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韩翃的《寒食》
拼音和注音
chūn chéng wú chù bù fēi huā , hán shí dōng fēng yù liǔ xié 。
翻译及意思
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词语释义
东风:(名)①指春风。②比喻革命的力量或气势。
寒食:节日名。在清明前一日或二日。相传春秋时晋文公负其功臣介之推。2.吃冷的食物。3.犹冷食。指寒食节吃的冷的食物。
无处:无所处。谓没有处置的理由。犹无为,无常。
飞花:纺织和弹花时飞散的棉花纤维。
韩翃
韩翃,唐代诗人。字君平,南阳(今河南南阳)人。是“大历十才子”之一。天宝13年(754)考中进士,宝应年间在淄青节度使侯希逸幕府中任从事,后随侯希逸回朝,闲居长安十年。建中年间,因作《寒食》诗被唐德宗所赏识,因而被提拔为中书舍人。韩翃诗笔法轻巧,写景别致,在当时传诵很广。
原诗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