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暑招客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
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作品评述

《残暑招客》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云截山腰断,风驱雨脚回。
早阴江上散,残热日中来。
却取生衣著,重拈竹簟开。
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

诗意:
《残暑招客》描述了残暑时节的景象,诗人邀请朋友们来共度残暑。诗中描绘了云雾截断了山脉的腰,风将雨带回,早晨的阴影散布在江面上,午后的残热依然存在。诗人坐起来穿上轻薄的衣服,重新铺开竹席,邀请朋友们一起来消遣炎热的夏日。他希望能有人陪伴他一同消磨这个夏日余热,一起闲坐品茗。

赏析:
《残暑招客》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残暑时节的景象,展现了诗人渴望与朋友们一同度过炎热夏日的心情。诗人运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写,如云雾、风雨、江面等,与人物的动作和情感相结合,形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诗中的意境清新自然,给人一种凉爽宜人的感觉。

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自己的行动,表达了对友谊和闲适生活的向往。他希望能与朋友们一起共享这个残暑时节,消除炎热的不适,享受闲暇的时光。诗人用“谁能淘晚热,闲饮两三杯”作为结尾,表达了对友人的期望和邀请,希望能与他们一同舒缓炎热,共享美好的时光。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传达了诗人对友谊和安逸生活的渴望,同时展现了夏日残暑的景象,给人以凉爽和愉悦的感受。它既是一首描绘自然景物的田园诗,又融入了人情味,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邀请和期待,展现了一种宁静、舒适的生活态度。

作者介绍

白居易,字乐天,下邽人。贞元中,擢进士第,补校书郎。元和初,对制策,入等,调盩厔尉、集贤校理,寻召为翰林学士、左拾遗,拜贊善大夫。以言事贬江州司马,徙忠州刺史。穆宗初,徵为主客郎中、知制诰,復乞外,歷杭、苏二州刺史。文宗立,以祕书监召,迁刑部侍郎。俄移病,除太子宾客分司东都,拜河南尹。开成初,起为同州刺史,不拜,改太子少傅。会昌初,以刑部尚书致仕。卒赠尚书右僕射,谥曰文。自号醉吟先生,亦称香山居士。与同年元稹酬咏,号元白;与刘禹锡酬咏,号刘白。《长庆集》诗二十卷,后集诗十七卷,别集补遗二卷,今编诗三十九卷。

诗词推荐

又江南、三月更明朝,便已是南风。拟强驻韶光,狂追柳絮,卧占残红。早向尊前沈醉,莫听五更钟。赢得春工笑,恼杀渠侬。只道春风不改,□年来岁去,柳密花浓。但沈腰潘鬓,无复旧时容。春还是、多情多恨,便不教、绿满洛阳宫。只消得,无情风雨,断送匆匆。

青天无涯,白云不羁。流水抱山转,征人踏月归。应以比丘得度者,个般形像对来机。

了事衲僧消一箇,长连床上展脚卧。梦中曾说悟圆通,香水洗来蓦面唾。

规裁珍素裂轻云,柄剪春篁燥丛露。制以为扇持赠君,拂君怀袖袪君暑。蜀天六月苦炎歊,赤龙秋秋驻云雾。火走肤脉汗若流,暗逗浮凉下天宇。画作飞蝇缘误点。徐隔游尘不成污。何以为报我知之,奉扬仁风慰黎庶。

海内循良政,高名实吏师。铜符尝五换,玉节更三持。慷慨平戎策,雍容对德诗。甘泉仅持橐,功不负明时。

共工发怒亦徒然,炼石忙忙女补天。既用断鳌并立极,此峰何不立当先。

夸大帝传由,形容跖侮丘。仅饶聃御寇,共载一虚舟。

自从汝离武夷来,险阻艰难历几回。江左旅中连值雨,春深路上滑成苔。乌啼花片落流水,风惨猿声啸古台。举眼四山如壁立,教君归去也心灰。

郎君得意及青春,蜀国将军又不贫。一曲高歌红一匹,两头娘子谢夫人。

大火西流金用事,四海八荒蟠杀气。风凄露冷雨涔涔,草木山川遍憔悴。天公有眼老亦昏,妙手凭谁刮双翳。一年佳月在今夕,可奈太清云点缀。太威神力宰官身,开阖阴阳本游戏。晚来微念入何许,顷刻氛霾变澄霁。坐客惊起一凭栏,三峨新扫修眉翠。瑶台飞镜贴寒空,流水无声光满地。

塞寺穷秋别远师,西风一雁倍伤悲。每嗟尘世长多事,重到禅斋是几时。霜岭自添红叶恨,月溪休和碧云词。关河回首便千里,飞锡南归讵可知。

几回花下坐吹箫,银汉红墙入望遥。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缠绵思尽抽残茧,宛转心伤剥后蕉。三五年时三五月,可怜杯酒不曾消。

德厚重闱,冲瞻焠穆。何以我之,惟慈惟福。宣镂精鏐,册镌华玉。物盛礼崇,丕昭群目。

君子改过,小人节非。改过终悟,饰非终迷。终悟福至,终迷祸归。

斜掩朱门花外钟,晓莺时节好相逢。窗间桃蕊宿妆在,雨后牡丹春睡浓。苏小风姿迷下蔡,马卿才调似临邛。谁怜芳草生三径,参佐桥西陆士龙。

古括人豪醉墨鲜,一樽宁怯酒如船。新诗磊磊珠玑落,不记梅花在眼前。

饱闻会稽道中好,未似隐几来归舟。衰鬓犹堪扶槛笑,长江故作拍天流。知容遥集几两屐,约胜元龙百尺楼。时换薰炉办幽事,孤鸿落处有汀洲。

西母已回金殿冷,绿珠一坠玉楼空。

禾黍秋深泣乱恼,尽将岁月付於诗。天高有语云霾隔,夜半无眠神鬼知。心抱孤忠生已晚,身逢多难死应迟。自从大雅收声后,赖有篇章续楚辞。

梦断蓬窗特地愁,卧闻溪水啮船头。夜航又逐东风去,重叹因人此滞留。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