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宋洪咨夔的《示诸儿》
拼音和注音
dào dà liǎng yí xiǎo , shēn guǎ wàn wù zhò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万物:(名)宇宙间的一切事物。
两仪:是中国道教文化术语,在中国古典哲学中指的是“阴阳”,主要为黑白双色,乃大道之本。天地初开,一切皆为混沌,是为无极,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为阴阳。《易经》:“易有太极,始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洪咨夔
洪咨夔,(1176~1236),南宋诗人,汉族人。字舜俞,号平斋。於潜(今属浙江临安县)人。嘉泰二年(1202)进士。授如皋主簿,寻为饶州教授。作《大治赋》,受到楼钥赏识。著作有《春秋说》3卷、《西汉诏令揽钞》等。
原诗
道大两仪小,身寡万物众。
此心能砥柱,斯文即隆栋。
书从羲孔来,字字济世用。
愈穷理愈邃,如探无底洞。
有书不勤读,惰农失春种。
如何望秋成,箕杵日簸弄。
一经胜籯金,万帙供洛诵。
所愿器业进,增益门户重。
儿童悟易玄,奴婢晓诗颂。
而况以士名,经史懒条综。
古来天目下,谁识三岁贡。
吾翁破天荒,教子期命中。
顾我肋已鸡,望汝毛犹凤。
诗书气脉续,声价天壤鬨。
毋学韩家符,灯火照睡梦。
毋学陶家雍,文术付游纵。
光明发勤苦,奇隽出饿冻。
四壁瓢腹空,一檠铛脚共。
人情易喘筒,世事难算瓮。
努力须青春,三陈与二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