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史八首·鲍宣妻

幡然弃旧习,布裙牵鹿车。
拜姑礼云毕,提甕汲自如。
富贵此一时,何可忘厥初。

作品评述

《咏史八首·鲍宣妻》是蒲寿宬所写的一首诗词,它描述了一位名叫鲍宣妻的女性在富贵之后依然保持初心的故事。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幡然弃旧习,
布裙牵鹿车。
拜姑礼云毕,
提甕汲自如。
富贵此一时,
何可忘厥初。

诗意:
这首诗词让我们看到了鲍宣妻在富贵之后保持朴素、坚守初心的品质。她毅然放弃了以往的习俗,穿上粗布裙子,亲自牵着鹿车。她完成了拜见姑母的仪式后,又自己提着水甕,轻松自如地取水。她明白富贵只是暂时的,不能忘记自己最初的本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描写鲍宣妻坚守初心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真正的贵族品质和人生价值观的思考。鲍宣妻以富贵之后的简朴生活方式展现了她对物质享受的超越,她重视传统礼仪,不忘亲情。她自己动手提水,展现了她朴实自立的一面。这种坚守初心、不被物质诱惑迷失自我的品质,值得我们深思。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生动地描绘了鲍宣妻的形象和她的品质。通过对比她富贵与朴素的生活方式,诗人表达了对于财富与地位的审视。诗中所言的"幡然弃旧习",代表着鲍宣妻拒绝了奢华繁琐的生活方式,选择了简单和朴素的生活。她自己提水甕,不仅展现了她的勤俭和自立,也表达了对过去贫困生活的回忆和珍视。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主题,通过鲍宣妻这个形象,诗人呈现了人生追求本真的价值观,提醒人们在富贵时刻也不要忘记初心。这种坚守初心的品质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学习和珍视的,它提醒着我们要保持清醒的头脑,追寻真正有意义的人生目标。

作者介绍

蒲寿宬,泉州(今属福建)人。生平不详。从集中诗篇观察,知其曾入戎幕,行迹遍东南。卷一《梅阳壬申劭农偶成书呈同官》,知度宗咸淳八年(一二七二)前后曾知梅州;《投后村先生刘尚书》,知与刘克庄同时,年辈相近。晚年着黄冠居泉之法石山,山有心泉,因称心泉处士。有《蒲心泉诗》(明《文渊阁书目》),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心泉学诗稿》六卷。事见《八闽通志》卷八六。 蒲寿宬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酌校残本《永乐大典》引录。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马上相逢处,春风在洛阳。陌头杨柳色,一一断人肠。

老树枯藤蔓草缠,萧萧独立傲风烟。涧池飞下如拳石,知有山灵护冷泉。

自铸铁成错,谁吹灰使然。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边。花艳明光锦,苔痕白打钱。醉翁诗板在,山莫放童颠。

晚来幽独恐伤神,唯见沙蓬水柳春。破除万事无过酒,虏酒千杯不醉人。含情欲说更无语,一生长恨奈何许。饥对酪肉兮不能餐,强来前帐临歌舞。

柳絮风轻,梨花雨细。春阴院落帘垂地。碧溪影里小桥横,青帘市上孤烟起。镜约关情,琴心破睡。轻寒漠漠侵鸳被。酒醒霞散脸边红,梦回山蹙眉间翠。

春气满林香,春游不可忘。落花吹欲尽,垂柳折还长。桑女淮南曲,金鞍塞北装。行行小垂手,日暮渭川阳。

远路东西欲问谁,寒来无处寄寒衣。去时初种庭前树,树已胜巢人未归。

到此令人忆漫郎,笔端妙语发天藏。泉声潄玉生秋思,不减湖中五月凉。

陈编历历复悠悠,蕉萃荣华一转头。秦客已游黄犬市,齐奴还起绿珠楼。君从海上寻方朔,我向山中觅许由。好学四禅同结夏,不须《九辩》独悲秋。

雌蝶雄蜂缀杏枝,此时此意妾心知。等閒绣在香囊上,寄与东风赠所思。

十年一别再从游,又见鱼书拜彻侯。人物只今何水部,风流不减柳苏州。白苹洲上春传语,乌鹊桥边草唤愁。报政不应迟五月,莺花紫禁伫归舟。

策杖南涧边,菖蒲如绿发。石乱水流分,山空鸟声歇。

乞以臣骸骨,下从樊濯原。生虽阙亲养,没拟报私恩。

求禄亦常事,出门宁自由?苦留虽惜别,细话却生愁。雨急投村市,钟残过寺楼。只应今夕梦,先汝到江头。

思蜀寸心折,归吴双鬓衰。今年脱虎口,昨夜梦蟆颐。死隔平时友,愁吟别後诗。江山应好在,谁记踏青期?

昔吾同年友,壮志各南溟。十年风雨过,见此落落星。秀者吾元茂,众器见鼎铏。许身稷契间,不但醉六经。时逢下车揖,慰我两眼青。勿忧事不理,伯始在朝廷。

春风南浦暗销魂,话别来敲夜半门。赠我梅花清几许,此生难报丈人恩。

长安自不远,蜀客苦思归。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

槐花漠漠向人黄,此地追游迹已荒。清论不知庄叟达,死交空叹赵岐忙。病来未忍言闲事,老去唯知觅醉乡。日暮街东策羸马,一声横笛似山阳。

关北关南霜露寒,瀼东瀼西山谷盘。簟纹细细吹残水,鼋背时时出小滩。衰发病来无复绿,寸心老去尚如丹。逆胡未灭时多事,却为无才得少安。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