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 85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塢逢。
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幮护阿芙蓉。

作品评述

《已亥杂诗 85》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津梁条约遍南东,
谁遣藏春深塢逢。
不枉人呼莲幕客,
碧纱幮护阿芙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津梁条约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津梁条约是指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份不平等的条约,标志着中国的屈辱和领土的割让。诗中的“藏春深塢”指的是国家的未来,作者希望国家能够重新崛起,摆脱屈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期望。津梁条约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屈辱和领土的割让,而“藏春深塢”则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呼唤着国家的复兴和振兴。诗中的“莲幕客”指的是有志于国家复兴的人,他们的呼声不应该被忽视。而“碧纱幮护阿芙蓉”则是对国家的保护和呵护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重拾昔日的辉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复兴的渴望。

诗词推荐

京尘行处是风烟,春晓常疑欲暮天。惟有濯枝新雨后,江南无梦也泠然。

赋分多情却自嗟,萧衰未必为年华。睡轻可忍风敲竹,饮散那堪月在花。薄宦因循抛岘首,故人流落向天涯。莺春雁夜长如此,赖是幽居近酒家。

可能东海子,清苦在贫居。扫地无闲客,堆窗有古书。少年犹若此,向老合何如。去岁频相访,今来见亦疏。

洗濯形容露,剜挑口眼通。试教常点检,每夜定飞空。

秦秦何处乐,独自托孤枝。玉粒知无分,清风也自戏。

老持藩印守河卫,苟禄惟知恋轼熊。游旧最叨青眼客,埏陶今仰黑头公。巢由逸躅心空断,儒墨常谈耳欲聋。自笑晚年轻济丛,焚香静坐习元功。

满怀多少是恩酬,未见功名已白头。不为寻山试筋力,岂能寒上背云楼。

此去京师一握天,太平官府似神仙。九重明圣无疆寿,千里封圻大有年。政已知平春缓缓,民无愁叹鼓渊渊。三呼三祝情何已,稽首君恩雨露边。

娶女已为客,参翁又别行。相随小书卷,开读短灯檠。野影晨迷树,天文夜照城。须将远游什,题寄老夫评。

平生陋质写难真,画史挥毫妙入神。瘦似休文宁复健,寒如东野故应贫。尘埃自笑双蓬鬓,泡影俄惊两幻身。从此山林皆独往,定无勋业上麒麟。

将军许国不怀归,又见桑乾木叶飞。要识君王念征戍,新秋已报赐冬衣。

冰梁跨水,沈沈霁色遮千里。怎向我、小舟孤楫,天外飘逐夜寒侵短发,睡不稳、窗外寒风渐起。岁华暮、蟾光射雪,碧瓦飘霜,尘不动、寒无际。鸡咽荒郊,梦也无归计。拥绣枕、断魂残魄,清吟无味。想伊睡起,又念远、楼阁横枝对倚。待归去、西窗剪烛,小合凝香,深翠幕、饶春睡。

以少为多,以无为有。力外周旋,不能长久。

天意无佗只自然,自然之外更无天。不欺谁怕居暗室,绝利须求在一源。未吃力时犹有说,到收功处更何言。圣人能事人难继,无价明珠正在渊。

时人多不见,出入五湖间。寄酒全吾道,移家爱远山。更看秋草暮,欲共白云还。虽在风尘里,陶潜身自闲。

城头鸡一号,浩荡风脚回。篙师起相呼,牵帆上高桅。我亦推枕听,波浪声轰豗。窗间试一觇,万顷银山开。附火且安坐,念此亦快哉。良久天平明,已见金沙堆。泊舟古庙底,喜色动舆台。我行正长夏,及此岁律摧。通籍恨亡补,敢赋归去来。所至有何忙,妙处姑徘徊。险阻元自平,鸥鸟

削平吴楚大功成,一旦生疑触怒霆。自是君王多任刻,非关许负相书灵。

五年相别改形容,又向潮阳识飓风。萧散喜君真有道,驱驰如我久无功。一鸣遂堕尘埃里,九死余生患难中。吊影自怜仍自放,钝根不复就磨砻。

白气一抹蚩尤旗,南斗北斗天两垂。西方荧惑耀芒角,初月吐魄来食之。去年天象已可骇,今年天象更可疑。春王正月暨三月,黑气几度摩晨曦。铜盘亭亭惨且淡,铁钹拍拍合复离。沙盆贮水静照影,眼乱两日欢童儿。移时妖氛渐引却,赤光如血铺庭墀。家无占书矒休咎,但效嫠妇颦双眉。

李公旧林壑,及此与几授。清泉流不竭,密竹老逾秀。我惭疏野人,来值溪花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