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
始时遽辞邑,不及事春蚕。
残腊犹在道,险阻固所谙。
扁舟次淮海,喜遇释子谈。
契阔十五年,尚谓卧岩庵。
偶见如夙期,淹留良亦甘。
叹逝独泫然,怀悲情岂堪。
班班云中鸟,共看投夕岚。
曷不念旧隐,山水唯素耽。
我从湖上去,微爵轻子男。

作品评述

《淮南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是宋代梅尧臣创作的一首诗词。该诗描述了诗人久居北方后返回江南的心情,以及在淮南遇到了一位梵才(指佛教高僧)并与之交谈的情景。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久已厌宦旅,故兹归江南。
起初匆匆辞别故地,未能参与春蚕之事。
依然残存的冬季尚在路上,险阻依旧熟谙。
乘坐小舟抵达淮海,喜遇到一位名叫释子谈的僧人。
我们有着十五年的深厚情谊,仍然以为他在卧岩庵(僧人居住的地方)。
偶然相见,如同早已约定好的一般,停留下来互相畅谈也是一种享受。
感叹逝去的时光犹如泪水滚落,怀念和悲伤之情难以忍受。
一群群飞翔在云中的鸟儿,共同目睹投向夕阳的岚雾。
为何不再怀念过去的隐居生活,只专注于山水的素雅。
我从湖上离开,微薄的酬劳只是轻轻地赠予释子谈。

诗意和赏析:
《淮南遇梵才告上人因悼谢南阳畴昔之游》表达了诗人梅尧臣对宦途生活的疲倦和向往自然山水的情感。诗中诗人离开北方返回江南,回忆起在南阳的往事和友人,感慨时光流逝,同时在淮南偶然遇到了一位僧人,与他相见时产生了深厚的情谊。诗中表达了诗人对自然山水的向往和对隐居生活的怀念,同时也传达了对逝去时光和友人离别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词运用了平易近人的语言,通过描绘诗人的心境和情感转变,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厌倦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中反映了宋代文人士大夫对于宦途的厌倦和追求闲适隐居的心态,同时也表达了对友情和岁月流逝的思考。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作者介绍

本卷作于皇祐五年(一○五三),是年秋作者丧母,解监永济仓官,扶榇归宣城守制。《宛陵文集》自《和吴沖卿元会》始,原编卷一七;自《依韵和原甫省中松石画壁》始,原编卷一八;自《韩子华遗冰》始,原编卷三九;自《宁陵阻风雨寄都下亲旧》始,原编卷四○。

诗词推荐

平津阁上夜题诗,绣牍亲裁与项斯。字比宫云俱五色,情将禁柳共千丝。袖中携出香偏入,马上看时月故随。自是阳春元寡和,莫言寒屋报书迟。

改年三日已悭晴,又遣微吟和雨声。压屋天卑如可问,舂胸愁大莫能名。旧游觅梦容高枕,新计摊书剩短檠。拈出山城孤馆句,知应类我此时情。

芳日俄逢谷,空山未见花。因过处士宅,宛是野僧家。古井春无水,衡门晚带霞。釜鱼君莫叹,卜岁正盈车。

祀盛体荐,礼协粢盛。方周假庙,用鲁纯牲。捧撤祗敬,击拊和鸣。受釐归胙,既戒而平。

海棠已绽牡丹芽。犹有东君向上花。不须惆怅怨春华。装缀园林新景物,推敲风月旧情怀。也饶浪蕊与浮葩。

豳郊寒重勒春迟,消息如今尚未知。只是垂杨最先得,每朝来觅向东枝。

羸如蓐妇多忌,倦似田翁作劳。玩具僧梳刖屦,欢悰丁尾龟毛。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出其闉闍[1],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藘[2],聊可与娱。

故人子曾子,居处近金精。福地佳山水,诗家老弟兄。十年重会面,一笑最关情。万象亭前月,今宵为我明。

几日东风雨乍晴,独骑官马绕湖行。诗成酒力都消尽,人与仙花一样清。

银海清泉洗玉杯。恰篘白酒冷偏宜。水林檎嫩折青枝。争看使君长寿曲,旋教法部太平词。快风凉雨火云摧。

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静室深下帘,小庭新扫地。褰裳复岸帻,闲傲得自恣。朝景枕簟清,乘凉一觉睡。午餐何所有,鱼肉一两味。夏服亦无多,蕉纱三五事。资身既给足,长物徒烦费。若比箪瓢人,吾今太富贵。

异事严州省见稀,幅巾阑角立多时。青林白鸟自成画,急雨好风当有诗。酷信医方逢酒怯,强驱吏牍坐衙迟。悠然笑向山僧说,又得浮生一局棋。

无心买酒谒青春,对镜空嗟白发新。花下少年应笑我,垂垂羸马访高人。

日落众山昏,萧萧暮雨繁。那堪两处宿,共听一声猿。

一疏闢人千,孤忠殊可贤。丈夫不至此,君子有加焉。事济民生福,言违臣职愆。还须謄谏草,痛哭九重前。

清晓鸦啼睡梦间,喜闻飞雪满前山。揽衣忙作披衣意,不问轻寒且凭栏。

烈文辟公,锡兹祉福。惠我无疆,子孙保之。无封靡于尔邦,维王其崇之。念兹戎功,继序其皇之。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不显维德,百辟其刑之。於乎,前王不忘!

束薪从涧底,及此不时求。力比鹅黄酒,功如狐白裘。分才具糜粥,余事暖衾稠。复恐成骄惰,三更起饭牛。

淞租一百五十万,比似他邦十倍过。不是乘除嬴缩妙,催科下下阱人多。白■红鲜百万艘,张侯三法独称优。黄堂赏罚明惩劝,彩帐旌功第一寿。道不拾遗户不关,田莱尽辟驿桥完。金陵天使如相问,此是薄乡好宰官。风云有路开骐骥,枳棘无巢宿凤凰。东阁相君为座主,便从玉笋立朝班。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