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明李攀龙的《秋胡行(其一)》
拼音和注音
zhì lì xiāng yù , mò zhī suǒ zhōng 。
翻译及意思
词语释义
智力:(名)指人认识、理解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经验等解决问题的能力。
李攀龙
李攀龙(1514—1570)字于鳞,号沧溟,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明代著名文学家。继“前七子”之后,与谢榛、王世贞等倡导文学复古运动,为“后七子”的领袖人物,被尊为“宗工巨匠”。主盟文坛20余年,其影响及于清初。
原诗
太行易驱仕路难为工,太行易驱仕路难为工。
䛕佞丧志,罄折不衷。自负者忌,自异者攻。
智力相御,莫知所终。歌以言之,仕路难为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