凉风吹拂起,
林间山壑更加幽静依依。

诗意和赏析:
《宝华岩》描绘了一个山洞景观,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神秘与宁静的追求。

整首诗使用了丰富的意象描写,以表现山洞的美景。宝色晴光合,浮岚薄翠微,描绘出山洞中宝石般的光芒和轻盈的云雾,给人以神秘、美丽的感受。

作者通过天开今觉路,洞锁古神扉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然与传统的思考。天空明朗,意味着道路的开阔,而洞穴关闭了古老神灵的门扉,暗示了传统与古老的精神世界的封闭。这种对比也可以理解为作者对现实社会的反思,呼唤人们重新发现古老的智慧和价值。

诗中还出现了山僧和野客的形象,山僧代表着虔诚与宁静,野客则代表着自由与随性。淡拂山僧帽,闲随野客衣,表达了作者希望能够在这个山洞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感受到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日斜凉吹起,林壑更依依,给人一种温凉、幽静的感觉,也暗示了夕阳西下,大自然渐渐入睡的意象。

整首诗以山洞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古老智慧的追求。这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展现了山洞的美景和情感,给人一种静谧的感受,引发读者对自然、传统和内心世界的思考。

诗词推荐

茸毡帐下玉杯宽,香里吹竹醉里看。风雪过门无入处,却投穷巷觅袁安。

夜半观天象,无星定肯晴。河流兼市没,船势与楼平。未杀漂摇意,仍添飒洒声。人膏饫鱼鳖,真宰忍忘情。

烟笼细柳,映粉墙、垂丝轻袅。正岁稍暖律风和,装点後苑台沼。见乍开、桃若燕脂染,便须信、江南春早。又数枝、零乱残花,飘满地、未曾扫。幸到此、芳菲时渐好。恨间阻、佳期尚杳。听几声、云里悲鸿,动感怨愁多少。谩送目、层阁天涯远,甚无人、音书来到。又只恐、别有深情,

一从泽畔为迁客,两度江头送暮春。白发更添今日鬓,青衫不改去年身。百川未有回流水,一老终无却少人。四十六时三月尽,送春争得不殷勤。

日暗城乌宿,天寒枥马嘶。词人留上客,妓女出中闺。积雪连灯照,回廊映竹迷。太常今夜宴,谁不醉如泥。

多谢山人远祝延,寿杯仍是九龙泉。余生事事无心绪,直向清凉度岁年。

或卷或舒多变态,随呼随应发天真。谁知路转峰回处,幽鸟啼芳别是春。

花气深迷院,湖光曲抱城。浅春烽火暇,细雨笑谈清。舁翁看浮蚁,飞书报斩鲸。渔阳回席处,半著鲁诸生。

登坛临玉塞,报主荷金戈。汉节当关重,胡笳出塞多。气吞玄朔垒,兵洗白洋波。休信单于款,谋穷伪请和。

落尘花片排香痕,阑珊醉露栖愁魂。洞庭波色惜不得,东风领入黄金尊。千筠掷毫春谱大,碧舞红啼相倡和。安知寂寞西海头,青pF未垂孤凤饿。

若士北游穷地角,还食蛤蜊卷龟壳。庐歼凡骨不能飞,今朝九陔何处期。

黄牛庙前鸦鹳栖,黄魔宫外枭鹏啼。估客酹神巫妪醉,青林日转风凄凄。

峻极位何崇,方知造化功。降灵逢圣主,望幸表维嵩。隐映连青壁,嵯峨向碧空。象车因叶瑞,龙驾愿升中。万岁声长在,千岩气转雄。东都歌盛事,西笑伫皇风。

二月甲子雪,霏花冷作围。乾坤移气象,草木转光辉。野鸟浑无语,边尘湿不飞。长安未归客,应是动心机。

木落骚人已怨秋,不堪平远发诗愁。要看万壑争流处,他日终烦顾虎头。

一夜孤舟浪打头,不容客梦到沧洲。谁言江上烟波急,未抵归心一半流。

京华不啻三千里,客泪如今一万双。若个最为相忆处,青枫黄竹入袁江。

欲问梨花发,江南信始通。开因寒食雨,落尽故园风。白玉佳人死,青铜宝镜空。今朝两眼泪,怨苦属衰公。

樽俎天风度,亭高眼界宽。江山对吹帽,烟雨入凭栏。蚁酒倾灵液,霜花碎辟寒。乐长回过雁,香细霭双狻。乐事酬佳节,千金命一欢。灯前唤归骑,星汉已阑干。

迢迢何处觅仙关,翠竹苍崖夕照间。倦鸟依依穿石磴,落花历历点苔斑。春残几负悄霄约,首白宁辞绝壁攀。乘兴相携遥蹑屐,一樽聊与赋青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