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

行者悲故里,居者爱吾庐。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
丈室八尺床,称子闭门居。
百为会有还,一足不待余。
纷纷幼老间,失得了悬虚。
客在醉则眠,听我勿问渠。
论胜已绝倒,句妙方愁予。
竹几无留尘,霜畦有余蔬。
相从十五年,不为食有鱼。
时须一俛仰,君可贷蘧篨。

作品评述

《次韵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是宋代陈师道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行者悲故里,居者爱吾庐。
行者离开故乡,怀念故里的情绪;而居者则喜欢我这个住所。
诗意:作者表达了行者离乡背井的伤感和居者对于自己住所的喜爱之情。

生须著锥地,何赖汗牛书。
生活必须艰苦,只能钻研书本。
诗意:生活需要努力奋斗,作者表示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才能有所成就。

丈室八尺床,称子闭门居。
小小房间,八尺长的床,我称之为自己的闭门居所。
诗意:作者描绘了自己简朴的居所,表达了喜欢独自隐居的心情。

百为会有还,一足不待余。
百事皆有回报,只有一件事不等待我。
诗意:作者认为付出努力的事情都会有回报,唯独一件事情却无法等待他的努力。

纷纷幼老间,失得了悬虚。
纷纷扰扰,年轻和老年之间,失去了真实的东西。
诗意:作者观察到世间纷繁复杂的事物,认为人们在年轻和老年之间可能会失去真正的追求或意义。

客在醉则眠,听我勿问渠。
客人在醉酒后就会入眠,请听我不要问他。
诗意:作者以客人醉酒后入眠的情景来表达自己的心境,希望他人不要打扰他。

论胜已绝倒,句妙方愁予。
辩论胜负已经无趣,只有句子的美妙才让我忧愁。
诗意:作者认为辩论胜负已经失去意义,只有句子的美妙才能引起他的忧愁。

竹几无留尘,霜畦有余蔬。
竹桌上没有灰尘,霜凌畦间还有一些蔬菜。
诗意:作者描绘了清洁整洁的环境,表达了对简朴生活的向往。

相从十五年,不为食有鱼。
相伴走过十五年,从不依靠渔获为生。
诗意:作者描述了自己与他人相伴的岁月,并表达了自己不依赖外物的态度。

时须一俛仰,君可贷蘧篨。
适当时候,低头一拜,你可借给我一束竹篾。
诗意:作者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并希望得到友人的帮助。

以上是对《次韵韵苏公题欧阳叔弼息斋》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准确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个人心境、对生活的感悟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的隐逸情怀和对于内心的追求。作者以淡泊清静的生活态度,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淡化和对精神追求的重视。诗中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行者与居者、幼老间的纷纷扰扰与失去的悬虚进行对照,传递了对于真实与追求的思考。同时,通过描绘简朴的生活环境和对于句子美妙的忧愁,诗人表达了对于清洁、整洁、美好生活的向往。最后,作者以一种虚实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对友人的敬意和希望得到帮助的愿望,展示了友情和互助的重要性。整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独特的意象,诗意深远,给人以思考和感悟的空间。

作者介绍

陈师道(一○五三~一一○二),字履常,一字无己,自号后山居士,学者称后山先生,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家贫,苦志好学。年十六,以文谒曾巩,遂留受业。神宗熙宁中,王安石经学盛行,师道心非其说,绝意仕进。元丰四年(一○八一),曾巩奉诏修史,荐入史馆,以布衣未果。哲宗元祐二年(一○八七)四月,以苏轼等荐(《苏轼文集》卷二七《荐布衣陈师道状》),起爲亳州司户参军,充徐州教授(本集《谢徐州教授启》)。七月,除太学博士(《续资治通鑑长编》卷四三○),因五月间曾託疾乞假到南京见苏轼,仍罢爲徐州教授(本集《谢再授徐州教授启》)。五年,移颍州教授(任渊《后山年谱》)。绍圣元年(一○九四),坐苏轼余党,谪监海陵酒税(本集《与鲁直书》)。二年,调彭泽令,以母丧未行,家居六年。元符三年(一一○○),除棣州教授,未赴,召爲秘书省正字(《后山年谱》)。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扈从南郊,天寒无绵衣,以寒疾卒于十二月二十九日,年四十九。遗着由门人魏衍编爲《彭城陈先生集》二十卷,其中诗六卷,四百五十六篇(魏衍《彭城陈先生集记》),已佚。有《后山居士文集》(二十卷,收诗多于魏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卷)及任渊《后山诗注》传世。《宋史》卷四四四有传。 陈师道诗,以宋蜀刻大字本《后山居士文集》(有绍兴二年谢克家序)爲底本(卷六原缺第二十二页,据目录以宋刻《后山诗注》本补足)。校以宋刻《后山诗注》(残存卷三下至六,藏北京图书馆,简称宋注本)、高丽活字本《后山诗注》十二卷(出明弘治十年袁宏刻本,《四部丛刊》据此影印,简称高丽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诗注》十二卷(简称库注本),清雍正八年(一七三○)赵骏烈刻本《后山先生集》二十四卷(据明弘治十二年马暾刻本《后山先生集》三十卷重编,简称赵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后山集》二十四卷(简称四库本)、张钧衡《适园丛书》本《陈后山集》三十卷(一九一四年据旧钞本翻刻,简称张本)。除宋刻残本外,五本共同的异文校语简作各本。凡底本失收而见于校本诸诗,编爲第七卷,新辑集外诗附后。

诗词推荐

玉转珠回祖佛言,精通犹是污心田。老卢只解长春米,何得黄梅万古传。

问佛答云乾屎橛,明明此理难分雪。金刚宝剑倒杀人,钝钢止用新罗铁。

扰扰京华客,营营不自间。胡为丘壑者,亦到市朝间。孤月无留影,归云靡定山。东南清胜处,羡子一舟还。

满城风雨近重阳。夹衫清润生香。好辞赓尽楚天长。唤得花黄。客胜不知门陋,酒新如趁春狂。故人相见等相忘。一语千觞。

池亭雨过一番凉,云髻罗裙客两旁。不觉行人离恨远,贪看积水照筵光。满堂樽俎欢方剧,极目江湖意自长。归去伊川潇洒地,不须遗念属清湘。

乃翁诵书舍东偏,吾儿相和山之巅。翁老且衰常早眠,儿声夜半方泠然。楚公著书数百编,少师手挍世世传。我生七十有八年,见汝任此宁非天。

客有扣舷者,悠然太古音。风清来水面,月白满江心。世既叹途绝,君何爱我深。愧将瓦缶句,聊以答南金。

亭午晒衣脯褶衣,柳箱布襆自携归。妻孥相笑还相问,赤脚苍头更阿谁。

戴罢华星軷帐催,紫兰芳意遍南垓。人思孟母三邻养,车避王阳九折回。渐北征鞭多拗柳,稍西官驿尚传梅。板舆素有家园乐,早趁新年进寿杯。

时当春社,庵里闲眠。梦魂飞上峰颠。忽见山中神道,万万千千。个个无些喜色,予闲问、因何惨然。闻此语,便一齐大恸,却诉因缘。某等当元学道,都缘谓,贪杯爱恋腥膻。*做灵只,以是失了神仙。如今才方省悟,便见他、酒肉如冤。须当避,劝先生进道,戒行精专。

玉阑干,金甃井,月照碧梧桐影。独自个,立多时,露华浓湿衣一向,凝情望,待得不成模样。虽叵耐,又寻思,争生嗔得伊。三十六宫秋夜永,露华点滴高梧。丁丁玉漏咽铜壶,明月上金铺红线毯,博山炉,香风暗触流苏。羊车一去长青芜,镜尘鸾彩孤。

洛阳为此别,携手更何时。不复人间见,只应海上期。清谿入云木,白首卧茅茨。共惜卢敖去,天边望所思。

暖日丽晴春正好。杨柳池塘风弄晓。露桃云杏一番新,花窈窕。香飘缈。玉帐靓深闻语笑。新赐绣鞯花映照。须信浓恩春共到。汉家飞将久宣劳,迎禁诏。瞻天表。入卫帝庭常不老。

洞庭白波如雪山,九月颠风初作寒。乾坤荡活漫无际,岳阳楼中方好看。居人习惯占天色,短艇高樯绝行迹。一点君山乍有无,鱼龙作坏三闾宅。楼上观湖壮思生,巴陵酒熟香出瓶。倾壶快饮为君尽,醉杀谪仙诗始成。二年持节临荆部,扁舟此地常来去。今日凭高觉胆惊,归欢莫与风涛过。

雾雨臙脂照松竹,江南春风一枝足。满城桃李各嫣然,寂莫倾城在空谷。城中谁解惜娉婷?游子路傍空复情。花不能言客无语,日暮清愁相对生。

与公相别五经年,忧患流离理固然。怅望故园江渚外,还惊横浦瘴烟边。喜闻金节专南海,行看锋车上九天。顾我不才仍老矣,只思归棹五湖船。

我皇缵位,覆焘合穹旻。秘箓示灵文。齐居紫殿膺玄贶,降宝命氤氲。奉符让德事严禋。检玉陟天孙。垂鸿纪号光前古,迈八九为君。灵台偃武,书轨庆同文。奄六合居尊。圆穹锡命垂真箓,清晓降金门。升中报本禅云云。严祀事惟寅。无为致治臻清净,见反朴还淳。

经冬不雪苦嗷嗷,快手真成一战鏖。坐对瓦沟成委积,直疑鬓脚共萧骚。解除热恼春无瘴,宁恤刍薪价益高。不见扬州旧诗伯,尚欣湖海独争豪。

二麦初收堰水流,西园飞盖使君游。羽旄每出邦人喜,壶矢閒同坐客投。膏雨应时和气洽,丰年有兆颂声酬。政成讼简追胥息,镇静西南五十州。

今年冬后,黄花初绽。莫怪时光较晚。晓来玉露浥芳丛,莹秀色、无尘到眼。支筇驻屐,徘徊篱畔。弄酌金杯自泛。须添罗幕护风霜,要留与、疏梅相见。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