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灵道士

浮丘山上见黄冠,松柏森森登古坛。
一茎青竹以为杖,数颗仙桃仍未餐。
长安市里仍卖卜,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花源到处路漫漫。

作品评述

逢灵道士

浮丘山上见黄冠,
松柏森森登古坛。
一茎青竹以为杖,
数颗仙桃仍未餐。

长安市里仍卖卜,
武陵溪畔每烧丹。
缩地往来无定所,
花源到处路漫漫。

中文译文:
在浮丘山上遇见了一个戴着黄色冠帽的道士,
松柏树森森地矗立在古坛上。
他拿着一根青竹作为拐杖,
仍未食用几颗仙桃。

在长安市里,仍有人卖卜卦,
在武陵溪畔,人们烧炼丹药。
他可以缩地移动,没有固定的位置,
到处都是路漫漫的花源。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神秘的道士的形象,他在浮丘山上出现,在古坛上持一青竹杖,但仍未吃几颗仙桃。他可以缩地往来,不受地域的限制。他在长安市里看到人们仍在卖卜卦,在武陵溪畔看到人们在炼丹药。诗意表达了道士超凡脱俗的神秘形象,以及他与尘世的衔接。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道士形象的描绘,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道士在浮丘山上出现,象征着他超越尘世的境界。他手持青竹杖、未食仙桃,表明他没有陷入俗务纷扰,保持纯净和淡泊的心境。诗中的长安市和武陵溪则代表着尘世的喧嚣和烦恼,与道士形成鲜明的对比。

诗中的“缩地往来无定所”和“花源到处路漫漫”表达了道士的神秘性和流动性。他可以随意地在不同地方之间穿梭,没有固定的位置。花源是指理想、完美的境界,但却是遥不可及,道士的旅程是漫长而艰辛的。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勾勒出了道士的形象和他与尘世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通过描绘道士,诗人传达了对超脱世俗的向往,以及在纷繁喧扰的现实中寻找内心宁静的追求。

诗词推荐

轻轻却暑。只是些儿雨。喜看新抽麻与苎。他家烟水墅。晚山放出青青。是谁簸弄阴晴。老子何时去也,祗应露湿金茎。

呼为心印早虚言,满目真如自现交。十二时中无不应,金莺频道柳含烟。

仲元亨老,殷勤圆净。此中大事,雪曲高歌。骑白牛儿,漫空唱唱啰。这家也舂米,那畔争打禾。且道乘谁力,天真大老婆。近日南方诸道友,斩钉截铁自降魔。运水搬柴无不是,神通妙用显摩诃。一人办力诸天供,一会修来争奈何。移根拔树非邪作,翻有为无万事和。楼阁忽然横碧汉,人

游山恨不远,读书恨不博。天下多名山,何处无芒屩。束书饱蠹鱼,於汝宁不怍?日月如过烧,老病将何若?眼犹给开卷,足尚供寻壑,少劳君勿辞,是中有真乐。

儒衣武弁聚华轩,尽是西都冷落官。莫叹黄花过嘉节,且将素发共清欢。红牙板急弦声咽,白玉舟横酒量宽。青眼主公情不薄,一如省闼要人看。

送别未能旋,相望连水口。船行欲映洲,几度急摇手。

屋头藓树蜕鸣蛩,池上沟泉凿石通。香老蒲花春洞影,凉生槲叶午窗风。泥瓶开酒留樵客。篛笠穿云访药翁。虽是一贫清似水,定无徭役到山中。

僮仆不到阈,双扉常自关。四壁画远水,堂前耸秋山。时闻有仙鼠,窃药檐隙间。

平山栏槛倚晴空,山色有无中。手种堂前垂柳,别来几度春风?文章太守,挥毫万字,一饮千钟。行乐直须年少,尊前看取衰翁。

京师出大黄,浑崙不覆藏。朝生金凤子,平地快翶翔。

去国已八年,故人今有谁。当时交游内,未数蔡克儿。岂无知我者,好爵半已縻。争为东阁吏,不顾北山移。公子表独立,与世颇异驰。不辞千里远,成此一段奇。蛾眉亦可怜,无奈思饼师。无人伴客寝,惟有支床龟。君归与何人,文字相娱嬉。持此调张子,一笑当脱颐。

沈家园里花如锦,半是当年识放翁。也信美人终作土,不堪幽梦太匆匆。

尽坼名园满意花,重寻石径日初斜。温馨融吹争翻蝶,光气笼霄欲避鸦。别院繁灯悬粉黛,一宵沉醉乱琵琶。江南留得伤春地,莫放边愁落臂纱。

已著芭蕉喻此身,木人花鸟岂知春。他家定自无生灭,此物何尝有故新。美玉不羞论瓦砾,明珠终解照泥尘。相逢一笑空归去,无语堪酬彼上人。

萧萧红叶马前飞,又送王孙昼锦归。却到旧游应怅望,故溪秋藓满鱼矶。

四海十年不解兵,犬戎也复临咸京。失道非关出襄野,扬鞭忽是过胡城。豺狼塞路人断绝。烽火照夜尸纵横。天子亦应厌奔走,群公固合思升平。但恐诛求不改辙,闻道嬖孽能全生。江边老翁错料事,眼暗不见风尘清。

新月娟娟,夜寒江静山衔斗。起来搔首,梅影横窗瘦。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君知否?乱鸦啼后,归兴浓于酒。

天寒吹堕一尺雪,官冷酿成千斛愁。酌酒到花非所欲,束薪如桂若为谋。风前鹤氅谁携策,江上渔蓑自舣舟。凭仗六龙回日毂,稍分轻暖到南州。

石溪流已乱,苔径人渐微。日暮东林下,山僧还独归。昔为庐峰意,况与远公违。道性深寂寞,世情多是非。会寻名山去,岂复望清辉。

千灯有宿因,长老许相亲。夜永楼台雨,更深江海人。劳生无了日,妄念起微尘。不是真如理,何门静此身。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