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东林寺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
岸帻销尘虑,凭栏净客心。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
图传三笑粲。
阁拥五杉森。
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
僧袈何代醑,佛影几时沉。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

作品评述

《题东林寺》是喻良能于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江湖大兰若,庐阜一东林。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
岸帻销尘虑,凭栏净客心。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
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
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
僧袈何代醑,佛影几时沉。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东林寺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古迹的缅怀之情。

诗中的"江湖大兰若"指的是东林寺,兰若为佛教词汇,意为寺院。东林寺在江湖之中犹如一朵盛开的莲花,与"庐阜一东林"呼应,显示了它的庄严和重要性。

"砌绕琮琤水,门罗翠碧岑"描绘了寺庙周围的环境景色,水流绕着石砌的池塘,寺门前的山峦苍翠。

"烟云千古色,松桧四时阴"表达了东林寺历经千年依然静谧、神秘的氛围,松树和柏树为寺庙提供了四季常青的背景。

"岸帻销尘虑,凭栏净客心"表达了作者在东林寺的宁静环境中,抛却尘俗的烦忧,心灵得到了净化。

"殿成神运力,泉出虎跑音"描绘了殿宇庄严,泉水潺潺流动的景象,寺庙的建筑和自然景观相得益彰。

"溪在思元亮,堂荒忆醉吟"表达了作者思念元亮(可能是一位友人或前辈)的情感,同时也勾起了他对东林寺曾经醉心吟咏的回忆。

"图传三笑粲。阁拥五杉森"描述了寺庙中的壁画和楼阁,寺内保存着历代高僧的传世佳作,五棵松树犹如护卫一般环绕着寺庙。

"贝叶应难访,经台已莫寻"暗示了寺庙中珍贵的佛经,藏在难以触及的地方,经台已经不再可见。

"僧袈何代醑,佛影几时沉"表达了僧人的服饰已经不再时尚,佛教的影响力逐渐消退。

"晋辇黄埃久,殷碑苍藓深"表达了晋代的辇车和殷墟的碑文已经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沉淀下来的历史已经深厚而古老。

"不妨闲吊古,谁复为沾襟"表达了作者对古代文化的敬仰和追思之情,他呼吁人们不妨抽出时间去思念和怀念古人的智慧和成就。

"香火惟莲社,传流直至今"表达了东林寺作为佛教寺院,香火一直传承至今,佛教文化的影响力依然存在。

整首诗通过描绘东林寺的景色和氛围,抒发了作者对佛教文化的敬仰和对古代文化的怀念之情。寺庙的静谧环境、庄严的建筑和自然山水的美景,都体现了佛教追求心灵净化和达到超脱境界的精神追求。同时,诗中也透露出佛教文化经历了沧桑岁月,但其影响力和价值依然流传至今。整首诗以细腻的描写和含蓄的表达,展现了喻良能对佛教和古代文化的深刻理解和情感体验。

作者介绍

喻良能,字叔奇,号香山,义乌(今属浙江)人。高宗绍兴二十七年(一一五七)进士,补广德尉。歷鄱阳丞、星源令,通判绍兴府。孝宗干道七年(一一七一),爲建宁府学官。累官国子主簿,工部郎中、太常丞。出知处州,寻奉祠,以朝请大夫致仕。有《香山集》、《忠义传》等,均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爲《香山集》十六卷。事见《敬乡集》卷一○、《两宋名贤小集》卷一七九《香山集》跋及本集有关诗篇。喻良能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香山集》爲底本。校以《永乐大典》残本、《两宋名贤小集》(简称小集)。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城南杜五少不羁,意轻造物呼作儿。一门酣法到孙子,熟视严武名挺之。看渠胸次隘宇宙,惜哉千万不一施!空回英概入笔墨,生民清庙非唐诗。向令天开太宗业,马周遇合非公谁?後世但作诗人看,使我抚几空嗟咨!

鼓歌满湖滨,倾城出送春。波光明画艇,山色醉游人。禹穴灵何在,梅梁迹已陈,我来间吊古,回首一沾巾。

危亭石作关,假道一跻攀。白鹤何年去,青松尽日闲。坐时闻远水,望处小他山。衲子云衣厚,寒犹宿此间。

捏个牛儿体态。按年令,旋拖五彩。鼓乐相迎,红裙捧拥,表一个、胜春节届。

青藜竹杖寻诗处,多在平桥野寺中。黄叶没鞋人不到,豆篱花发浸溪红。

行来人世尘千里,梦绕故山春万重。慈母新年音信缺,遥瞻白云是中峰。

读书万卷不谋食,脱粟在傍书在前。要识从来会心处,曲肱饮水亦欣然。

杏园沈饮散,荣别就佳招。日月相期尽,山川独去遥。府楼明蜀雪,关碛转胡雕。纵有烟尘动,应随上策销。

功名烜赫在三朝,经术从容辅汉条。儒服早纡丞相绂,戎冠再插侍中貂。开仓六塔流人复,出甲甘陵叛党销。东第只今空画像,当时於此识风标。

归舟云树句能工,吟到澄江迥不同。非是笔端多变态,如何人道有唐风。

雅乐闻琴瑟,相因泰昊前。朱丝疑杂奏,素女减哀弦。破竹符终全,分鱼目不全。所馀裁五五,再续未绵绵。损益时皆有,亏成理或然。茫茫千古意,汉帝自谁传。

诗礼不忘它日问,文章未觉古人疏。青云自致屠龙学,白首同归种树书。绿叶青阴啼鸟下,游丝飞絮落花余。无因常得杯中物,愿作鸱夷载属车。

舆绋暗风沙,丹旌映晚霞。吏人营殡殓,童仆着衰麻。袭荫无遗嗣,招魂有外家。重来恐迷处,记取路三叉。

奇路踉跄自少尘,白榆花落岛中春。主人应是浮丘伯,不惜仙禽借与人。

所至无嚬蹙,当今亦鲜哉。名誉非易致,悦服有从来。汉令更泉币,吴侬告水灾。忽闻自天下,何策可春回。

紫荷煝曲塘,青秧舞平畦。晨光泫曦露,众木含华滋。咸惊物外慕,归休及良时。

安流咫尺异逾淮,有兴何妨叠棹来。茗椀茅柴殊易耳,萍虀豆粥岂难哉。谈锋不怕通宵直,燕席宁辞逐日开。况是上元佳节近,华灯万点看莲孩。

太清不着微云,冰雪精神占春。诗老自知风格,浅红未可骄人。

为学未能识肩背,读书万卷空亡羊。

小筑茅茨镜水滨,天教静处著闲身。平原不复赋豪士,甫里但思歌散人。翠壁微泉时的皪,衡门叠嶂晓嶙峋。子虚误辱诸公赏,万里轻鸥岂易驯!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