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一○一首

寒月依依上远峰,平湖万顷练光封。
渔歌惊起沙洲鹭,飞放芦花不见踪。

作品评述

《颂古一○一首》是宋代释子淳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寒月依依上远峰,
平湖万顷练光封。
渔歌惊起沙洲鹭,
飞放芦花不见踪。

诗意:
这首诗以寒月、平湖、渔歌、沙洲鹭和芦花等意象,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神秘的夜景。寒月在远山之上静静升起,平湖上铺满了一层如练般的光芒。渔歌声突然响起,惊起了栖息在沙洲上的鹭鸟,而飘飞的芦花却无影无踪。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冷峻而寂静的夜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独特感受。寒月的形容词"依依"使人感受到月光的柔和与恬静,远峰的出现增添了一丝神秘感。平湖上的光芒如练般封闭,给人一种寂静而肃穆的氛围。渔歌声的突然响起打破了宁静,惊起了休憩的鹭鸟,展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然而,飘飞的芦花却没有留下任何踪迹,这种虚无的存在感传达了岁月更迭、万物更替的哲理。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和独特感受,通过对寒月、平湖、渔歌、沙洲鹭和芦花等意象的运用,展示了自然界的美与变幻。诗中融合了作者对自然的思考,同时也让读者思索生命的无常和时间的流转。这首诗以简约而深邃的语言,唤起读者内心对自然的敬畏之情,使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秘和生命的脆弱。

诗词推荐

季子真奇士,声名亚长君。尚难友裘牧,何敢吏朱云。江国无生业,沙场有异闻。临岐各珍重,世故属纷纭。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卮。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长涯烟水又含秋,吏散时时独上楼。信断兰台乡国远,依稀王粲在荆州。

凉生见砚窗未糊,秋风射入如相呼。床头吴钩作龙吼,便欲乘此捣穹庐。丈夫诗胆如斗大,摩挲笑与歌楚些。生平柔肠作铁坚,挑尽寒灯拥襟坐。撞钟打鼓天欲明,鸦未知晓鸡先惊。夜来有雨不须问,听取窗前蕉叶声。老僧惯间定较可,山色朦胧半烟销,玉簪委地怕禁持,消息雨中弹指过。

呼韩骨冷复雕陶,夜夜穹庐朔月高。为问琵琶弦底话,得无一语诉腥臊。

乱离无处不伤情,况复看碑对古城。路绕寒山人独去,月临秋水雁空惊。颜衰重喜归乡国,身贱多惭问姓名。今日主人还共醉,应怜世故一儒生。

无金寄与白头亲,节概犹夸似古人。未出尘埃真落魄,不趋权势正因循。桂攀明月曾观国,蓬转西风却问津。匹马东归羡知己,燕王台上结交新。

一琐窗儿明快。料想那人不在。熏笼脱下旧衣裳,件件香难赛。匆匆去得忒煞。这镜儿、也不曾盖。千朝百日不曾来,没这些儿个采。

闻君出宰洛阳隅,宾友称觞饯路衢。别后相思在何处,只应关下望仙凫。

仲长买宅近高山,饶得群芳不费钱。地接伊浑宜水竹,门临嵩室足云烟。未抛簪组真朝隐,更有田园即世仙。满箧新诗俱大笔,凿楹留待子孙传。

不作十日别,烦君此相留。雨馀江上月,好醉竹间楼。

永日轻风起暝阴,伤春情绪苦难禁。流连节物游人意,怅惜时光志士心。桃李新芳添远思,龙蛇遗事感悲吟。知君退直饶欢趣,每向尊前赏奏音。

雌雄乌一色,烈焰玉石分。子桑十日雨,英概君摩云。尘尾失羁思,襟裾兰茝芬。是岂如蟨驉,书圃同锄芸。

千古名山大道场,止因赋重遂荒凉。后之君子谁能弛,试向山前问老苍。

秉烛追游忆盛时,欢悰终较昔年稀。柳多客折凉阴薄,薇少人餐雨绿肥。胡蝶觉来方识梦,海欧飞去未忘机。相逢且可谈风月,莫话兴亡与是非。

北枝顽顿如不仁,南枝警敏如有神。方当群有急归宿,忽自太无偷发春。画画清修枝拔萃,点点精明花引类。幻尽岁寒姿者天,吾宗所幻天相似。溪边照水周逸民,檐下横窗晋诗人。胸次还余墨外墨,笔端更写真中真。把南金报犹轻议,举赵璧归非厌嗜。只今随牒广之南,彼大庾山吾画笥。

荒林春足雨,新昏迸龙雏。邻叟勤致馈,老人欣付厨。朝餐甘饱美,放箸为嗟吁。惜取葛陂杖,犹堪代我驹。

寒梢虽数叶,高节傲霜风。宁肯随团扇,秋来怨箧中。

惟昔有归趣,今兹固愿言。啸歌成往事,风雨坐凉轩。时物信佳节,岁华非故园。固知春草色,何意为王孙。

长淮渺渺寒烟白。凭栏人是霜台客。时句妙春豪。风云不啻高。樽前人已老。余恨连芳草。一曲酒醒时。梧桐月欲低。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