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丁适之菊庄

令威旧主芙蓉城,上帝谓此职未清。
敕赐别业非菽粟,屈餐陶采余秋英。
菊庄先生拜新号,掌管黄花躬播耕。
庄田庄屋几顷亩,庄官庄佃无姓名。
只好天随自荷锄,兼味佐以仙犬精。

作品评述

《题丁适之菊庄》是宋代作家方回的一首诗词。诗中描绘了一个名为菊庄的地方,以及庄主丁适之的生活情景。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在芙蓉城,威令昔日之主,上帝认为这个职位还未被清除。
君王赐予了别的事业,不再种植一般的作物,而是屈身于陶瓷和采摘秋英之间。
菊庄的先生接受了新的称号,负责管理黄花的栽培和农耕。
菊庄有几亩田地和房屋,庄主和佃户都没有名字。
只能任凭天命,自己耕种,还能品味仙犬精酿的美食。

诗意:
《题丁适之菊庄》以一种淡雅的方式描绘了菊庄的景象和庄主丁适之的生活。诗人通过描写庄主的不寻常职业和他的生活状态,表达了对菊庄的独特赞美和对庄主勇于接受新事物的敬佩。诗中的菊庄被赋予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氛围,表现出一种与尘世纷扰相隔离的意境。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境的描写,展现了菊庄的景象和丁适之的生活态度。诗人运用了众多富有意象的词语,如"芙蓉城"、"陶采余秋英"、"黄花躬播耕"等,营造出一个静谧而美好的场景。诗中的庄主丁适之被描绘为一个与世隔绝、独立自主的人物,他不受名利之累,专注于自己的事业。诗人通过这样的描写,表达了对于追求内心宁静和远离尘嚣的向往。

整首诗词以自然、宁静、清雅的情调展示了一个与世界隔离但又与自然和谐共处的菊庄。通过庄主的形象,诗人表达了对于追求真正的自由和内心宁静的渴望。这首诗词的意境深远,给人一种超脱尘世、宁静自得的感觉,使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和人与自然的和谐。

作者介绍

方回(一二二七~一三○七),字万里,一字渊甫,号虚谷,别号紫阳山人,歙县(今属安徽)人。早年以诗获知州魏克愚赏识,后随魏至永嘉,得制帅吕文德推荐。理宗景定三年(一二六二)进士,廷试原爲甲科第一,爲贾似道抑置乙科首,调随州教授。吕师夔提举江东,辟充干办公事,歷江淮都大司干官、沿江制干,迁通判安吉州。时贾似道鲁港兵败,上书劾贾,召爲太常簿。以劾王爚不可爲相,出知建德府。恭帝德祐二年(一二七六),元兵至建德,出降,改授建德路总管兼府尹。元世祖至元十四年(一二七七)赴燕觐见,归后仍旧任。前后在郡七年,爲婿及门生所讦,罢,不再仕。以诗游食元新贵间二十余年,也与宋遗民往还,长期寓居钱塘。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卒,年八十一。回诗初学张耒,晚慕陈师道、黄庭坚,鄙弃晚唐,自比陆游,有《桐江集》六十五卷(《剡源文集》卷八《桐江诗集序》),已佚。又有《桐江续集》,系元时罢官后所作,自序称二十卷,《千顷堂书目》作五十卷,今残存三十六卷。另有《瀛奎律髓》等行世。回以宋守土官腼顔仕元,以“大物既归周,裸士来殷商”(本集卷二五《送男存心如燕二月二十五日夜走笔古体》)开解,并谀元爲“今日朝廷贞观同”(本集卷二四《送丘子正以能书入都……》),诚属可鄙,所以爲周密《癸辛杂识》别集卷上所深诋。周斥其曾以梅花百咏谀贾似道,当爲事实,集中有“向来世故未曾识,折腰此人(似道)觊斗升”(卷二三《三月二十日张君輗约饮王子由紫霞道院酒字爲韵》),即爲此事之证明。因此前人虽辨周密斥方回或有私愤,而回人品确不能称道。事见本集有关诗文,明弘治《徽州府志》卷七有传。 方回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抄《虚谷桐江续集》(四十八卷,简称清抄本,藏北京图书馆),两本卷次不同,非出一源。底本诗集外之诗、校本多出底本之诗及新辑集外诗,另编一卷。

诗词推荐

花深桥转水潺潺,甪里先生自闭关。看竹已知行处好,望云空得暂时闲。谁言有策堪经世,自是无钱可买山。一局残棋千点雨,绿萍池上暮方还。

蜀道归来万里身,上堂嘉庆动诸邻。贤良诏下先生起,休向成都问卜人。

孤生知永弃,末路嗟长勤。久安儋耳陋,日与雕题亲。海国此奇士,官居我东邻。卯酒无虚日,夜棋有达晨。小瓮多自酿,一瓢时见分。仍将对床梦,伴我五更春。暂聚水上萍,忽散风中云。恐无再见日,笑谈来生因。空吟清诗送,不救归装贫。

山水无宿约,村暗自当还。不知有客乘兴,载我弄沧湾。酒吸明河欲尽,月落三星在下,未放水风闲。影转松起舞,扶步入林间。恨无人,横野笛,叫关山。知君慷慨何事,惜得米阳关。看取大江东去,把酒凄然北望,说著泪潺湲。我饮自须尽,君唱有何难。

梦觉风吹雨脚断,庵西斜月透疎松。披衣起坐不成寐,细听四山鸣晓钟。

仙苑春浓,小桃开,枝枝已堪攀折。乍雨乍晴,轻暖轻寒,渐近赏花时节。柳摇台榭东风软,帘栊静、幽禽调舌。断魂远、闲寻翠径,顿成愁结。此恨无人共说。还立尽黄昏,寸心空切。强整绣衾,独掩朱扉,簟枕为谁铺设。夜长更漏传声远,纱窗映、银缸明灭。梦回处,梅梢半笼淡月。

舟行过乡城,忆昨又三载。鹤表人或非,雉堞址仍在,郊郭幸苟完,室庐俱可慨。十年还亲友,一见如有碍。胡为穷纪次,际此远行迈。归来椒柏新,德人年未艾。

海山翠叠。夕阳殷雨云堆雪。鹧鸪声里蛮花发。我共扁舟,江上两萍叶。东风落酒愁难说。谁教春梦分胡越。碧城芳草应销歇。曾识刘郎,惟有半弯月。

白涧流残青嶂开,鸡公岭带夕阳来。更闻江水盘千曲,何似愁肠日九回。

邑事多商榷,惟诗未暇论。母慈催扇枕,父老谩攀辕。新戌谋何地,初程宿某村。西风有来雁,书札傥相存。

九苞颜色春霞萃,丹穴威仪秀气殚。题品直须名最上,昂昂骧首倚朱栏。

樟亭驿上题诗客,一半寻为山下尘。世事日随流水去,红花还似白头人。

万顷云涛立海滩,天风浩荡白鸥闲。舟人那识伤心地,为指前程是马关。

骚肠溢沥向残微,龙笋传声有扰依。收拾精灵出灯底,旁嗔冤魄挟之飞。

喜不至流怒不悲,句中銛锋解人颐。水霜凛凛笑一吷,三尺有喙金玉词。二惠肯来但独步,明光殿中文绣具。便当携此上青云,天子方深南北虑。吾今老矣君可思,吹毛之珍何所施。和诗反刀三叹息,莫把神槌困钝锥。

林遍山深一罅天,临流跌坐月娟娟。此时妙音谁能领,绕石琅琅走涧泉。

制为量币,厚意是将。求之以类,各因其方。于以奠之,精诚允彩。神其享止,惠我无疆。

课孙课子业桑麻,最喜无人识故家。八口日支资地力,一头雪色感年华。甜瓜苦过王戎李,古木枯如博望槎。岂得不谙培植性,又思寻客学餐霞。

我赠王氏子,作此谨所之。之子何所喜,喜有近道资。妙龄正弱冠,立志已不卑。与之语则解,知弗流俗随。今闻欲有行,问之如何其。曰取天下友,曰求天下师。斯言美则美,乃大人之为。在子则太早,恐非其所宜。去圣嗟已远,名家好相持。师者每异户,户焉亦多岐。志稚未坚定,焉保

逃战彭城似去邠,兴王可即废为臣。中原多少堪忧事,劳苦君王八马奔。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