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萧员外见寄

麦风吹雨正徘徊,忽报书从郡阁来。
道薄谬应宗伯选,诗成徒费谢公才。
九霄示路空知感,十上惊魂尚未回。
胜寄幸容溪馆宿,龙钟惭见妓筵开。
倘期霁后陪新兴,一滴还须当一杯。

作品评述

酬萧员外见寄

麦风吹雨正徘徊,
忽报书从郡阁来。
道薄谬应宗伯选,
诗成徒费谢公才。
九霄示路空知感,
十上惊魂尚未回。
胜寄幸容溪馆宿,
龙钟惭见妓筵开。
倘期霁后陪新兴,
一滴还须当一杯。

这首诗词是唐代朱庆馀所作。诗人是在写给萧员外的回信。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麦风吹雨正徘徊,
忽然收到了来自郡阁的书信。
虽然我的学问薄弱,应是有宗伯选了错人,
写诗之时却费了谢公的才华。
天空中的仙人示路,可空知道我的感受,
目前我还在恐惧中,
胜利的消息寄给你,幸好你在容溪馆过夜,
我感到惭愧,只能在妓筵间见你。
万一等到天气好转,我愿陪你去新兴,
一滴酒须去当一杯。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回信,诗人以自嘲的语气表达了自己的不才之处,并表达了对友情的感激之情。诗中的麦风吹雨形容了诗人写诗的心境,忽然收到朋友的书信,让诗人感到非常惊喜。诗人以谦虚的态度称自己的学问薄弱,认为自己被选错了人,但写诗的时候却费了谢公的才华,表达了对诗才的自谦和对友情的深情厚意。诗人还希望能够陪友人去新兴,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希望能够一起共度美好时光的愿望。整首诗以简洁清新的语言,表达了友情的真挚和诗人对友情的珍贵与惜别之情。

作者介绍

朱庆馀,生卒年不详,名可久,以字行。越州(今浙江绍兴)人,宝历二年(826)进士,官至秘书省校书郎,见《唐诗纪事》卷四六、《唐才子传》卷六,《全唐诗》存其诗两卷。曾作《闺意献张水部》作为参加进士考试的“通榜”,增加中进士的机会。据说张籍读后大为赞赏,写诗回答他说:“越女新装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值万金。”于是朱庆馀声名大震。

朱庆馀的轶闻故事

  在唐代,大凡参加进士考试的,有一个虽不成文但却颇为实用的风行性做法,那就是考生在试前往往凭着某位很有声望的人士引荐,致使他很快地便被主考官关注,从而顺利取得功名。当时流行着的所谓行卷,①亦即考生用自身的作品先行通过有关得力人士的揄扬并提高其知名度的做法,就是一个并不怎么好的社会风气下的产物;虽然其中真正有水平的才子,却也不在少数。
  这里要讲述的主人公委实是有真才实学的,他的诗作还被收入著名的诗歌选本《唐诗三百首》,然而,这作者的名字却是一个令人惶惑的谜。有说他名朱庆余,字可久的;②有说他名可久,字庆余,且以字行的;③当然,也有称“《唐书》作朱庆”的。④如今,我们就根据通行说法,称他“名朱可久,字庆余,以字行”当为可靠些——本文就以此来行文吧。另外,他的籍贯也有多种说法,有说他是浙江人,也有说他是福建人的;但我们从跟朱氏同时的诗人张籍、姚合等人的诗里看出,他当属浙江人无疑。
  在厘清这些看似题外的话之后,我们现在便可以“直奔主题”了。正在京城赶考的考生朱庆余跟著名诗人张籍有幸邂逅,两人在交谈后,张对朱的才学很是欣赏,遂让朱把新近所写的作品加上旧作一起拿来给他。朱从书囊中搜索出26篇诗文呈给张,张把它们放在自己怀里,便匆匆忙忙地走了。紧接着,张就对同僚们极力赞扬朱。由于张当时在社会上已有着很高的声望,许多人急忙把朱的作品缮写过来以便让自己吟诵;这好似现在人们购买某些流行歌曲碟片的那份劲头儿。因此,朱的名声刹那间便大振起来。
  然而,此前尽管已交过了诗文稿,但心中仍觉得并没有多少把握的朱庆余,在试后那段等候揭晓的日子里,不觉有些忐忑不安;不知该次考试他究竟能否被录取。于是,朱便写了一首题为《闺意》的七言绝句,把它呈给张籍来试探试探考试结果;当然,张大人如有可能讲句好话以便让朱顺利通过,那就再好不过了。⑤他这首用新婚夫妇那种旖旎风光里才会写出来的好诗,亦即上文便已提到的,其全篇云: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
  这诗里的舅姑是指公公和婆婆,也就是丈夫的父母了;为了讨取长辈的欢心,新媳妇可谓尽情打扮妥贴,以便在凌晨谒见时能取得“高分”。这无疑是朱庆余探问自己用心写就的诗文是否合式,以至于能否被主考官赏识而终被录取了。
  张籍看了朱庆余这首用婉转手法写就的诗作,不觉笑了一笑;有意思的是,轻捋着胡子沉吟着的张,随后也同样用美人来比拟考生这一委婉的手法来回答着考生朱君:
  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
  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⑥
  该诗的意思是说,您就不必担心了,像您这样有水平的考生,试官一定会青睐有加的。
  果然不出所料,已经得到张籍宣传和引荐的朱庆余,就在敬宗宝历二年(826年)一举考取了进士。但张籍这深深赏识人才的佳话,也得以永久地流传了下来,成为后人赏拔人才的绝佳范本。
  按:① 具见宋人程大昌《演繁露》。② 如《唐才子传》;但它说朱氏“以字行”,这分明跟事实不合。③如《新唐书·艺文志》等。④ 如《唐诗三百首》注;但这显然属于错误的引用。⑤ 诗题一作《近试上张水部》。水部指曾任水部员外郎一职的张籍,这是以官名借代人的修辞手法。⑥ 时人,一作“人间”。

朱庆馀的文体风格

  朱庆余诗学张籍,近体尤工,诗意清新,描写细致。内容则多写个人日常生活。宋刘克庄《后村诗话后集》云:“张洎序项斯诗云:‘元和中,张水部为律格,清丽浅切,而巧思动人,字意清远,惟朱庆余一人亲受其旨,沿流而下,则有任蕃、陈标、章孝标、司空图等,咸及门焉’。”《新唐书·艺文志》著录《朱庆余诗集》1卷。《全唐诗》收其诗177首,辑为2卷。

诗词推荐

荷叶莲枝水面齐,采花归去夕阳低。绿芜一道分南北,犹有歌声绕大堤。

抒情

一锡南飞度碧空,宝坊遥在白云中。定知门外青松树,别后新枝已向东。

抒情

小供天中节,家贫乐有余。蒻包粳米粽,茶点石草蒲。不用童寻药,何须鬼画符。千妖俱扫迹。长夏得安居。衲僧门下,天地悬殊。

抒情

和潦乃逢社,天寒更积阴。雨声便睡美,风色唤杯深。谷穗泥生耳,田家痛切心。饥人来市少,城邑亦萧森。

抒情

以小词为贺,因戏之对镜鸾休舞,求凰凤自飞。珠钿翠珥密封题。中有鸾笺细字、没人知。环佩灯前结,辎軿月下归。笑他织女夜鸣机。空与牛郎相望、不相随。

抒情

喓喓[1]草虫,趯趯[2]阜螽;未见君子,忧心忡忡。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降。陟彼南山,言采其蕨;未见君子,忧心惙惙[3]。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说。陟彼南山,言采其薇;未见君子,我心伤悲。亦既见止,亦既觏止,我心则夷。

抒情

日脚淡光红洒洒,薄霜不销桂枝下。依稀和气排冬严,已就长日辞长夜。

抒情

懒照青铜雨垫巾,试将欹正问傍人。含羞小婢无言去,应笑髭须总似银。

抒情

良人昨日去,明月又不圆。别时各有泪,零落青楼前。

抒情

君子贵淡交,不在杯炙间。主人苦留客,因辞乃得还。中道逢故旧,酒肉又如山。半醉可以去,岂不知时艰。

抒情

江海久垂纶,朝衣忽挂身。丹墀初谒帝,白发免羞人。才愧文章士,名当谏诤臣。空馀荐贤分,不敢负交亲。

抒情

坑休显貌。脉婴儿,*饲长令饱。定真元诚傻俏。似清风,明月玄中妙。如*若豹。勺归期,见地谁堪*。吐桃花香杳袅。内珍珠,全得三光

抒情

野渡人归处,纵横八九家。晚来寒力健,风颭酒帘斜。

抒情

杨柳千丝万缕。特地织成愁绪。休更唱阳关,便是渭城西路。归去。归去。红杏一腮春雨。

抒情

一盘消夜江南果。吃果看书只清坐。罪过梅花料理我。一年心事,半生牢落,尽向今宵过。此身本是山中个。才出山来便希差。手种青松应是大。缚茅深处,抱琴归去,又是明年话。

抒情

客宦何时了,官居又岁余。归心五湖梦,病眼一床书。近作君能富,新功我略无。不妨赋游猎,会有荐相如。

抒情

赭丹濡笔狱无冤,佐守初依凤沼莲。南土出藩申伯宠,辟书为首嗣宗贤。蟠龙运厌山围国,燬角宵凉水际天。哲辅定知三入相,期君同赴渭滨畋。

抒情

四十年同参,廿余年相别。不唱菩萨蛮,休暇说佛法。蓦劄相逢十二峰,我患生盲你患聋。是圣是凡都莫问,且分苔憩松风。

抒情

萧萧山舍静,谁复与相亲。琴酒忘尘事,诗书有古人。岁丰民事少,地辟土风淳。聊乐身无事,功名丧我真。

抒情

可怜鸠拙安无栖,雨来逐妇晴呼归。我行愿晴不愿雨,忧乐殆与鸠同机。长安通衢多显位,长江大艑谋崇利。我图非利亦非名,胡为役役无宁岁。

抒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