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医僧善正

老怯江边瘴疠乡,城东时喜到公房。
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
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

作品评述

《赠医僧善正》是苏辙的一首诗词,描写了作者在瘴疠之地的遭遇和对一位医僧的赞赏。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赠医僧善正》

老怯江边瘴疠乡,
城东时喜到公房。
历言五藏如经眼,
欲去三彭自有方。

身厌远游安静默,
术因多病更深长。
时时为我谈尊宿,
曾入南公古道场。

诗意:
这首诗词以苏辙自叙的方式,描绘了他身处瘴疠之地时的困境和对医僧善正的敬佩之情。苏辙表达了自己对疾病的厌倦和对安宁寂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医僧善正医术高明的赞赏和对其修行背景的提及。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苏辙个人的亲身经历,展现了瘴疠地区的险恶环境。第一句“老怯江边瘴疠乡”,描述了作者年老的胆怯和对居住在疾病肆虐之地的恐惧。第二句“城东时喜到公房”,表达了作者在这个地方能够有一个公房的喜悦和稳定的住所。接下来的两句“历言五藏如经眼,欲去三彭自有方”,赞美了医僧善正对五脏疾病了如指掌,能够给病人提供有效的治疗方法。

接下来的两句“身厌远游安静默,术因多病更深长”,表达了作者对长期的远游生活感到疲倦,渴望安静和宁静。同时,也指出了苏辙自身患病的情况,认为医僧善正的医术可以更好地治愈他的病痛。

最后两句“时时为我谈尊宿,曾入南公古道场”,提及了医僧善正与苏辙的交往,以及他曾经修行的南岳恒山,表达了作者对医僧善正的钦佩和对其高尚修行背景的赞叹。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苏辙在瘴疠之地的困境和对医僧善正的赞赏之情。通过对疾病和安宁生活的反思,以及对医僧医术和修行背景的描绘,诗词展现了作者对安宁与治愈的向往,以及对医者的敬佩之情。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石砾沙沃尽,悠悠潭影斜。尘襟不忍濯,为惜无玷瑕。

野竹通溪冷,秋泉入户鸣。乱来人不到,芳草上阶生。

相逢已恨十年迟,买酒吴山一夜诗。明日送春仍送客,柳花风颺鬓丝丝。

昔年曾读子厚集,梦寐彼州山水佳。循良今慰远人望,潇洒仍惬旷士怀。楼头打鼓散群吏,林下啼鸟眠高斋。政閒境胜足佳句,好写大字镌苍崖。

庐陵一小郡,百岁两胡公。论事是小异,处心应略同。有书莫焚稿,无恨岂伤弓。病愧不远别,写诗霜月中。

滴滴铜壶寒漏咽,醉红楼月。宴馀香殿会鸳衾,荡春心真珠帘下晓光侵,莺语隔琼林。宝帐欲开慵起,恋情深。玉殿春浓花烂漫,簇神仙伴。罗裙窣地缕黄金,奏清音酒阑歌罢两沉沉,一笑动君心。永愿作鸳鸯伴,恋情深。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寒夜卧林庐,萧然适有余。虫悲号坏壁,灯暗守残书。养拙天知我,安贫老似初。虽非漆园吏,也作蝶蘧蘧。

之子洛中来,芳樽喜暂开。人夸阿连少,吾愧士衡才。丹阙凤皇去,清川鸿雁回。都门春色美,相送思悠哉。

雕梁寻巢旧燕侣。似向人欲语。试问来时,逢郎郎健否。春风深闭绣户。尽便旋、一庭花絮。要自销凝,吟郎长短句。

北垣荆棘旧成堆,留待公来次第开。车马已通城下路,榛芜尽付冶家灰。异时碧瓦千门合,应记红旌百度来。自笑裨谌便旷野,肩舆飞盖许追陪。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

灯火青荧古屋深,挂冠境界已駸駸。竹枝影瘦横残月,戡杵声寒续暮砧。病觉死生真大事,老知道德愧初心。经龛禅版殊当勉,嬾学莎蛩事苦吟。

过家乡里敬,将母士夫荣。得失从人论,行藏独自明。百年中古眇,一笑万金轻。廉士吾何敢,新茶可撷英。

眼见宾鸿去复回,可堪云雾隔瑶台。黄花自在山中发,青鸟何由海上来。墙角虫号瓜蔓索,树头禽吓栗房开。凉蟾照幕还清夜,惭愧千村野哭哀。

琼楼玉宇。分明不受人间暑。寻常岂是无三五。惟有今宵,皓彩皆同普。素娥阅尽今和古。何妨小驻听吾语。当年弄影婆娑舞。妙曲虽传,毕竟人何许。

病著经旬卧小斋,一窗萤雪与谁偕。季宣易尚资到溉,茂叔书曾取寿涯。志苦白头宁退惰,论孤黄吻竞攻排。兔园册子俱拈起,且放芙蓉月照怀。

行似针毡动,卧若栗球圆。莫欺如此大,谁敢便行拳。

虽沉璧马计安施,倏忽桑田就渺瀰。说与神通君看取,潮头不到艮山祠。

游宦见交情,惟忧间易生。文书只自了,意气若为倾。幸已符金断,终然为玉成。官僚有如此,共保岁寒盟。

烦暑避蒸郁,居闲习高明。长风自远来,层阁有馀清。散洒纳凉气,萧条遗世情。奈何夸大隐,终日系尘缨。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