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

中秋万里共阴晴,曾记坡翁最善评。
谁信九宵风雨外,群仙正赏月华明。

作品评述

《王祈伊中秋不见月四首》是宋代陆文圭创作的一首诗词。诗词以中秋为背景,表达了作者无法看到月亮的遗憾,同时展现了他对中秋节的深情和对月亮的崇敬。

诗词的中文译文:
中秋时节,天空阴晴不定,遥望万里之遥,我记得王祈伊,他是最擅长评论的老人。谁会相信在风雨中度过了九个夜晚,而仙界的群仙们正在欣赏明亮的月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在表达作者对中秋节的思念和对王祈伊老人的追忆之情的同时,也点明了作者无法亲眼目睹中秋之夜明亮的月亮的遗憾。诗中描述了中秋节的天气变幻,既有晴朗的时候,也有阴雨的时候,这种变化也映射出人生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王祈伊老人被描绘成一个善于评论的智者,他的存在凸显了文化传统和智慧的重要性。

然而,诗词的最后两句却表达了一种讽刺和反讽的意味。诗人提到九个夜晚中无法见到月亮的事实,暗示了自己的遗憾和失望,而与此同时,他又指出仙界的群仙们正在赏月。这种对比强调了人与神仙之间的隔阂和不可逾越的差异,也暗示了人世间的无奈和困顿。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和月亮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人生现实的反思。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有力的语言描绘了中秋节的氛围和作者的情感。通过对天气和人物的描写,诗人巧妙地营造了一种寂寥和无奈的气氛,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中秋节的无尽思念。整首诗流露出一种深沉和忧伤的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现实困境的反思,给人以共鸣和思考。

作者介绍

陆文圭(一二五○~一三三四),字子方,江阴(今属江苏)人。度宗咸淳三年(一二六七)膺乡荐,时年十八。宋亡隠居城东,学者称墙东先生。元仁宗延祐四年(一三一七)再中乡举,朝廷数度徵召,以老疾不应。卒年八十五。有《墙东类稿》二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仍辑爲二十卷。清光绪《江阴县志》卷一六有传。 陆文圭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乘风欲去东南,回头此意谁参。当时蹉过足庵,却来攻愧同龛。

和气吹绿野,梅雨洒芳田。新流添旧涧,宿雾足朝烟。雁湿行无次,花沾色更鲜。对此欣登岁,披襟弄五弦。

不际明时论石渠,空将薄命仕鸿都。天公似把词人戏,父子然脐子坠胡。

万幕悬崖下,高低疏复稠。罽墙联虎卫,幄殿耸龙楼。榆柳清长昼,槐松飒早秋。威容隆古昔,神武镇中州。

莫嫌屯垒是边州,试听河山说上游。帐下文书三幕府,马前韡靺五诸侯。王藩故社经除国,侠窟馀风解报仇。四十年来民缓带,使君何事不轻裘。

彩阁萦林转,苍崖隔水开。龛明千像日,波起一滩雷。绿浅春前草,香余腊后梅。背人惊鹭去,将雨好风来。风气随衣袂,岚光入酒杯。清游知不屡,欲下更徘徊。

春到江南,今年寒少,早有疏梅。相伴双松,吟哦风月,着意花开。天香甚处安排。便何似、调羹去来。劲节仙姿,玉堂难老,身在蓬莱。

眩罢目还暗,花残鬓益稀。长吟病庄舄,孤愤老韩非。坊酒叨常秩,鵰花滥赐衣。家田耕熟未,元亮欲言归。

大堤行乐处,车马相驰突。岁岁春草生,踏青二三月。王孙挟珠弹,游女矜罗袜。携手今莫同,江花为谁发。

科斗何年变篆字,至秦程邈翻为隶。今人但习真草行,谁会六书三耦意。篆所最难柱与圈,学打一圈费三年。岂容臆决蔑师授,汩没形象迷傍偏。九江法帖钟鼎刻,兵火以来犹可得。人间亦有说文本,臣翱反切臣锴释。朱生赠我古印章,奎躔壁度森开张。自言少小嗜此艺,意俗径上阳冰堂。

桂楫木兰舟,枫江竹箭流。故人从此去,望远不胜愁。落日低帆影,归风引棹讴。思君折杨柳,泪尽武昌楼。

沙岸人归后,船窗月上时。霜风竹篠港,灯火后山诗。岁晚羇怀恶,江空熟路迟。邻舟一樽酒,不使老夫知。

半年喫饭坐鞔峰,锁断烟云千万重。忽地一声轰霹雳,帝乡春色杏花红。

十月江南风信早,梅枝早閟先春。田园剩得老来身。浪言陶处士,犹是晋朝臣。人道革爻居四九,谁知数在邅迍。明年五十志当伸。低头羞老妇,且结会稽盟。

孔明屡出师,常苦粮食少。公今主边计,积粟丘阜小。卧龙志空大,流马功竟杳。当时若得公,大事指顾了。

槐柳萧疏溽暑收,金商频伏火西流。尘衣岁晚缘身贱,雨簟更深满背秋。前事悲凉何足道,远书慵懒未能修。惟思待月高梧下,更就东床访惠休。

千古洞庭湖,百川争注。雪浪银涛正如许。骑鲸诗客,浩气决云飞雾。背人歌欸乃,凌空去。我欲从公,翩然鹄举。未愿人间相君雨。笭箵短棹,是我平生真语。个中烟景好,烦公句。

江乡时节逢寒食,花落未将春减色,岭南能有几多花,寒食临之扫春迹。花多花少非我事,春去春来亦堪惜。柴门风雨小庭寒,无奈池塘烟草碧。欲将诗句慰穷愁,眼中万象皆相识。欣然应接已无暇,都为老来无笔力。

夜发游山兴,扶筇涉翠微。虫声摇绝壁,花影护禅扉。远岸渔灯聚,危窠宿鸟稀。更残万籁寂,踏月一僧归。

閒将玉斧制罗纨,醉引龙蛇竞笔端。流落□□□□轴,绿窗俱作画图看。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