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刊印朱才俊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
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
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
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
九江法帖钟鼎刻,兵火以来犹可得。
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
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
自言少小嗜此艺,意俗径上阳冰堂。
细观刀笔最佳处,颇识传笺通训故。
苟焉糊口栖此身,元来亦是知书人。

作品评述

《赠刊印朱才俊》是宋代方回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词通过对篆、隶、草、行、楷、隶等六种书法字体的描绘和比较,表达了对传统文字艺术的珍视和对当代人对书法的忽视的感慨。

诗词中提到了篆字和隶字的演变变化,以及如今人们只学习真草行字体,而不了解六书三耦(指六种字体的相互关系)。作者认为篆字的构造最为复杂,练习一圈需要花费三年时间,但如今的人们却对这些知识一知半解,缺乏深入的理解和学习。

诗中也提到了九江法帖的钟鼎刻以及兵火之后仍可得的情况,说明即使经历了动荡的岁月,书法艺术仍得以保存传承。同时还提到了关于说文本的观点,以及臣翱反切臣锴释的情况,这些都显示了作者对文字学和文字研究的关注与兴趣。

朱生赠送给作者古印章,作者称赞其刀笔之功最佳,并且他对传统文字艺术的理解和学习也相当深入。他自称年少时就对这门艺术情有独钟,一直在阳冰堂上学习。他细心观察刀笔的用法,对传统书信和古籍也颇有心得。虽然生活艰辛,但他一直以知书达理的人自居。

这首诗词通过对不同字体书法的比较,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文字艺术的珍视,以及对当代人对书法知识的忽视和缺乏深入学习的批评。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文字学和书法的热爱与坚持,以及对自身知识修养的自豪与自信。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华阀晃科峻,寒毡洛学开。燕子庭五桂,晋国手三槐。风幕南烹养,涂车北首哀。读书终不憾,九秩过江来。

老病侵凌不可当,时时揽镜自悲伤。西风吹散朝来酒,依旧衰颜似叶黄。

玉女鸣珂佩,投壶不忆题。刘安无复傲,殿殿叩星扉。

桃花雨过碎红飞,半逐溪流半染泥。何处飞来双燕子,一时衔在画梁西。

信谗多见逐,伐国岂无仁。屈子行江畔,昭王问水滨。包茅曾责贡,香草自持纫。莽苍山川在,渔歌属野人。

扁舟下樊溪,江南正清泻。晓登巴河岸,极目望春野。步寻修竹寺,古木争偃亚。云昔孙仲谋,刑牲致师禡。雄图邈已矣,英概足悲诧。石梯造云雾,丹白开广厦。山僧安寂寞,畏冷不出舍。劳生遇闲境,顿使我心写。晚江平若席,风势欲相借。

蜀江东下接襄江,总是当年蔽芾棠。此地回旋莫嫌窄,且教春色满三湘。

小室舍东偏,满窗朝日妍。研池生细浪,香岫起微烟。欲极图书乐,少须冰雪天。犹胜禅榻上,仅仅占三椽。

将身付铨选,乃奉蛮府檄。蛮语初未学,嶮绝闻人说。进前退不可,信有难如棘。所赖使君贤,余波能普及。

春江月出大堤平,堤上女郎连袂行。唱尽新词欢不见,红霞映树鹧鸪鸣。

不归丹掖去,铜竹漫云云。唯喜因过我,须知未贺君。 ——裴度诗闻安石咏,香见令公熏。欲首函关路,来披缑岭云。 ——白居易貂蝉公独步,鸳鹭我同群。插羽先飞酒,交锋便战文。 ——李绅镇嵩知表德,定鼎为铭勋。顾鄙容商洛,徵欢候汝坟。 ——刘禹锡频年多谑浪,此夕任喧纷。

前朝相补一官归,东海僧传五字诗。今日蒲轮徵不去,逢人笑指鬓边丝。

金虬衔日出,铁骑勒春回。天上青门隔,人间白发催。霜寒欺旧草,山晚放新梅。环堵甘牢落,东风枉却来。

春风楼上柳腰肢。初试花前金缕衣。袅袅娉娉不自持。晚妆迟。画得蛾眉胜旧时。

一二三四五,虚空阙处补。五四三二一,当门书大吉。好手挥斤去鼻泥,衲僧机妙安能识。蓦然识,百草头边露消息。

膏粱道之贼,资财人所奴。不如贫而乐,客至菜一厨。

南台御史忠贯日,当书妖狐屏无足。端方自是廊庙器,错落天球间宏壁。记曾缓带理江城,犹忆尊前坐谈容。春树相思白日晚,月梁人梦青灯夕。乘车戴笠高与下,倚樽看镜今非昔。壮心无复夜闻难,莫比司空发恨赤。

沂水春风弄夕晖,舞雩意得咏而归。为何与点狂曾晢,个里须参最上机。

黄门给事三十余,面如红玉少有须。风骨岂是山泽臞,问着只爱山中居。前年版下鹤头书,征起直上青云衢。文华堂高凌紫虚,出入侍从陪金舆。排方小带红罗襦,精神宛如冯子都。朝下手拈八尺殳,左旋右转风生躯。有时自擘双雕弧,命中叠发谁争呼。归来宾客满直庐,京城酒贵不住酤。

明入庭阴白,寒侵酒气微。夜深看更好,楼上渐人稀。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