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胥国土何时见,兜率天宫底处开。

出自宋代王禹偁的《寿宁节祝圣寿(其三)》

出自宋王禹偁的《寿宁节祝圣寿(其三)》

拼音和注音

huá xū guó tǔ hé shí jiàn , dōu lǜ tiān gōng dǐ chù kāi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国土:(名)国家的领土:保卫~是军队的首要职责。

何时:什么时候。表示疑问。什么时候。表示时间难以确定。

兜率:佛教称天上的第四层天,其内院是弥勒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居住之处。这里人人都能知足快乐。

天宫:网络游戏《梦幻西游》门派名称.网易公司独立开发并运营的网络游戏《梦幻西游》中仙族门派,游戏中共有15个门派,人、魔、仙各有5个。天宫为其中一个门派。在游戏《大话西游》系列中,也有该门派存在。

底处:底处,读音dǐ chǔ,汉语词语,意思是何处。

兜率天:亦称'兜术天'。梵语音译。佛教谓天分许多层,第四层叫兜率天。它的内院是弥勒菩萨的净土,外院是天上众生所居之处。

王禹偁

王禹偁(954—1001)北宋白体诗人、散文家。字元之,汉族,济州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晚被贬于黄州,世称王黄州。太平兴国八年进士,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翰林学士。敢于直言讽谏,因此屡受贬谪。真宗即位,召还,复知制诰。后贬知黄州,又迁蕲州病死。王禹偁为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先驱,文学韩愈、柳宗元,诗崇杜甫、白居易,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平易。词仅存一首,反映了作者积极用世的政治抱负,格调清新旷远。著有《小畜集》。


原诗

华胥国土何时见,兜率天宫底处开。

尽说今年寿宁节,一齐移入帝城来。

诗词推荐

一勘破,二勘破,雪上加霜曾险堕。飞骑将军入虏庭,载得完全能几箇。急走过,不放过,孤峰顶上草里坐。

寒深朝未定,暖翠晚能佳。不饮青帘酒,来寻古寺茶。连枝空绿竹,独木漫桃花。埋没聪明水,凄凉六一家。

黄纸红旗总不宜,绿蓑青笠久相知。躬耕莘野一犁雨,亲见豳风七月诗。老已自催蚕作茧,死时须用豹留皮。山深未省人间世,黑白纵横几局棋。

坎止流行总付天,好閒初志独茫然。巢成不去怜林鸟,门外空维念钓船。老矣春容聊索漠,薰兮风序向清妍。雨声未易催愁得,投暇归来意归便。

名高不俟召,操赋献君门。偶屈应缘数,他人尽为冤。新春城外路,旧隐水边村。归去无劳久,知音待更论。

外作禽荒内色荒,三千红粉日严妆。潘妃纵有嫣然态,不步金莲到射场。

学术深沉久未施,晚登台省世方知。诗章好奏周文庙,字法宜磨魏武碑。禁掖便当提大笔,名藩犹自拥高麾。应怜共试金坡者,答飒浑如郑鲜之。

颜回饮瓢水,陋巷卧曲肱。盗跖厌人肝,九州恣横行。回仁而短命,跖寿死免兵。愚夫仰天呼,祸福岂足凭。跖身一腐鼠,死朽化无形。万世尚遭戮,笔诛甚刀刑。思其生所得,豺犬饱臭腥。颜子圣人徒,生知自诚明。惟其生之乐,岂减跖所荣。死也至今在,光辉如日星。譬如埋金玉,不耗

野桃经雨烂争华,似促畦丁种早瓜。不见少年閒信马,空怜寒士出无车。泥融近水芹抽叶,地暖依墙荠放花。偶意惠连春草句,夜来魂梦到天涯。

移得烟溪竹数竿,闲庭栽处绿阴寒。虚心高节真堪爱,不放常人暂入看。

上林献赋恨空回,水驿冰鲜夜半催。枕上笙箫听渐近,杨梅卢橘过江来。

乔木超然兀老花,一坡盘礴转崇冈。山翁偶坐谈何事,应赏江风一味凉。

黔南万里地,剑外去宁观。蜀魄花成血,山魈树隐身。竹枝歌峡夜,椰子醉兹春。归访王孙宅,弹琴有故人。

有水无行路,人家个个幽。青山开障远,碧树入村稠。纵是比邻屋,相过亦用舟。我来潇洒甚,处处见沙鸥。

西风迎公来,东风送公去。尚欲留朱轓,公行不可住。无酒对公倾,有怀为公赋。夫子文武资,亦复廓庙具。刚方仰术业,坦夷见襟度。青衫试州县,机锋微已露。吾意有不可,万夫挽不顾。翱翔诸公间,籍甚当时誉。峨冠上乌台,直谏汲长孺。风云千载合,冕旒一言寤。凛凛议论余,可使

阆中虽近蜀,监税本闲官。岂足淹贤俊,聊应长羽翰。读书心健否,答策意何阑。未可厌畋猎,田中有走貆。

素韠归来痛倚庐,四时花鸟护幽居。躬行已达参乎孝,佩服难忘孔子书。绿荫千年知不改,清香奕世岂无馀。客来已自徵前梦,未必中堂影像虚。

借问缘何事,年年带笑容。春风无可笑,止有笑衰翁。

拂破苍苔觅旧题,五言觅得晚唐诗。岩光人忆遗名好,华景天开一段奇。铁锁掣关躔霹垒,玉梯穿路透瑶池。古心未展閒游戏,惭愧平生华子期。

薄游京都日,遥羡稽山名。分刺江海郡,朅来征素情。松露洗心眷,象筵敷念诚。薄云界青嶂,皎日鶱朱甍。苔涧深不测,竹房闲且清。感真六象见,垂兆二鸟鸣。古今信灵迹,中州莫与京。林巘永栖业,岂伊佐一生。浮悟虽已久,事试去来成。观念幸相续,庶几最后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