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生灵涂炭帝兴怜,揽辔公应原著鞭。
禹贡山川仍旧贯,汉时户口失残编。
交征夷夏疑非古,积弊公私不记年。
且乞韩州风信好,二君归计托楼船。

作品评述

诗词:《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生灵涂炭帝兴怜,
揽辔公应原著鞭。
禹贡山川仍旧贯,
汉时户口失残编。
交征夷夏疑非古,
积弊公私不记年。
且乞韩州风信好,
二君归计托楼船。

中文译文:
看到百姓民众生活困苦,帝王应该怜悯;
掌握权力的官吏应该秉持初心来施行政策。
古代禹贡的山川景物依然存在,
但汉代的户籍却已经失去了完整的编制。
对于征收的税款和夷夏之地的疑问,可能与古代的情况不符,
长期存在的弊端既不分公共也不分私人,不分年代。
我请求韩州的风传递好消息,
两位君子归来的计划寄托在海上的船只上。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曹勋所作,主题是送别郑吏部出使的两首诗。诗中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公平待遇。作者以生灵涂炭形容民众的困苦,呼吁帝王能够关心百姓,官吏应当秉持公正的原则行事。他提到了禹贡的山川依然存在,但是汉代的户籍却失去了完整的编制,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旧制度的衰落。诗中还涉及到对征收和治理的质疑,认为现实状况与古代制度不符,以及长期存在的弊端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都无法摆脱,不分时间。最后,作者希望通过韩州的风传递好消息,期待两位君子能够平安归来,将希望寄托在船只上。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困境,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浮躁与动荡。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改革的呼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民生状况的关切。诗中对禹贡和汉代户籍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以及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衰落。作者以生灵涂炭和积弊公私等形象的描绘,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困境。最后,通过向韩州的风传递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改变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推荐

湖山聚秀系斯文,汝更峥嵘瑞户门。嵩里是人夸宅相,慈溪之后有曾孙。书声自可怡重庆,家学何妨涨一源。远大相期吾耄矣,莫将苦语等閒言。

空存渌水桥,不见青苔寺。

秋风一棹入花泾,杨柳芙蓉接水亭。野老尚能谈故事,乡僧争请说新经。楸梧雨外闻啼鸟,楼阁烟中见湿萤。欲写别离无限意,孤鸿遥没越山青。

三传名家各是非,圣经元自许传疑。迟迟著语君知否,游夏犹难措一辞。

屡出专戎阃,遄归上政途。勋劳光竹帛,风采震羌胡。签帙新藏富,园林胜事殊。知公僊去日,遗恨一毫无。

夜共潇湘月,朝连巫峡云。烟愁贾太傅,雨泣屈平君。

沙畔路。记得旧时行处。蔼蔼疏烟迷远树。野航横不渡。竹里疏花梅吐。照眼一川鸥鹭。家在清江江上住。水流愁不去。

杨柳千寻色,桃花一苑芳。风吹入帘里,唯有惹衣香。

柳色初深燕子回,猩红千点海棠开。鮆鱼莼菜随宜具,也是花前一醉来。

绝岸风威动,寒房烛影微。岭猿霜外宿,江鸟夜深飞。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

自道风流不可攀,却堪蹙额更颓颜。眼睛深却湘江水,鼻孔高于华岳山。舞态固难居掌上,歌声应不绕梁间。孟阳死后欲千载,犹在佳人觅往还。

满镜新霜老可惊,十年烟陇废春耕。黄丝黑黍有归梦,白发苍颜无宦情。浮世不堪供把玩,安心随处是修行。尚嫌未到无为地,酷爱朝钟暮磬声。

艰难王业,返正皇唐。先天再造,却日重光。汉绍世祖,夏资少康。功成德茂,率祀无疆。

景色来西徼,萧条信远方。水分羌部落,山绝汉封疆。几处青稞熟,深忧白雨伤。荒城谁为守,十室九逋亡。

数亩低田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阴拂暑风光好,却将微雨送黄昏。

子初至我邦,受命罗行台。群士森如林,手自拣条枚。试席莫敢哗,棘门乃大开。知是诤臣乡,所出非凡材。益州外南宫,将遣与计偕。诏书选主司,帝谓汝往哉。深喜与子逢,再持钧石来。因得享成事,笑歌杂诙谐。秋风吹帽裙,白露入酒杯。饮我玻瓈江,泻于琼瑰怀。相看语不厌,预忧

日入川原暝,风悲草木枯。时逢迂孔氏,我自哭唐衢。市有虎求食,村无鸡引雏。乾坤空纳纳,何处著吾躯。

花开风雨恶,坐见纷纷落。明日结子时,又复有脱萼。莫嗟树渐老,树老子亦著。共爱西枝繁,不数东枝弱。他年会有春,却看西枝薄。

圣祖发神谋,灵符叶帝求。一人光锡命,万国荷时休。雷解圜丘毕,云需曲水游。岸花迎步辇,仙仗拥行舟。睿藻天中降,恩波海外流。小臣同品物,陪此乐皇猷。

宣尼老孙子,白祼更长身。家世谁能念,干戈独爱贫。未闻兴礼乐,还似泣麒麟。今日乘桴去,鱼龙莫恼人。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