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颍川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
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
欹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
东西俱畏人,何适可安者。
故庐已荆榛,遗迹但松檟。
颓龄迫衰暮,旧物一已舍。
安能为妻孥,辛苦问田舍。
平生事瞿昙,心外知皆假。
归休得溟渤,坐受百川泻。
何人实造物,未听相陶冶。

作品评述

《还颍川》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苏辙遭遇挫折和迷茫的心境,表达了他对世俗功名的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昔贤仕不遇,避世游金马。
往日的贤才没有得到机遇,我选择隐居在金马山游玩。
嗟我独何为,不容在田野。
唉,我独自一人该何去何从,不被世俗所容于田野。

欹区寄汝南,落泊反长社。
倾诉心事寄托于汝南,却反而落得孤独漂泊。
东西俱畏人,何适可安者。
无论东西方都害怕人的纷扰,哪里才能找到宁静的安身之地呢?

故庐已荆榛,遗迹但松槚。
故居已被荆棘覆盖,只留下松树的痕迹。
颓龄迫衰暮,旧物一已舍。
岁月推着老去,衰老临近,旧物已经舍弃。
安能为妻孥,辛苦问田舍。
如何能为家庭而劳碌,辛苦地耕种农田。

平生事瞿昙,心外知皆假。
一生中的种种事情都是虚无缥缈的,心灵之外的一切都是虚幻的。
归休得溟渤,坐受百川泻。
回归休息,享受溟渤之间,静坐享受百川的奔流。

何人实造物,未听相陶冶。
究竟有谁能真正创造事物,我还没有听到过相应的启示。

诗词的主题是作者在遭遇挫折和迷茫之时,对世俗功名的失望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苏辙在诗中表达了他对过去的辛勤努力没有得到认可和回报的懊悔,他选择隐居来逃避世俗的纷扰。然而,他发现无论在何处,都无法摆脱人事的困扰和纷争,也无法找到真正的安宁。他对世间的名利和物质追求产生了怀疑,开始思考人生的真正价值所在。

诗中的景物描写以及对自然的倾诉,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孤独和对安宁的渴望。最后两句表达了作者对于造物主的思考,他对于人类的创造力和智慧产生了疑问,认为自己还没有听到真正的启示和教诲。

整首诗以苏辙独特的语言表达了他深沉的思考和对人生意义的挣扎,展现了他对功名利禄的失望和对内心安宁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小泊渔舟晚,春风燕子回。从渠三月约,误我一舟来。风雨故相厄,溪山犹可陪。人生竟何有,此抱向谁开。

官牌夹外少人烟,商妇琵琶久断弦。司马青衫不须泣,江鸥对我正忻然。

久矣閟大音,无讥郐以下。一闻入圣处,万古洗凡马。

晓出文昌宫,憩兹青莲宇。洁斋奉明祀,凭览伤夐古。秦为三月火,汉乃一抔土。诈力自湮沦,霸仪终莽卤。中南横峻极,积翠泄云雨。首夏谅清和,芳阴接场圃。仁祠閟严净,稽首洗灵府。虚室僧正禅,危梁燕初乳。通庄走声利,结驷乃旁午。观化复何如,刳心信为愈。盛时忽过量,弱质

九渊龙公出忘还,瓦沟垂溜声淙潺;茫茫大泽北际海,潋潋平湖南浸山。吾庐四望路俱断,蛙黾争雄乱昏旦。漏床腐席夜失眠,湿灶生薪朝不爨。今年十分喜有秋,岂知青秧出禾头。老夫一饱复缪悠,听儿读书宽百忧。

黄纸红旗事已休,莫思入谷有鸣驺。天开东壁图书府,人立西湖烟雨楼。林浅易寻和靖隐,菊荒空忆魏公游。客来把玩新题扇,半似钟繇半似欧。

鳌顶来差晚,龙髯去莫攀。不能从襄野,只合殉桥湾。

久晴风暖紵溪城,陌上轻埃欲污人。不惜春泥三日雨,且消乌帽十分尘。霏微著柳空添色,浩荡欺花便减春。拟作郊居雌霓赋,故人今日有王筠。

百战辛勤归帝乡,南班班里最南行。弓欺猿臂秋无力,剑泣虬髯晓有霜。千古耻非书玉帛,一心犹自向河湟。年年宿卫天颜近,曾把功勋奏建章。

汲古无初不读书,屠苏新制帖僧庐。痴禅昼夜蒲团上,贪睡犹胜学宰予。

争开不待叶,密缀欲无条。傍沼人窥监,惊鱼水溅桥。

雨声可爱秋方见,睡味无穷老始知。半醉拥衾支倦枕,谁能三复放翁诗?

凤鞾又上玉花骢,恩在君王一笑中。三十六宫瑶草碧,不知多少恨春风。

秋风吹暗雨,重衾寒透。伤心听、晓钟残漏。凝情久。记红窗夜雪,促膝围炉,交杯劝酒。如今顿孤欢偶。念别后。菱花清镜里。眉峰暗斗。想标容、怎禁销瘦。忍回首。但云笺妙墨,鸳锦啼妆,依然似旧。临风泪沾襟袖。

道自闲机长,诗从静境生。不知春艳尽,但觉雅风清。竹腻题幽碧,蕉干裂脆声。何当九霄客,重叠记无名。

休思官职落青云,且算今冬养病身。白纸糊窗堪听雪,红炉着火别藏春。旋篘官酝漂浮蚁,时取溪鱼削白鳞。况是丰年公事少,为郎为郡似闲人。

出门信步作闲游,野庙村坊到处留。每伴樵夫尝半舍,更随牧竖采沿沟。

五月黄尘去传轻,褰裳几处宿邮亭。共知向日输心赤,莫叹微霜点鬓青。每傍重霄求宝剑,欲令新木作枯屏。传賸有风骚句,遥想九公若会星。

柱史静开筵,所思何地偏。故人为县吏,五老远峰前。宾榻寒侵树,公庭夜落泉。会当随假务,一就白云禅。

野性难谐俗,空林自葺茅。且教同木石,不是慕夷巢。竹树长阴合,风泉夜响交。山中无小草,那许世人嘲。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