蝶恋花(丁丑七夕)

谁送凉蟾消夜暑。
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
乞得巧来无用处。
世间枉费闲针缕。
人在江南烟水路。
头白鸳鸯,不道分飞苦。
信远翻嗔乌鹊误。
眉山暗锁巫阳雨。

作品评述

诗词:《蝶恋花(丁丑七夕)》
作者:刘镇
朝代:宋代

谁送凉蟾消夜暑。
河汉迢迢,牛女何曾渡。
乞得巧来无用处。
世间枉费闲针缕。

人在江南烟水路。
头白鸳鸯,不道分飞苦。
信远翻嗔乌鹊误。
眉山暗锁巫阳雨。

中文译文:
谁能派遣凉蟾来驱散夜晚的酷暑。
银河流淌,牛郎织女从未相会。
希望巧匠能够到来,却无处安放他们。
世间白白浪费了许多闲置的针线。

我身处江南的烟雨之地。
鸳鸯夫妇的头发已经斑白,不曾想到分离的痛苦。
远方的信使乌鹊翻飞,却因此错过了牛郎织女的相会。
眉山笼罩在巫山的雨雾中,阻断了他们的相聚。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七夕节的情景,七夕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被称为"牛郎织女节"。诗人通过描绘夜晚的酷暑,表达了对凉蟾的期待,希望它能降温。然而,牛郎织女分隔天河,无法相会,诗中表达了对他们相聚的渴望。

诗人抒发了对巧匠的期待,但同时又感叹巧匠无处施展才华,暗示了人世间很多美好的事物都因环境和机遇的限制而被埋没或浪费。

接着,诗人以自身为主角,描述了自己身处江南的烟雨之地,他的心情与牛郎织女相似,都有着分别的痛苦。他提到了远方的信使乌鹊,暗示着牛郎织女通过乌鹊传情,但因为乌鹊被惹怒而错过了相会的机会。

最后两句描述了眉山被巫山的雨雾所笼罩,象征着困难和阻碍,暗示了牛郎织女相会的困难和遥远的距离。

整首诗以牛郎织女的故事为主线,通过描绘自然景物和自身的情感,表达了对真爱的向往和困难的抱怨。诗人以简洁的语言展示了牛郎织女的爱情和自己的心境,给人以深深的思考和共鸣。

诗词推荐

芷葺莲巢唤客游,芦鞭席帽为君留。未论吹水堪添酒,且要移床学枕流。乍霁却阴梅酿雨,暂暄还冷麦催秋。石湖也似西湖好,烦向苍烟问白鸥。

蝶恋花

春睡起。小阁明窗儿底。帘外雨声花积水。薄寒犹在里。欲起还慵未起。好是孤眠滋味。一曲广陵应忘记。起来调绿绮。广陵应忘记。起来调绿绮。

蝶恋花

小雨廉纤仅滑泥,强随年少更攀跻。欲凭最上浮图望,晚稻如今齐未齐。

蝶恋花

卧疾阅三时,冥冥不自持。婢谙曾制药,犬识旧迎医。质贷交亲厌,呻吟里巷知。有时推枕起,清啸尚能奇。

蝶恋花

涉秋得雨便生凉,起我萧然病在床。径自典衣谋一醉,要令清梦略还乡。

蝶恋花

寒食初过天气佳,帝城名园绿藏鸦。白绵红雨互飘泊,莺啼燕哢纷交加。司成领客当暇日,不惜醉脸生红霞。坐中宾客皆贤豪,一一圭璧无纖瑕。夕郎风采照今古,封驳不贷奸与衺。紫微笔语妙天下,文锋凛凛森莫邪。左史声名动六合,岂特畴昔传三巴。一朝樱笋德星聚,离骚可奴玉可衙。

蝶恋花

疾风卷溟海,万里扬砂砾。仰望不见天,昏昏竟朝夕。是时军两进,东拒复西敌。蔽山张旗鼓,间道潜锋镝。精骑突晓围,奇兵袭暗壁。十月边塞寒,四山沍阴积。雨雪雁南飞,风尘景西迫。昔我事讨论,未尝怠经籍。一朝弃笔砚,十年操矛戟。岂要黄河誓,须勒燕然石。可嗟牧羊臣,海上

蝶恋花

春深桃李争时节,千团红云万堆雪;东风一夜吹欲空,曲径平池烂如缬。城门猎猎双青旗,羲和促辔西南驰。中原未有澄清日,志士虚捐少壮时。

蝶恋花

闻说南轩下,澄然洗客心。不风兰自馥,非雾竹常阴。檐影閒云过,棂光淡月侵。兴来谁与语,抚弄膝间琴。

蝶恋花

一片秋天碧万寻,月华初上水沉沉。遣愁不用先愁醉,更看清光到夜深。

蝶恋花

久玷畴咨地,新蒙策免恩。往非堪咋舌,来宠梦惊魂。病与疑弓释,身随散栎存,惟馀太阳照,终不礙孤盆。

蝶恋花

马嵬山色翠依依,又见銮舆幸蜀归。泉下阿蛮应有语,这回休更怨杨妃。

蝶恋花

个侬居处近诛茅,枳棘篱兼用荻梢。尽日风扉从自掩,无人筒钓是谁抛。城方四百墙阴直,江阔中心水脉坳。我亦好闲求老伴,莫嫌迁客且论交。

蝶恋花

翠玉楼台映碧虚,上皇曾此驻鸾舆。当时官从皆能事,只说相如有谏书。

蝶恋花

好风先雨到危栏,却送残云过别山。不用开襟强披拂,自然凉意满人间。

蝶恋花

斜斜整整暗江湾。蓑笠有无间。应与君家却暑,冷看白满群山。想来何处,金炉焰兽,玉斝酡颜。好是溪涵寒影,山阴一棹人还。

蝶恋花

风高木落雁山秋,鞭起无依穴鼻牛。村草步头挂不住,大方随处有良畴。

蝶恋花

细水涓涓似泪流,日西惆怅小桥头。衰杨叶尽空枝在,犹被霜风吹不休。

蝶恋花

名宦老慵求,退身安草野。家园病懒归,寄居在兰若。薜衣换簪组,藜杖代车马。行止辄自由,甚觉身潇洒。晨游南坞上,夜息东庵下。人间千万事,无有关心者。

蝶恋花

寄语今年主雨神,当知小雨未康屯。人心正切滂沱望,农事深愁晼晚春。朽壤旧尝封蚁穴,停云空复叠鱼鳞。鯫生宿蕴天人学,无计王前拜手陈。

蝶恋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