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钟山赋二首

丁年写了钟山赋,举向禅宫入定僧。
僧却为余言未好,扶行同谒晋诸陵。

作品评述

《跋钟山赋二首》是宋代文学家周文璞创作的一篇诗词作品。该作品描述了周文璞在丁年写完《钟山赋》后,前往禅宫寻求僧人的指导和启示,但僧人却认为他的言辞尚未完善,于是周文璞便带着诗篇前往晋陵谒祭。

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跋钟山赋二首

第一首:

钟山赋写就之年,
我向禅宫寻指点。
僧人却称未成全,
我扶行谒晋陵墓。

这首诗词以作者周文璞的视角展现了他在写完《钟山赋》之后的行程。他前往禅宫,希望能够得到僧人的指点,以使自己的作品更加完善。然而,僧人认为他的作品尚未达到完美的境地,仍有不足之处。于是,周文璞带着这篇诗文前往晋陵,以此向晋陵的先贤致敬。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自身作品的不满和追求完美的态度。他虚心地接受了僧人的批评,并通过前往晋陵向历史名人致意,以期得到更多的启示和提高自己的创作水平。

第二首:

钟山赋已成文状,
愿得双亲心暂宽。
思绪难平心未定,
谒陵之行心更闲。

这首诗词是《跋钟山赋二首》的第二首。周文璞表示他的《钟山赋》已经完成,希望这样能够让他的双亲感到一丝宽慰。然而,他的内心依然不能平静,思绪仍然纷繁不定。为了安抚心灵,他决定前往谒陵,以此来使自己的心境更加宁静。

这首诗词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纷扰和追求平静的渴望。尽管他的作品已经完成,但他的内心仍然无法安定。通过前往谒陵,他希望能够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宁静,以继续他的创作之旅。

这两首诗词共同描绘了作者周文璞在创作《钟山赋》后的心境和行程。他虚心接受批评,希望通过前往禅宫和谒陵来寻求心灵的平静和启示。这些诗词表达了作者对于创作的追求和对完美境界的向往,同时也展现了作者内心的纷扰和追求宁静的心境。

作者介绍

周文璞,字晋仙,号方泉,又号野斋、山楹。原籍阳谷(今属山东)。宁宗庆元间爲溧阳丞(清嘉庆《溧阳县志》卷九)。与姜夔、葛天民、韩淲等多唱和。有《方泉诗集》传世。 周文璞诗,以汲古阁影宋抄《南宋六十家小集》本爲底本。校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读画斋刊《南宋群贤小集》本(简称群贤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尧泽润天下,许由心不知。真风存绵绵,常与达者期。有道吾不仕,有生吾不欺。澹然灵府中,独见太古时。地脉发醴泉,岩根生灵芝。天文若通会,星影应离离。亭亭傅氏岩,何独万古思。

乃翁昔为校书郎,汗简所载日月光。今看太史牛马走,往见中朝鸳鹭行。南公闻名定倾盖,西府念旧当外堂。傥思泰定山下路,肯来从我无相忘。

戴起枯髅撞眼晴,烧香设拜甚精勤。一盲引众谁人会,赚误世间多少人。

简素与夙尚,提携得兹器。春芳席馀红,夏木荫初翠。酣游性所适,甘脆略云备。独愧颜氏子,终朝守箪食。

缪致栖鸾叹,频烦荐鹗书。未能抛斗米,岂不爱吾庐。与世多乖迕,论才信阔疏。故人应笑我,早晚遂归欤。

静中真乐全吾天,勿轻舍已芸人田。甜均食蜜无中边。浊醪粗饭自不恶,那能问命推行年。

吹杀梅花影里灯。

涧平如划水流迟,湛碧溶溶可染衣。白石栏边人不到,日明风细一鸥飞。

此事明明在默存,一身元有一乾坤。不忧竖子居盲上,已见真人出面门。力守谁能发底火?深潜自足美灵根。用功若到无功处,千载乘云不足言。

銮坡初罢直,西去惜离群。载笔唐供奉,褰帷汉史君。浊流河驿雨,高树岳祠云。公暇应怀古,登临赋夕曛。

四郊阴霭散,开户半蟾生。万里舒霜合,一条江练横。出时山眼白,高后海心明。为惜如团扇,长吟到五更。

愿得诚斋句,铭心祗旧尝。一朝三昧手,五字百船香。弦绝今何苦,衣传拟自强。草玄非近效,举世漫匆忙。

鹅儿唼喋栀黄嘴,凤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架碧芭蕉。

清灯萧寺远,不寐夜何长。风细频翻叶,云轻才护霜。磵黑水决决,月明山苍苍。作客岁月晚,故园春欲芳。

占易用九六,初爻变乾坤。时当退且慎,复命归厥根。浑天日夜转,中星异旦昏。北辰俨不动,帝居华盖尊。于人是为心,君子严操存。肯受外物汩,澡扰摇精魂。皇泽甦旱暵,时雨翻天盆。敢不效微力,先后风雷奔。

排日上牙牌,记花先後开。看花不子细,过了却重回。

小队旌旗半道归,松阴缓策揽清晖。女郎未觉褰帷过,笑语相教着嫁衣。

桥上红阑倚夕阳,东风吹送禁梅香。玉孙走马晴堤远,杨柳青青春草长。

平生笔法蔡中郎,到处标名忆仲房。一涕无从人不见,云峰亭不水茫茫。

尘土长愁举眼低,转身今喜近晴霓。天边牛斗开吴墅,鸟外山川走越溪。拟解醉冠从此宿,恨无健笔为君题。牙签绕架藏书满,知与青云别作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