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

夜梦被发翁,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闯然款我堂。
高论何峥嵘,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奇姿揖昂昂。
衰罢百无用,渐以圜斫方。
隐约就所安,老退还自伤。

作品评述

这首诗词是苏辙的《次韵子瞻和渊明拟古九首》,下面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夜梦被发翁,
骑驎下大荒。
独行无与游,
闯然款我堂。
高论何峥嵘,
微言何渺茫。
我徐听其说,
未离翰墨场。
平生气如虹,
宜不葬北邙。
少年慕遗文,
奇姿揖昂昂。
衰罢百无用,
渐以圜斫方。
隐约就所安,
老退还自伤。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辙对自己的人生境遇和理想的思考。诗中通过一系列意象和抒情的语言表达,展现了诗人对于个人追求和思想追寻的坚持,以及对于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词由九首组成,描绘了苏辙的人生经历和心境变化。诗的开头,诗人在梦中遇到了一个被发须白的老人,这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年老。接着,诗人骑着马向着未知的远方出发,表达了他独立行走的态度,不愿随波逐流,而是勇敢地闯荡世界。诗人用"款我堂"来形容自己,意味着他心怀坦荡,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

然后,诗人谈到高论和微言,高论可能指的是大道理、哲学思考,而微言则指的是细腻的感悟和微小的言辞。这里传达出诗人对于学问和思考的渴望,同时也表达了面对浩瀚的宇宙和人生的无奈和渺小感。诗人表示自己静静地倾听,仍然身处翰墨场(指文人学士的环境),表明他对于知识和文化的追求从未停止。

接下来,诗人用"平生气如虹"来形容自己,意味着他的志向和抱负像虹一样广阔壮丽。他认为自己宜于不葬于北邙(指北邙山,古代文人墓地的代称),即他不愿束缚于传统和局限,而是追求自由和卓越。诗中提到少年慕遗文,表示诗人年轻时对于文化遗产的向往和敬仰,他揖着(敬礼)这些伟大的前辈们。

最后,诗人以"衰罢百无用,渐以圜斫方"来形容自己,表达了自己年老后的失落和无奈感。他渐渐地追求平淡和安逸,但也自我伤悲。整首诗词流露出作者对于人生的热爱和思考,以及他对于追求真理和自我价值的坚持。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阴山健儿鞭鞚急,走势能追北风及。逶迤一虎出马前,白羽横穿更人立。回旗倒戟四边动,抽矢当前放蹄入。爪牙蹭蹬不得施,迹上流丹看来湿。胡天朔漠杀气高,烟云万里埋弓刀。穹庐无工可貌此,汉使自解丹青包。堂上绢素开欲裂,一见犹能动毛发。低徊使我思古人,此地抟兵走戎羯。

窣波影裹诵陀伽,古佛灯笼护绛纱。智慧竭罗虽正果,慈悲妙善亦空花。怕寒婉娈初拳蕨,望雨醒忪细舌茶。节物感人还逢解,有儿何用女当家。

八风占阵气。六甲候兵韬。置府仍张幕。麾军即秉旄。长旗临广武。烽火照成皐。巡寒重挟纩。酌水胜单醪。阵后云逾直。兵深星转高。电焰驱龙马。山精镂宝刀。塞逈翻榆叶。关寒落鴈毛。既得从神武。何须念久劳。

玉井生寒,正枫落吴江,冷侵罗幕。翠云翦叶,紫锦攒花,暗香遍熏珠阁。瑞非兰麝比,氤氲清彻寥廊。向燕寝,团团秀色,巧宜围却。宝槛浓开对列,蜂共蝶多情,未知花萼。爱玩置向窗几,时时更碾,建春浇著。最是关情处,惊梦回、酒醒初觉。楚梅早,前村任他暗落。

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其子岂遽善游哉?以此任物,亦必悖矣。

宠极爱怜初,憎生妒忌余。隔花闻凤吹,卷幔望鸾舆。夜月闲金屋,秋尘暗绮疏。悲愁谁解赋,惟有马相如。

莫言促织正奇能,养者须当耐性情。只宜漫鬭无疎失,不可忙忙去鬭频。交锋一口停三日,大鬭须还隔一旬。不依此法随心好,撞了齐肩必定倾。

十年驱驰海色寒,孤臣于此望宸銮。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

落红吹满沙头路。似总为、春将去。花落花开春几度。多情惟有,画梁双燕,知道春归处。镜中冉冉韶华暮。欲写幽怀恨无句。九十花期能几许。一卮芳酒,一襟清泪,寂寞西窗雨。

漂泊日复日,洞庭今更秋。白云如有意,万里望孤舟。何事爱成别,空令登此楼。天光映波动,月影随江流。鹤唳静寒渚,猿啼深夜洲。归期诚已促,清景仍相留。顷者慕独往,尔来悲远游。风波自此去,桂水空离忧。

众岭莽回互,古刹藏乔林。平川一目尽,列岫千重深。昔人几经历,我辈复登临。山川谅不改,徒伤怀古心。

骨相酸寒不足论,平生心赏旧家村。七年误索长安米,百病几成楚客魂。命薄不堪嗟分定,官閒犹得荷君恩。秋风一醉余疴殄,须乞庄生五石樽。

非思量处,无住而住,离名象时,不为而为。香象定中渡,寒蟾照复移。世间了了虚空相,人事丛丛混沌眉。饱参底句如何举,饭罢摩挲篾肚皮。

霁景开芳宴,樽前落晚霞。蝉声经雨断,鸟道入风斜。幽径过求仲,青山近谢家。相看江上客,共惜九秋花。

和风暖日西郊路。游人又踏青山去。何处碧云衫。映溪才两三。疏松分翠黛。故作羞春态。回首杏烟消。月明归渡桥。

吟车曾到社桥来,不见山人乞食回。荒沼秋深莲已谢,寒林科近菊初开。句引渊明无酒琖,观迎元度但茶杯。寻盟却喜梅花发,日日论诗坐碧苔。

乾刚展转运阴阳,一味清虚道不忙。玄妙永通天地久,未言大海变田桑。

浪云如雾如电,又如天海一沤。金棺现两脚板,铁叶护死髑髅。

典祀有常,昭事上帝。奉以告虔,逮迄奠币。钟鼓设,祀左既备。神之格思,恭承贶赐。

斫木陶土,器则不匮。绩麻缫茧,衣则可冀。药饵具前,病安得至。坐而告穷,相视徒愧。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