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唐王昌龄的《塞下曲》
拼音和注音
yǐn mǎ dù qiū shuǐ , shuǐ hán fēng shì dāo 。
翻译及意思
牵马饮水渡过了那大河,水寒刺骨秋风如剑如刀。
词语释义
秋水:(名)①秋天江湖里的水。②比喻女子的眼睛:望穿~。
寒风:秋冬寒冷的风。
饮马:1.给马喝水。2.谓使战争临于某地;通过战争扩大疆土至某地。语本《左传.宣公十二年》:"楚子北,师次于郔。沈尹将中军,子重将左,子反将右,将饮马于河而归。"
王昌龄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河东晋阳(今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又中博学宏辞,授汜水尉,因事贬岭南。与李白、高适、王维、王之涣、岑参等交厚。开元末返长安,改授江宁丞。被谤谪龙标尉。安史乱起,为刺史闾丘所杀。其诗以七绝见长,尤以登第之前赴西北边塞所作边塞诗最著,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誉(亦有“诗家天子王江宁”的说法)。
原诗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昔日长城战,咸言意气高。
黄尘足今古,白骨乱蓬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