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生灵涂炭帝兴怜,揽辔公应原著鞭。
禹贡山川仍旧贯,汉时户口失残编。
交征夷夏疑非古,积弊公私不记年。
且乞韩州风信好,二君归计托楼船。

作品评述

诗词:《送郑吏部出使二首》

生灵涂炭帝兴怜,
揽辔公应原著鞭。
禹贡山川仍旧贯,
汉时户口失残编。
交征夷夏疑非古,
积弊公私不记年。
且乞韩州风信好,
二君归计托楼船。

中文译文:
看到百姓民众生活困苦,帝王应该怜悯;
掌握权力的官吏应该秉持初心来施行政策。
古代禹贡的山川景物依然存在,
但汉代的户籍却已经失去了完整的编制。
对于征收的税款和夷夏之地的疑问,可能与古代的情况不符,
长期存在的弊端既不分公共也不分私人,不分年代。
我请求韩州的风传递好消息,
两位君子归来的计划寄托在海上的船只上。

诗意:
这首诗是宋代曹勋所作,主题是送别郑吏部出使的两首诗。诗中揭示了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不公平待遇。作者以生灵涂炭形容民众的困苦,呼吁帝王能够关心百姓,官吏应当秉持公正的原则行事。他提到了禹贡的山川依然存在,但是汉代的户籍却失去了完整的编制,暗示了社会秩序的混乱和旧制度的衰落。诗中还涉及到对征收和治理的质疑,认为现实状况与古代制度不符,以及长期存在的弊端无论是公共还是私人都无法摆脱,不分时间。最后,作者希望通过韩州的风传递好消息,期待两位君子能够平安归来,将希望寄托在船只上。

赏析:
这首诗以深沉的语言描绘了当时社会的苦难和困境,体现了宋代社会的浮躁与动荡。通过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和对改革的呼唤,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秩序和民生状况的关切。诗中对禹贡和汉代户籍的提及,暗示了历史的连续性和变迁,以及当时社会制度的不完善和衰落。作者以生灵涂炭和积弊公私等形象的描绘,凸显了社会的不公和困境。最后,通过向韩州的风传递希望,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改变的渴望。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现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思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诗词推荐

深味遗编,无心禄仕求升斗。学惭师授。朱墨聊糊口。自笑疏顽,讵敢侪英秀。宁低首。五株门柳。闲袖春风手。

谁将弱水隔蓬莱,对酒思君眼倦开。醉梦只堪逢故旧,五更酒醒却归来。

瞻我北园。有条者桑。遘此春景。既茂且长。氤氲吐叶。柔润有光。黄条蔓衍。青鸟来翔。日月其迈。时不可忘。公子瞻旃。勋名乃彰。

一自东宫吟苜蓿,吁嗟直道竟难容。精忠夙伫危邦虑,明哲宁高避世踪。疎傅有心辞汉陛,甘盘无梦佐商宗。寥寥千载闻风者,引领犹能式墓松。

翦棘移门未费钱,好山无数碧巉然。病夫愦愦真堪笑,反衣狐裘三十年。

几年重九客他州,少泊槠田古渡头。人向饮中言我乐,谁知笑里是吾愁。黄华可忍抛三径,白发犹堪柰几秋。今日登高无处所,一樽携上枕江楼。

帐额斓斑暗旧金,玉猊香重暖沉沉。秋风宫殿梧桐老,暮雨楼台帘幕深。银箭漏迟鸡唱晓,绮窗人睡昼生阴。无眼惯滴班姬泪,听尽长安夜夜砧。

不改延洪祚,因成揖让朝。讴歌同戴启,遏密共思尧。雨露施恩广,梯航会葬遥。号弓那独切,曾感昔年招。前春文祖庙,大舜嗣尧登。及此逾年感,还因是月崩。寿缘追孝促,业在继明兴。俭诏同今古,山川绕灞陵。七月悲风起,凄凉万国人。羽仪经巷内,輼fm转城闉。暝色依陵早,秋声

底物最牵吟,秋苔独自寻。何时连夜雨,叠翠满松阴。湘岸荒祠静,吴宫古砌深。侯门还可惜,长被马蹄侵。

夜倚临溪店,怀乡独苦吟。月当山顶出,星倚水湄沈。雾气渔灯冷,钟声谷寺深。一城人悄悄,琪树宿仙禽。

儿童犹解仰芬芳,合缀韩门弟子行。久矣飘蓬疏望履,幸哉拥篲即升堂。夔龙会合时千载,鸥鹭留连天一方。遥愿衮衣仍鹤发,年年今日侍君王。

空碛无边,万里阳关道路。马萧萧,人去去,陇云愁。香貂旧制戎衣窄,胡霜千里白。绮罗心,魂梦隔,上高楼。

一株杨柳一株花,原是唐朝卖酒家。惟有吾邦风土异,春深无处不桑麻。

何处留春意,歌残烛半红。柳斜双舞破,花落独书空。欲作经年别,先惊昨夜风。乌衣多胜概,此际恨难穷。

空山寂寂朋游少,为爱风姿手自栽。九十日秋犹暖热,一枝谢又一枝开。

西湖春色归,春水绿於染。群芳烂不收,东风落如糁。参军春思乱如云,白发题诗愁送春。遥知湖上一樽酒,能忆天涯万里人。万里思春尚有情,忽逢春至客心惊。雪消门外千山绿,花发江边二月晴。少年把酒逢春色,今日逢春头已白。异乡物态与人殊,惟有东风旧相识。(原版)酒逢知己千

石家旧地聊登望,宠辱从兹信可惊。鸟度野花迷锦障,蝉吟古树想歌声。虽将玉貌同时死,却羡苍头此日生。多积黄金买刑戮,千秋成得绿珠名。

我辈虫吟真碌碌,高歌《商颂》彼何人。十年醉梦天难醒,一寸芳心镜不尘。挥洒琴尊辞旧岁,安排险阻著孤身。乾坤剑气双龙啸,唤起幽潜共好春。

於我乎,夏屋渠渠,今也每食无余。于嗟乎,不承权舆!於我乎,每食四簋,今也每食不饱。于嗟乎,不承权舆!

清都铙吹犯宵寒,宝帐云龙度帝关。禁跸忽传天直北,仙山元在海中间。九门日月蒙嘉气,六殿衣冠绘睟颜。翠辇归来朝献罢,千官齐拜未央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