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

人生逾四十,朝日已过午。
一违少壮乐,日迫老病苦。
丹心变为灰,白发粲可数。
惟当理锄櫌,教子蓺稷黍。
谁令触网罗,展转在荆楚。
平生手足亲,但作十日语。
朝游隔提携,夜卧困烝煮,未歌《棠棣》诗,已治刍灵祖。
士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
奈何贫贱中,所欲空龃龉。

作品评述

《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是宋代苏辙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生逾四十,朝日已过午。
一违少壮乐,日迫老病苦。
丹心变为灰,白发粲可数。
惟当理锄櫌,教子蓺稷黍。
谁令触网罗,展转在荆楚。
平生手足亲,但作十日语。
朝游隔提携,夜卧困烝煮,
未歌《棠棣》诗,已治刍灵祖。
士生际风云,富贵若骑虎。
奈何贫贱中,所欲空龃龉。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苏辙对中年之后人生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诗人已经过了四十岁,上半生已经过去,正午的太阳已经过了巅峰。他违背了年轻时的快乐,现在日子迫使他感受到老态和疾病的痛苦。曾经的热情和激情已经消逝,取而代之的是白发越来越多。然而,诗人认为自己应该继续履行责任,务实地耕种田地,教育子女,养家糊口。他对自己的命运感到无奈,觉得自己像被困在了网罗中,周而复始地在荆楚之地奔波。他平生最亲近的亲人,只能和他相聚短暂的十天。白天外出游玩,晚上困倦地煮饭睡觉。他还没有写出《棠棣》这首诗,却已经治理了刍灵祖(可能是指官职)。士人在风云变幻的时代里,财富和地位就像骑虎一样危险。然而,他感叹在贫贱之中,自己的欲望无法得到满足。最后,诗人总结道,古今中有多少事情,都只能成为笑谈的对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苏辙中年以后的人生境遇和内心感受。他用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年轻时充满激情和梦想的追忆,以及现实生活中的压力和无奈。诗中展现了诗人的家庭责任感和生活态度,他虽然感叹自己的境遇,却并不放弃对家庭的关爱和对事业的追求。通过对平凡生活琐事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命运的感慨。最后两句以一种豁达的态度总结了人生中的种种矛盾和困扰,将一切归于笑谈,表达了对命运的接受和对世事的淡然态度。

这首诗的语言简练明了,没有华丽的修辞和意象,却通过直接的描述和对细节的把握,深情地表达了诗人的内心感受。它通过描绘中年人的现实处境和内心挣扎,展示了生活的残酷和无奈,同时也传达了对家庭和责任的坚守。诗人对自己的人生状态有所反思,但并没有消极抱怨,而是以一种豁达的心态面对。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展示了苏辙对人生的独特见解和深刻思考。

苏辙以他独特的哲学思考和对人生的感悟,赋予了这首诗以普遍性的意义。它呈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年华逝去,激情消退,疾病和老去的威胁,以及现实生活中的责任与压力。这首诗词的价值在于它不仅仅是苏辙个人的抒发,更是对人生境遇的思考和对普遍人类经验的反映。

总而言之,这首诗词《次韵子瞻端午日与迟适远三子出游》通过简练的语言和真切的描写,表达了苏辙对中年以后人生的思考和感慨。它展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命运的无奈,同时也传达了对家庭和责任的坚守。这首诗以普遍性的意义呈现了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所面临的普遍问题,具有思想性和感染力。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西都富轩冕。南宫溢才彦。高阙连朱雉。方渠渐游殿。广川肆涪济。长岑绕崤汧。曲梁济危渚。平皋骋悠眄。清渊皎澄彻。曾山郁葱蒨。阳泉濯春藻。阴丘聚寒霰。西华不可留。东光促奔箭。望都游子怀。临戎征马倦。既豫平台集。复齿南皮宴。一窥长安城。羞言杜陵掾。

我祀孔肃,神其安留。容兴裴回,若止若浮。洽此重觞,申以百羞。无以对遗,万邦之休。

润陂初上板桥时,欲入江东尚未知。忽见桥心界牌子,脚根一半出江西。

杨柳杏花何处好,石梁茅屋雨初乾。绿垂静路要深驻,红写清陂得细看。

新历在手心怕开,日月联翩相续来。黄金散尽自一快,白发不贷真可哀。无为健羡广成子,千二百年终有死。胶不可黏西去日,刀何由翦东流水?酒无醇醨但痛饮,市酝上尊俱醉耳。堂堂七尺死即休,不饱乌鸢饱蝼螘。

梅尚花时便作霖,儿童造化本无心。保身独鹤归华表,啉口群鸦集禁林。物态尽随时改变,天公不管世晴阴。绝怜西北风寒地,万骑屯中雪正深。

一闭黄蒿门,不闻白日事。生气散成风,枯骸化为地。负我十年恩,欠尔千行泪。洒之北原上,不待秋风至。

一笑尊前相语。莫遣良辰虚度。饮兴正浓时,兔碗聊分春露。留住。留住。催办后筵歌舞。

安得都护胡青骢,与君并辔摇玲珑。南溪今日冻初解,好看游鱼翻鬣红。

作者于今已几人,谢天放我出红尘。寻渠林渠沙鸥伴,乞得孤云野鹤身。閒味对贤皆古意,静观景物四时春。元正除授君知否,食邑西风号逸民。

遗直诵家声,持心本至诚。何劳求皦察,所至自安平。气象余前辈,才华属後生。飞腾看诸子,相继亦公卿。

卷絮风头寒欲尽,坠粉飘红,日日成香阵。新酒又添残酒困,今春不减前春恨。蝶去莺飞无处问,隔水高楼,望断双鱼信。恼乱层波横—寸,斜阳只与黄昏近。

秦皇焚旧典,汉祖溺儒冠。万民在涂炭,四老方宴安。白云且高卧,紫芝非素餐。南山正优游,东朝忽艰难。高步揖万乘,拂衣归重峦。飞源自冥冥,束帛徒戋戋。古庙对山开,清风向人寒。更无隐遁士,空有宾客官。况我谪宦来,尘迹污祠坛。朝衣惭蕙带,佩玉愧纫兰。或依階下树,陶暑

天仗星辰转,霜冬景气和。树含温液润,山入缭垣多。丞相金钱赐,平阳玉辇过。鲁儒求一谒,无路独如何。

丘嫂贫中出骂言,途穷非负昔时恩。柴炉夜雨思君处,归共柴垆笑语喧。

金波滟滟日煇煇,绿树牵风晒柳丝。湖阔翠禽飞不过,浮荷叶上立多时。

我生孤僻本无邻,老病年来益自珍。肯对红裙辞白酒,但愁新进笑陈人。北山怨鹤休惊夜,南亩巾车欲及春。多谢清时屡推毂,狶膏那解转方轮。

滕六无端巽二痴,翻天作恶破春迟。邀梅勒柳何功业,谁与停杯一问之?

西风寒岩鞠蘂斑,索米长安得路难。投林倦翼蚤知还,袖手归来三径间。云屏万叠匡庐山,鹤唳猿啼千古闲。

北戎轻用武,西汉重开边。币帛毫芒费,生灵百万全。几驰衔命使,今辍判花员。专对从容道,王君正乐天。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