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王禹偁的《偶置小园因题(其二)》
拼音和注音
quán xiǎng jìng lián yá gǔ xiǎng , chái mén shēn jìn zi chéng mén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柴门:1.用柴木做的门。言其简陋。2.代指贫寒之家;陋室。3.犹杜门,闭门。
城门:城门chéngmén城墙上的门洞,设有可关闭的门,供人出入或用作防御
子城:子城zǐchéng指月城、翁城等这类附着于大城的小城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原诗
偶营菜圃为盘飧,淮渎祠前水北村。
泉响静连衙鼓响,柴门深近子城门。
濛濛细雨春蔬甲,亹亹寒流老树根。
从此商于地图上,画工添个舍人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