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亥杂诗 85

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塢逢。
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幮护阿芙蓉。

作品评述

《已亥杂诗 85》是清代诗人龚自珍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津梁条约遍南东,
谁遣藏春深塢逢。
不枉人呼莲幕客,
碧纱幮护阿芙蓉。

诗意:
这首诗词以津梁条约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津梁条约是指1842年签订的《南京条约》,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份不平等的条约,标志着中国的屈辱和领土的割让。诗中的“藏春深塢”指的是国家的未来,作者希望国家能够重新崛起,摆脱屈辱。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关切和期望。津梁条约被用来象征国家的屈辱和领土的割让,而“藏春深塢”则代表了国家的未来和希望。作者通过表达自己的思考和感受,呼唤着国家的复兴和振兴。诗中的“莲幕客”指的是有志于国家复兴的人,他们的呼声不应该被忽视。而“碧纱幮护阿芙蓉”则是对国家的保护和呵护的期望,希望国家能够重拾昔日的辉煌。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和对国家未来的期望,展现了作者的爱国情怀和对国家复兴的渴望。

诗词推荐

维南有山,于彼会稽。作镇在昔,神则司之。厥有旧典,以祀以时。百味维旨,灵其燕娭。

遥夜支颐坐,春醪负十分。碧烟沈宿霭,清月入微云。真妄怯多病,翔潜喜不闻。秋鞑人乐处,十载怆离群。

闻说庭花发暮春,长安才子看须频。花开花落无人见,借问何人是主人。

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古来登高人,今复

绿杨深处啭流莺,莺语犹能喜太平。人享永年非不幸,天生珍物岂无情。牡丹谢后紫樱熟,芍药开时斑笋生。林下一般闲富贵,何尝更肯让公卿。

剩破朱红供短发,南荒来校世间书。

来何容易去何迟,半在胸中半在眉。门掩落花春去后,窗含残月酒醒时。浓如野外连天草,乱似空中惹地丝。除却王侯歌舞地,人间无处不相随。

优闲表政清,林薄赏秋成。江上悬晓月,往来亏复盈。天云抗真意,郡阁晦高名。坐啸应无欲,宁辜济物情。

《阿育王经》言:诸佛灭渡后,昼夜役鬼神造塔五千四十八所,意者是即其数欤。然海内郡县所见寥寥,独兹百八聚于一区,厥义未必无谓。余生斯长斯,靡所究竟,率成俚句,请质高明。百八浮图信异哉,无今无古壮山隈。降魔蜜顿金刚杵,说法偶成舍利堆。只虑激湍穿峡破,故将砥柱挽

正笑行役倦,登临心眼开。舒蕲千里见,蜀赣两江业。老觉树如此,凉生风快哉。主人方好客,不算酒行杯。

世上升沉一辘轳,古来成败几樗蒱?试看大醉称贤相,始信常醒是鄙夫。起舞非无垂白伴,暮归仍有枕髦扶。即今不乏丹青手,谁画三山社饮图?

移从杜城曲,置在小斋东。正是高秋里,仍兼细雨中。结根方迸竹,疏荫托高桐。苒苒齐芳草,飘飘笑断蓬。片时留静者,一夜响鸣蛩。野露通宵滴,溪烟尽日蒙。试才卑庾薤,求味笑周菘。只此霜栽好,他时赠伯翁。

槠叶阴深杜宇啼,远游还欲过淮西。吕蒙城下河流浊,亚父祠边草色齐。太守旧来相爱重,故交老去惜分携。年年慈母手中线,缝得征衫当一犁。

每见必匆匆,谈诗口不空。林间惊落月,坐上觉生风。老大君无敌,飘零我漫穷。问的才半百,归及未成翁。

六和塔上一登临,当景江山入兴深。云出云归天自在,潮来潮去水无心。东南船{左舟右览}风方顺,西北楼台日向阴。壮矣帝居吴越旧,未甘河洛久湮沉。

手种花王五百窠,半来枯瘁半萌芽。东风未要都开了,每日教开三两花。

陇雁南飞河水流,秦城千里忍回头。征行浑与求名背,九月中旬往夏州。

出岸桃花红锦英,夹堤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立破平湖一点青。

结屋在郊墟,翛然谢炎炽。窗扉故阒寂,水竹亦幽邃。飞虫望灯集,栖燕冲雨至。石枕与葛幮,美哉今夕睡。

十月辛勤一月悲,今朝相见泪淋漓。狂风落尽莫惆怅,犹胜因花压折枝。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