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摄太平寄前李明府

来往天台天姥间,欲求真诀驻衰颜。
星河半落岩前寺,云雾初开岭上关。
丹壑树多风浩浩,碧溪苔浅水潺潺。
可知刘阮逢人处,行尽深山又是山。

作品评述

《早发天台中岩寺度关岭次天姥岑》是唐代诗人许浑创作的一首诗。诗中通过描写旅途中天台、天姥、关岭等地的自然景观,表达了诗人对真理和美的追求。

诗中的“天台”指的是浙江天台山,是佛教名山,与“天姥”指的是福建天姥山相邻,都是诗人游历过的地方。诗人“来往天台天姥间”,是为了寻找真理的秘诀,希望能够寻得永葆青春的方法。

第二句中,“星河半落岩前寺,云雾初开岭上关”,描绘了从天台到天姥的旅途,诗人在途中见到了岩前寺院,云雾散开,关岭也初露出来。这里所描述的景色凌厉壮美,给人一种豁达畅快之感。

接下来的两句,“丹壑树多风浩浩,碧溪苔浅水潺潺”,描写了山中的悠然景象。山间的丹壑之中长满了树木,风吹萧瑟,溪水浅淡碧绿,潺潺流动。表达了山中的景色宜人安详,与世无争的意境。

最后两句,“可知刘阮逢人处,行尽深山又是山”,诗人借刘邦和阮籍两位历史人物的名字,意味着尽管经历了艰难险阻,但在寻求真理的过程中,不论走多远,所见所闻仍然是山和山。这表达了人生的追求是无穷无尽的,真理的道路是漫长而苦难的,但诗人并不因此丧失信心和希望。

整首诗的诗意在于,描绘了壮美的山景,寄托了诗人对真理的追求和对美的向往。诗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表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尽道的执着追求。这首诗以形象饱满的描写和朴实深沉的语言,塑造了一幅山水墨画般的美景,诗意清新高远,给读者以启发和思索。

作者介绍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圉师之后。太和六年进士第,为当涂、太平二县令,以病免,起润州司马。大中三年,为监察御史,歷虞部员外郎,睦、郢二州刺史。润州有丁卯桥,浑别墅在焉,因以名其集。集二卷,今编诗十一卷。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故相国圉师之后。登太和六年李珪榜进士第。补诗二首。

诗词推荐

野步随吾意,无劳问是非。风莺移树啭,江燕引鹐飞。一径入寒竹,千峰驻晚晖。幽怀在天末,何在更忘机。

粉堞五七里,青帘三四家。客沽北府酒,女唱后庭花。

惨惨秋风吹客襟,唐人遗迹宋人吟。浮云世事多遭变,不独此亭无绿阴。

鄂渚分云树,春城带雨长。惜哉形胜地,河岳空金汤。

自负奇才却附人,伾文一跌误终身。聪明未易消磨尽,犹作罗池庙里神。

尘到朝元边使急,千官夜发六龙回。辇前月照罗衫泪,马上风吹蜡烛灰。公主妆楼金锁涩,贵妃汤殿玉莲开。有时云外闻天乐,知是先皇沐浴来。

寸阴堪惜。趁身强健去,结茅苍壁。错料事,临老方知,国师与高僧,二途俱失。识字吟诗,敌不得、死生何益。看寒山着语,李杜也输,莫道元白,千年过如瞬息。共飞鸿缥缈,沈没空碧。问懒瓚、因甚遭逢,芋魁亦联翩,著名金石。遗臭流芳,老子勿、许多心力。旋消磨、数百瓮齑,掩

具足人难得,聪明别是非。具足人难得,志诚符感应,清静扣玄机。道大雄名久,真邪有顺违。精专闲彼我,万法一宗归。

坤元茂育,植物成形。于穆圣祖,功齐三灵。严恭配侑,厚德攸宁。永怀锡义,歆此惟声。

荆兰戏采关情切,朱墨为官与愿违。夜鹤帐空周子去,秋鲈风动季鹰归。忍看妙句金声振,行阻清谈木屑飞。引领吴兴何许是,碧云深处暮山微。

长安道,潇洒西风时起。尘埃车马晚游行,霸陵烟水。乱鸦栖鸟夕阳中,参差霜树相倚。到此际。愁如苇。冷落关河千里。追思唐汉昔繁华,断碑残记。未央宫阙已成灰,终南依旧浓翠。对此景、无限愁思。绕天涯、秋蟾如水。转使客情如醉。想当时、万古雄名,尽作往来人、凄凉事。

城中五月汗沾衣,吾爱吾庐喜气微。珍簟含风来远饷,轻罗叠雪出鸣机。艾人当户佳时过,筒黍堆盘旧俗非。漫欲题诗还嬾去,老来百事与心违。

要识披图际,还同枉驾时。未应成否论,汉德有兴衰。

流阳为役者,相访叶纷纷。有句虽如我,无心未似君。构林青及竹,茆屋暖于云。何日相将去,千山麋鹿群。

元真降治佑生民,紫馆空歌协吉辰。芬馥鹊炉兰注袅,盘萦钿合翠龙臻。阴凝珠树飞鳞密,影拂霓旌瑞角新。月驷云螭徒骏逸,碧鸡金马谩璘彬。会骖虬辇昭灵异,终接飚轮奉圣神。愿复水官修豢御,纪年何足播芳尘。

茂林翠巘碧潺湲,凉月白云飘素筵。几杖逍遥领其会,佳哉茜绚有余妍。

过江籍甚颜光禄,又作山中老树看。赖是元龙楼百尺,雄谈夜半斗牛寒。

扁舟如叶片帆孤,少霁临江得句无。雨竹似人扶酒病,风松学我撚吟须。

憔悴应怜范叔寒,南北东西万里谪。朱颜荏苒变黎黑,走遍天涯常是客。

百年鬓发春风晚,十二阑干落照微。多事钱塘江上水,送人离别送人归。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