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李简夫秋园

秋色岂相负,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霜雪仅留槎。

作品评述

《次韵李简夫秋园》是苏辙所写的一首诗词,描绘了秋园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的赞美和思考。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秋色岂相负,
小园仍有花。
绕栏吟落日,
拾径得残葩。

菊细初藏蝶,
桐疏不庇鸦。
游观须作意,
霜雪仅留槎。

中文译文:
秋天的色彩何曾亏欠,
小园依然开满鲜花。
围绕花坛吟唱,夕阳已经西沉,
拾起小径上的残花。

菊花细腻地藏着蝴蝶,
桐树稀疏无法庇护乌鸦。
游赏景致需用心体味,
霜雪只余下几株茶花。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秋天的景色为主题,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热爱和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诗人认为秋天的色彩是丰富多彩的,绝不会亏欠,即使是小园也依然有花朵盛开。他在花坛边徜徉吟唱,感受夕阳西下的美好时刻,同时也在小径上拾起残留的花朵,表达了对花的珍爱和对逝去时光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菊花和桐树,是秋天常见的景物。诗人描述菊花细腻地藏着蝴蝶,展现了秋天生命力的细微之处。而桐树的稀疏无法庇护乌鸦,可能意味着秋天的临近,几乎没有树叶提供遮蔽,乌鸦无处避雨。

最后两句表达了游览景致需要用心去感受,而霜雪则只留下几株茶花。这可能是在强调秋天的短暂和转瞬即逝,人们应该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描绘了秋天园林的景色,表达了对秋天生机与变迁的思考,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和对美的追求。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意象的运用,这首诗词让读者感受到了秋天的美丽和生命的脆弱,引发人们对时间流逝和珍惜当下的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一○三九~一一一二),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与父洵、兄轼同以文学知名。仁宗嘉祐二年(一○五七)进士。六年,又举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因乞侍父未仕。英宗治平二年(一○六五),爲大名府留守推官。神宗熙宁二年(一○六九),召爲制置三司条例司检详文字,议事每与王安石不合,出爲河南推官,歷陈州教授、齐州掌书记、签书应天府判官。元丰二年(一○七九),兄轼被罪,辙亦坐贬监筠州盐酒税。哲宗元祐元年(一○八六),入爲右司谏,寻迁起居郎、中书舍人,累迁尚书右丞。七年,擢大中大夫守门下侍郎。八年,哲宗亲政,起用新党。绍圣元年(一○九四),以元祐党人落职,出知汝州、袁州,又降授朝议大夫、分司南京,筠州居住。四年,责授化州别驾,雷州安置。元符元年(一○九八),迁循州。徽宗即位,北徙永州、岳州,復大中大夫,提举凤翔上清太平宫,定居颍昌府。崇宁中重开党禁,罢祠。大观二年(一一○八),復朝议大夫,迁中大夫。政和二年(一一一二),转大中大夫致仕,同年十月卒,年七十四。孝宗淳熙中,追謚文定。有《诗传》、《春秋传》、《栾城集》等,并行于世。《名臣碑传琬琰集》下集卷一一、《宋史》卷三三九有传。 苏辙诗,以明万历间清梦轩刊《栾城集》(其中《栾城集》五十卷,《栾城后集》二十四卷,《栾城第三集》十卷,《栾城应诏集》十二卷)爲底本。参校宋刻残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大字本)、宋递修本《苏文定公文集》(简称宋文集本)、明嘉靖蜀藩朱让栩刻本(简称明蜀本)、《四部丛刊》明活字本(简称明活字本)、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清道光眉州刻《三苏全集》本(简称三苏本)。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钟山影里看楼台。江烟晚翠开。六朝旧时明月,清夜满秦淮。寂寞处,两潮回。黯愁怀。汀花雨细,水树风闲,又是秋来。

白日左右浮天潢,朝晡影入东西墙。昔为儿童在阴戏,当时意小觉日长。东邻侯家吹笙簧,随阴促促移象床。西邻田舍乏糟糠,就影汲汲舂黄粱。因思九州四海外,家家只占墙阴内。莫言墙阴数尺间,老却主人如等闲。君看眼前光阴促,中心莫学太行山。

山堂晚色,满疏篱寒雀,烟横高树。小雪轻盈如解舞,故故穿帘入户。扫地烧香,团栾一笑,不道因风絮。冰*生砚,问谁先得佳句。有梦不到长安,此心安稳,只有归耕去。试问雪溪无恙否,十里淇园佳处。修竹林边,寒梅树底,准拟全家住。柴门新月,小桥谁扫归路。

大将新开戎政府,门外列校如狼虎。团营十二坐指挥,此生焉能与哙伍。咸宁旗偃虏骑来,咸宁旗出虏骑回。九庙震惊本兵死,帐中歌舞方行杯。宠锡如山印如斗,君恩愈深臣愈负。兔窟深藏屠酤儿,驼帏屡纳单于妇。平头奴子腰尽黄,不独秦宫花底狂。内家珠玉耀权室,锦衣目侧旋中伤。

镂金镌石切瑶琨,深入诗家不二六。刻画工夫初亦苦,终然芒角了无痕。

江城叠鼓晚停挝,游子翩翩念岁华。水底乾坤浮日夜,沙边鸥鹭老烟霞。渔人能说陈隋事,燕子犹寻王谢家。南北自分仍自合,不应全殢后庭花。

阴岸陨天末,朝日上团团。稍觉岷峨近,绝知湖海宽。舜门元自辟,蜀道未应难。富贵风花耳,相看在岁寒。

万里汉家使,双节照清秋。旧京行遍,中夜呼禹济黄流。寥落桑榆西北,无限太行紫翠,相伴过芦沟。岁晚客多病,风露冷貂裘。对重九,须烂醉,莫牢愁。黄花为我,一笑不管鬓霜羞。袖里天书咫尺,眼底关河百二,歌罢此生浮。惟有平安信,随雁到南州。

种松常待雪,种禾常及春。荣悴虽有时,违性弥失真。折腰彭泽畔,濯足沧浪滨。此理亦易达,今人空问津。

白云飞处祝融墟,心切平安一纸书。浪走毛生惭捧檄,清贫羊续漫悬鱼。银蟾浮彩秋尤好,金粟含香桂欲野。指日安舆奉颜色,彩衣容与戏庭除。

腊雪同云岭外稀,南人北客尽冬衣。从今老杜诗犹信,梅片飞时雪也飞。

黄檗归本位坐,陷虎机深。保寿打推出僧,钓鳌力巨。一举三山连,未称全提处。把断要津,辉腾今古。

蒙葺紫结秀蕤明,远讶霞铺彩凤轻。碎影照溪羞晚悴,烂香蔓壑藉春荣。蔓如谀佞依权势,色比空华易死生。花落水流儴沈约,至今故客号馀英。

夜郎天外怨离居,明月楼中音信疏。北雁春归看欲尽,南来不得豫章书。

此处情怀欲问天。相期相就复何年。行过章江三十里,泪依然。早宿半程芳草路,犹寒欲雨暮春天。小小桃花三两处,得人怜。

李杜风骚少得朋,将坛高筑竟谁登。林萝寂寂湖山好,月下敲门只有僧。

扁舟入浙,便有家山意。全胜轺车驾边地。爱官尘不到,书眼争明,称寿处,春傍梅花影里。平生丘壑志,未老求闲,天亦徘徊就归计。想叠嶂双溪,千骑弓刀,浑不似、白石山中胜趣。怕竹屋梅窗欲成时,又飞诏东山,谢公催起。

余闻星堕地,往往化为石。石上有七星,此理余莫测。持来当白日,光彩不为匿。恍如起鸿蒙,俛仰帝垣侧。当由偶然似,见取参笔墨。豪心荡珍异,乐以万金得。南工始为伪,傅合巧无隙。亦时疑世人,故自有能识。

机丝波影借光华,巴女临流住几家。争向芳菲偷锦样,织成平白溅江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