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滋兰

猗猗深林中,有类事谨独。
采弃信所遭,幽芳孰荣辱。
苦与群卉殊,千年犹有馥。

作品评述

《题傅侍郎寒碧十五韵·滋兰》是宋代陈宓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茂密的深林中,有一种事物谨慎地独自生长。
它忠实地接受着所遭遇的环境,孤寂的芬芳何其荣辱。
与其他花卉相比,它的苦涩独特,千年来仍然散发着浓郁的香气。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特殊的花卉——滋兰的形象和意义。滋兰是一种在深林中生长的植物,它与周围的花卉不同,独自承受着环境的艰辛。它的芬芳孤寂,既是一种荣耀,也是一种负担。尽管经历了千年的岁月,它依然保持着独特的香气,展现出坚韧和生命力。

赏析:
这首诗以深林中的滋兰为主题,通过描绘其独特的特点和生命力,表达了作者对坚韧不拔、独立自主的品质的赞美。滋兰在茂密的林中孤独而坚韧地生长,它接受着自然环境的考验,犹如一颗宝贵的明珠隐藏在深处。尽管与其他花卉有所不同,但它的香气却历久弥新,传承千年。这种坚持和生命力的展现,使得滋兰成为一种象征,激励人们在困难和逆境中坚守信念,追求独立和独特的价值。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滋兰的形象,通过对其与其他花卉的对比,展示了它独特的气质和品质。同时,诗中的滋兰也寓意着个体在大自然中的生存状态,它的独立和坚韧与人们对自身价值的探索和追求产生共鸣。这首诗以其朴素而深刻的表达方式,向读者传递了对于坚韧、独特和生命力的思考和赞美。

作者介绍

陈宓(一一七一~一二三○),字师復,学者称復斋先生,莆田(今属福建)人。俊卿子。少及登朱熹之门,长从黄榦学。以父荫入仕。宁宗庆元三年(一一九七),调监南安盐税(本集《丁巳选调》)。歷主管南外睦宗院,再主管西外。嘉定三年(一二一○),知安溪县(明嘉靖《安溪县志》卷六)。七年,入监进奏院,迁军器监簿。九年,因建言忤史弥远,出知南康军。任满,改知南剑州,创延平书院。十七年,命知漳州,闻宁宗卒,乞致仕。理宗宝庆二年(一二二六),起提点广东刑狱,未上,主管崇禧观。绍定三年卒,年六十。追赠直龙图阁。有《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二十三卷等。事见清干隆《福建通志》卷四四,《宋史》卷四○八有传。 陈宓诗,以清抄《復斋先生龙图陈公文集》(藏南京图书馆)爲底本。底本形式尚整饬,但错漏极多,除少量酌校有关书引录,大量明显形误字、别体字径改;涉及文义的误字,改后加校;部分无法确定的错漏,加校。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地方百里身南面,翻手冷霜覆手炎。赘婿得牛庭少讼,长官斋马吏争廉。邑中丞掾阴桃李,案上文书略米盐。治状要须闻岂弟,此行端为霁威严。

谢甥有逸兴,李髯非不嘉。苦思梦春草,醉狂眠酒家。斯游无俗物,傲睨至昏鸦。

振锡归来又许时,苔痕犹污坐禅衣。时非不定空怀古,惭愧高人蚤见几。

贫居常寂寞,况复是秋天。黄叶如霜后,清风似水边。中宵疑有雁,当夕暂无蝉。就枕终难寐,残灯灭又然。

平地风烟飞白鸟,半空云木卷苍藤。

群鱼戏清川,容貌甚融易。投饵落其间,纷邹忽无次。其来若有召,贪吻动如沸。波间互出没,似亦夸巧智。警跳鳞迸雪,饱泳尾摇翠。安知沧海外,五犗不可致。幸逢观者仁,不与钩网值。庄生昔濠上,尝叹天理遂。利心一以发,所向固多累。我观虽有殊,我得岂去异。

我心似秋月,道似又还别。秋月有亏盈,吾心无损益。人人只知登楼赏玩向天边觅,殊不知自己衣单下有个光明藏子十分圆满十分皎洁。信得及,见得彻。非惟一夕欢,千古可怡悦。

咸通时代物情奢,欢杀金张许史家。破产竞留天上乐,铸山争买洞中花。诸郎宴罢银灯合,仙子游回璧月斜。人意似知今日事,急催弦管送年华。

微风不放浪纹长,噞暖跳鱼三尺黄。只欠高荷护千袜,醉妆浓艳媚斜阳。

生死悲欢地,长嗟付短吟。北门晨鹊趁,西甸晚鸦寻。三品官名重,千年墓色深。广东正思忆,泪激海潮音。

今朝又是四月一,那事全然没消息。衲益皮草久不乾,且喜日头东畔出。

位分南北与东西,旷典才修俗顿移。乐合鸾皇下庭宇,觯扬虎蜼伏樽彝。头颅如许堪殊席,筋力无多奈缛仪。敢昧邦君明德意,后知方遣负先知。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凯还几度宴东峰,亲构危亭接梵宫。势人青冥横绝壁,路盘空曲压高松。临流自笑功名薄,对酒忻逢景色重。飘泊却惭归未得,日斜坐听暮云钟。

移文招子气添豪,毕竟牢关计未高。留得商霖活秋稼,未应禹浪怨春桃。半窗明月诗谁和,一剑空灯手自搔。来此共君思昨梦,秋风江上几投醪。

旧世轻财蝗,悬知种德难。有贫皆粟制,无骼不衾棺。红树非春早,孤松忍岁寒。轻飔生宰木,多少鼻成酸。

九华曾屏迹,罹乱与心违。是处堪终老,新秋又未归。病中芳草歇,愁里白云飞。樵侣兼同志,音书近亦稀。

艇子逐溪流,来至碧江头。随山知几曲,一曲一增愁。巢芦有翠鸟,雄雌自相求。擘波投远空,丹喙横轻鯈。呼鸣仍不已,共啄向苍洲。而我无羽翼,安得与子游。

火云嵯峨如叠嶂,百病攻衰非一状。低檐小屋桑竹村,忽辱君来问亡恙。蹶然揽衣起闯门,裹饭仍烦远相饷。岁饥野外无供给,羞涩余粮不盈盎。我守此穷三十年,尚恐死前无力量。君诚不以老弃予,苦语见规宜勿让。

山头望,波光泼眼。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