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二诅楚文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
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
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
鬼非东诸侯,岂信辩士口。
碑埋祈年下,意绕章华走。
得楚不付孙,但为刘季取。
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
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
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後。
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
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作品评述

《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二诅楚文》是苏辙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诅楚楚如桀,
诅秦秦则纣。
桀罪使信然,
纣语安足受。

诅楚楚如桀,诅秦秦则纣。这两句描述了苏辙对楚国和秦国的诅咒。楚国的君主被比作残暴的桀王,而秦国的君主则被比作纣王,暗示两国都有不良的统治者。

桀罪使信然,纣语安足受。这两句表达了苏辙对桀王和纣王的批评。桀王的罪行是昭然若揭的,而纣王却能听得安然自得的谗言。

牲肥酒醪洁,
夸诞鬼不佑。
鬼非东诸侯,
岂信辩士口。

牲肥酒醪洁,夸诞鬼不佑。这两句描述了祭祀时所用的牲畜肥美,酒醪洁净,但虚伪的夸夸其谈并不能得到神明的庇佑。

鬼非东诸侯,岂信辩士口。这两句表达了苏辙对迷信的质疑。他认为神明并非受到东方诸侯的宠信,而且也不会轻易相信辩士的口舌之辞。

碑埋祈年下,
意绕章华走。
得楚不付孙,
但为刘季取。

碑埋祈年下,意绕章华走。这两句描述了在祭祀时刻意隐藏真实意图的行为。通过将碑文埋藏在埋祭之地下,来掩盖真实的意图。

得楚不付孙,但为刘季取。这两句表达了苏辙希望能够得到楚国的支持,但最终却无法实现,只能寄望于刘季(指刘宋)来取得帮助。

吾闻秦穆公,
与晋实甥舅。
盟郑绝晋欢,
结楚将自救。

吾闻秦穆公,与晋实甥舅。盟郑绝晋欢,结楚将自救。这四句描述了历史上的一些事件。苏辙听说过秦穆公与晋国的实际上是亲戚关系,他们曾经在郑国进行盟约,断绝了晋国的好意,而与楚国结盟是为了自救。

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後。
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
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
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

使秦诅楚人,晋亦议其後。诸侯迭相诅,祸福果谁有。世人不知道,好古无可否。何当投泾流,浑浊盖鄙丑。这几句强调了诸侯相互诅咒所带来的祸福,以及普通人对历史的无知和对古代事物的肯定态度。最后一句表达了苏辙的失望和无奈,他认为自己应该离开这个浑浊无知的世界。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和子瞻凤翔八观八首其二诅楚文》通过对楚国和秦国的诅咒,以及对历史事件和时代现象的批评,表达了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和对人们迷信、虚伪行为的质疑。诗人以深沉的思考和独立的见解揭示了社会的荒谬和人们的盲从,同时表达了对于真实和美好的追求。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陶潜不愿仕,既仕亦为贫。遥遥去乡曲,当时已酸辛。衣冠对俗吏,自卯直至申。终日惟一飧,浊醪岂沾唇。归来荒园里,此志乃复伸。清风坐北窗,鸡黍会四邻。茫茫宇宙中,我思见其人。

寒川消积雪,冻浦渐通流。日暮人归尽,沙禽上钓舟。

天赋元无满谷羊,不烦粱肉污龟肠。忽逢客釜蓴羹美,遥忆山厨麦饭香。正有一箪元自足,纵嘲三韭亦何伤?江边烟岫参差路,便唤渔舟暮治装。

南行碌碌颇违心,博势无休便陆沈。名义有权堪自解,炎荒缘分不从今。游情赖得同瓢笠,闺思凭他怨藁砧。君辈果期归计早,数行白简望知音。

白水冒平田,积阴过初夏。风雨招友生,琴樽相慰藉。飞梯倚孤撑,连峰竞回迓。晦冥岩壑变,空翠林木亚。疏烟截山秃,微月露天罅。僧钟隔远寺,渔火候归舍。鹤影渚云迷,风声涧泉罢。投迹山水邦,脱身纷俗驾。久忘簪组累,不待休沐暇。饮酣心为壮,时危气逾下。佳会不再期,兹游

城里惟楼尽见山,使君小筑可三间。弓旌招莫返长往,炉灶坏方求大还。及菊未荒归栗里,有芝堪茹老商颜。鹤书曾赚幽人出,只恐先生又予环。

一春观物眼,红紫厌缤纷。此水浮明玉,何人翦白云。惠风游汉女,吉日礼湘君。地僻应无是,留花混藻芹。

雷雹平时生马蹄,偶冲暴涨去难追。一年病涉愁无奈,今日安行喜可知。虹饮江头愁雨霁,龙横水面暮云垂。却怜舟楫无人渡,借我江心理钓丝。

正被离家远。衰草寒烟染。水隔孤村两三家,你不牵上他马,独立沙汀岸。叫得船离岸。举棹波如练。渔叟停船问行人,你不牵他上马,月照

短笠团团避树枝。初凉天气野行宜。溪云到处自相聚,山雨忽来人不知。马上衣巾任沾湿,村边瓜豆也离披。新晴尽放峰峦出,万瀑齐飞又一奇。

睡觉扶头听晓钟。隔帘花雾湿香红。翠摇钿砌梧桐影,暖透罗襦芍药风。闲对影,记曾逢。画眉临镜霎时间。相思已有无穷恨。忍见孤鸾宿镜中。

蓟门高处小凝眸,雨后林峦翠欲流。车笠自来还自去,笳箫如怨复如愁。珍珠络臂夸燕舞,纱帽蒙头笑楚囚。忽忆旧家行乐地,春风花柳十三楼。

终南径甚捷,结茆邻帝乡。朝为谷口翁,莫为省中郎。先生独何事,寄傲临沧浪。才高世莫染,德薰名自香。青黄分谁数,膏火竟堪伤。游心圣贤域,脱身忧患场。世路虽龃龉,天衢自腾骧。扪虱竟谁见,卧龙兴可长。借居仲奄里,未升公德堂。十年逐流摈,千里坐相忘。颓龄或可借,辟谷

渔郎艇子入重湖,老眼殷懃看著渠。看去看来成怪事,化为独鴈立横芦。

一钓凄凉在杳冥,故人飞诏入山扃。终将宠辱轻轩冕,高卧五云为客星。

西都循吏无墨绶,密令忽用为三公。仁人遭时乃自见,不係官爵汙与隆。黄君崎岖发半白,得县吾州沧海东。平生经术久未试,今幸小试难为功。休声出自士论众,遗爱见於民力穷。如君作吏岂择便,第勿谓难斯令终。嗟余欲归归示得,观政不在渔樵中。逢人每似卓傅传,此道万古君王同。

越恃君子众,大将压全吴。吴将派天泽,以练舟师徒。一镜止千里,支流忽然迂。苍奁朿洪波,坐似冯夷躯。战舰百万辈,浮宫三十馀。平川盛丁宁,绝岛分储胥。凤押半鹤膝,锦杠杂肥胡。香烟与杀气,浩浩随风驱。弹射尽高鸟,杯觥醉潜鱼。山灵恐见鞭,水府愁为墟。兵利德日削,反为

每欲寻君千万峰,岂知人世也相逢。一瓢遗却在何处,应挂天台最老松。

北风吹我上金台,忍见蛾眉堕马嵬。宴罢蟠桃王母去,江南肠断贺方回。

五月长斋戒,深居绝送迎。不离通德里,便是法王城。举目皆僧事,全家少俗情。精修无上道,结念未来生。宾閤缁衣占,书堂信鼓鸣。戏童为塔象,啼鸟学经声。黍用青菰角,葵承玉露烹。马家供薏苡,刘氏饷芜菁。暗网笼歌扇,流尘晦酒铛。不知何次道,作佛几时成。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