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喻景山赋梅韵

质白偏能照玉船,体轻终爱舞蹁跹。
眼前欲赋半妆额,梦里须携五色掾。
愁对素蟾寒寂寞,故烧红蜡暖清娟。
寄声青女休相妒,不学海棠酣夜眠。

作品评述

《和喻景山赋梅韵》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陈宓。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质白偏能照玉船,
妍丽的梅花纯洁如玉,在玉船上照耀着光芒。

体轻终爱舞蹁跹。
婀娜多姿的梅花轻盈地舞动着,令人倾心。

眼前欲赋半妆额,
我欲赋诗颂扬梅花,歌颂它半遮的美丽面容。

梦里须携五色掾。
在梦中,我必须携带五色的文具(指彩笔),以绘制梅花的多彩之美。

愁对素蟾寒寂寞,
悲伤对着晶莹的明月,感受寒冷和孤寂。

故烧红蜡暖清娟。
因此,我点燃红色的蜡烛,给清娟(指梅花)带来温暖。

寄声青女休相妒,
我向青春的女子寄去声音,不要妒忌梅花的美丽。

不学海棠酣夜眠。
不追求海棠花那样醉人的夜晚,梅花宁静地休眠。

这首诗词以梅花为主题,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和特点,传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和赞美之情。诗中使用了对比手法,将梅花与其他事物进行对照,突出了梅花的纯洁、婀娜和清雅。诗人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情厚意,并通过描绘梅花的美丽景象,传递了一种宁静和寂寞的氛围。整首诗意境优美,表达了作者对梅花的深情赞美,展现了梅花独特的魅力和内涵。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偷得青州一岁闲,四时终日面孱颜。须知我是爱山者,无一诗中不说山。

沿岸城廓开翠屏,南山毓秀欲腾云。寺院宝塔耸苍吴,江上群峰排众青。沽酒自作太白醉,凭栏独向曲江斟。风流江左令何处,吊古吟诗谁解听。

荆州太守驾朱轓,宝笔题诗出御前。应厌笙歌消暇日,欲将才业效当年。千章翠木云间寺,百丈清江雪后船。看取古来良吏迹,苍碑突兀岘山巅。

人物英雄,更独抱、无双才气。年正壮,文章武略,尽曾留意。破胆欲凭胸内甲,清原宴启舟中誓。笑区区、燕雀不能知,青云志。封侯貌,神人比。社下手,须荣试。况相门出将,君家常事。斗印垂金他日贵,寿杯浮玉今朝醉。看年年、南极倍明时,春明媚。

鸾翔芝检下溪堂,醉梦惊回午正凉。宠报帝俞催宰相,且将州绂召文昌。苹花襟袖宫花近,诗草帘栊谏草香。大化一新多吉士,卷阿历历告成王。

行者南来今几春,一回举似一回新。钵盂夺得知何用?不怕梅花解笑人。

村落争看乌角巾,略谈北事向南人。百年只有中州乐,世世无为塞下民。

莫折红芳树,但知尽意看。狂风幸无意,那忍折教残。朝日城南路,旌旗照绿芜。使君何处去,桑下觅罗敷。事与年俱往,情将分共深。莫惊容鬓改,只是旧时心。暂别劳相送,佳期愿莫违。朱颜不须老,留取待郎归。拂匣收珠佩,回灯拭薄妆。莫嫌春夜短,匹似楚襄王。

坏衣削发远尘垢,蛇祖龙孙生屋後。不等渭川千户侯,尺椽片瓦何尝有。方丈东头一亩余,中轩四面无窗牖。青琼作枝钿为叶,丹凤未食苍鼠走。细藤织榻白昼眠,寝浓鼻息如雷吼。世间百事不历心,门外寒流彻溪口。

满地风霜菊绽金,醉来还弄不弦琴。南山多少悠悠意,千载无人会此心。

荷盖倾新绿,榴巾蹙旧红。水亭烟榭晚凉中。又是一钩新月、静方栊。丝藕清如雪,橱纱薄似空。好维今夜与谁同。唤取玉人来共、一帘风。

冥冥江雨湿黄昏,天入沧洲漫不分。北涧欲通南涧水,南山正绕北山云。

残芦飒欲乾,枯柳渐已集。彼舟者谁子,被此玉蓑笠。寒鳞正依藻,垂饵安可及。此兴不在鱼,携竿雪中立。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诘曲不前如宦拙,欹倾当面似交难。若将世路比山路,世路更多千万盘。

坐上且停酒,听我别时歌。人生会面何少,离别一何多。我有两行铁汁,平生不为人泣,但恐也滂沱。劝尔且轰饮,挈脚打琵琶。走儿童,骑竹马,折桃花。沙头日日风雨,犹自鼓频挝。今日玉箫台下,明日天台路上,是处是天涯。鹏搏扶摇稳,我欲趁飞车。

五月黄尘去传轻,褰裳几处宿邮亭。共知向日输心赤,莫叹微霜点鬓青。每傍重霄求宝剑,欲令新木作枯屏。传賸有风骚句,遥想九公若会星。

尘满金炉不炷香,黄昏独自立重廊。笙歌何处承恩宠,一一随风入上阳。长门槐柳半萧疏,玉辇沈思恨有馀。红泪渐消倾国态,黄金谁为达相如。

烟粘草露珠结窠,淮上人疑春未多。扬州东部纷芍药,已与天地分中和。双苞一色生同蒂,不是花妖是和气。恩沾雨露力偏饶,来向人间自应贵。栏边鼓彻无奈何,欲留白日谁挥戈。练缃聊记旧容质,犹得胜士长吟哦。八姨不烈真妃上,大姨称作昭仪样。无双颜貂却成双,背立无言似惆怅。

草舍隆中一幅巾,闭门三致汉将军。纷纷自献知何有,终遣斯人了鼎分。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