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翁

不入城门三岁余,亦无车马过吾庐。
食常羹芋已忘肉,年迫盖棺犹爱书。
处处叩门寻醉叟,时时临水看游鱼。
半生名宦终何得?作个村翁计未疏。

作品评述

《村翁》是宋代文学家陆游所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不入城门三岁余,
亦无车马过吾庐。
食常羹芋已忘肉,
年迫盖棺犹爱书。
处处叩门寻醉叟,
时时临水看游鱼。
半生名宦终何得?
作个村翁计未疏。

诗意:
这首诗以村翁的身份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宁静、自在村居生活的向往和对名利的拒绝。诗人不愿进入城门,已经有三年多了,他的家中也没有车马经过。他不再追求丰盛的肉食,而是吃简单的羹汤和芋头,已经忘记了肉的味道。尽管岁月不断推催,离死亡已经很近,但他仍然钟爱着读书。他四处敲门寻找那些喜欢饮酒的老人,时常靠水边观赏游动的鱼儿。诗人认为自己虽然有过一段名利的人生,但最终无法得到真正的满足,因此决定过一种质朴的村翁生活。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追求宁静和自由的村翁形象,反映了陆游对尘世名利的厌倦和对自然生活的向往。诗中的“不入城门三岁余”表明诗人已经有三年多没有进城了,这种选择是对繁华都市生活的拒绝。通过描写家中没有车马经过,诗人强调了他与外界喧嚣的隔离和与尘世的脱离。诗中的“食常羹芋已忘肉”表达了诗人对俭朴生活的追求,他已经忘记了丰盛的肉食,而对简单的羹汤和芋头感到满足。诗人提到自己年纪渐长,离死亡已经很近,但仍然钟爱书籍,这体现了他对知识和学习的珍视。通过寻找醉叟和观赏游鱼,诗人寄托了对自然和宁静生活的向往。最后两句“半生名宦终何得?作个村翁计未疏。”表达了诗人对名利的反思,他认为曾经的权势和成就无法带来真正的满足,决定过一种质朴的村翁生活。

《村翁》这首诗词通过对村翁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自由和质朴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尘世名利的拒绝。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受的抒发,展示了对简单生活和人生意义的思考。这首诗词以简洁的语言和深入的情感,使读者在感受到作者内心的追求和矛盾的同时,也引发对人生价值观的思考。

作者介绍

陆游(一一二五~一二○九),字务观,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宰子。年十二能诗文,以荫补登仕郎。高宗绍兴二十三年(一一五三)两浙转运司锁厅试第一,以秦桧孙埙居其次,抑置爲末。明年礼部试,主司復置前列,爲桧黜落。桧死,二十八年始爲福州宁德主簿(清干隆《宁德县志》卷三)。三十年,力除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繫年要录》卷一八五)。三十一年,迁大理寺司直(同上书卷一九一)兼宗正簿。孝宗即位,迁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赐进士出身(《宋会要辑稿》选举九之一九)。因论龙大渊、曾觌招权植党,出通判建康府,干道元年(一一六五),改通判隆兴府,以交结臺谏,鼓唱是非,力说张浚用兵论罢。六年,起通判夔州(《渭南文集》卷四三《入蜀记》)。八年,应王炎辟,爲四川宗抚使干办公事。其后曾摄通判蜀州,知嘉州、荣州。淳熙二年(一一七五),范成大帅蜀,爲成都路安抚司参议官(《渭南文集》卷一四《范待制诗集序》)。三年,被劾摄知嘉州时燕饮颓放,罢职奉祠,因自号放翁。五年,提举福建路常平茶监(《省斋文稿》卷七《送陆务观赴七闽提举常平茶事》)。六年,改提举江南西路(《渭南文集》卷一八《抚州广寿禅院经藏记》)。以奏发粟赈济灾民,被劾奉祠。十三年,起知严州(淳熙《严州图经》卷一)。十五年,召除军器少监。光宗即位,迁礼部郎中兼实录院检讨官,未几,復被劾免(《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二之五四)。宁宗嘉泰二年(一二○二),诏同修国史,实录院同修撰,兼祕书监(《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三年,致仕。开禧三年(一二○七),进爵渭南县伯。嘉定二年卒,年八十五。陆游是着名爱国诗人,毕生主张抗金,收復失地,着作繁富,有《渭南文集》五十卷,《剑南诗稿》八十五卷等。《宋史》卷三九五有传。 陆游诗,以明末毛晋汲古阁刊挖改重印本爲底本爲底本。校以汲古阁初印本(简称初印本),宋严州刻残本(简称严州本,藏北京图书馆)、宋刻残本(简称残宋本,藏北京图书馆)、明刘景寅由《瀛奎律髓》抄出的《别集》(简称别集本)、明弘治刊《涧谷精选陆放翁诗集·前集》(简称涧谷本)及《须溪精选陆放翁诗集·后集》(简称须溪本)等,并参校钱仲联《剑南诗稿校注》(简称钱校)。底本所附《放翁逸稿》、《逸稿续添》编爲第八十六、八十七卷。辑自《剑南诗稿》之外的诗,经营爲第八十八卷,凡出自《渭南文集》者,以明弘治十五年锡山华珵铜活字印本爲底本,校以《四库全书》本(简称四库本)。

诗词推荐

买地不肥实,其繁系耕凿。良田少锄理,兰焦香亦薄。勿以听者迷,故使宫徵错。谁言三岁童,还能分善恶。孜孜日求益,犹恐业未博。况我性顽蒙,复不勤修学。有如朝暮食,暂亏忧陨获。若使无六经,贤愚何所托。

红萼竞妍春苑曙,粉茸新向御筵开。长年愿奉西王宴,近侍惭无东朔才。

安乐窝前安乐僧,一轮明月一枯藤。与他整顿山林了,更上孤峰第一层。

幂zx溪边草,游人不厌看。馀芳幽处老,深色望中寒。幸得陪情兴,青青赏未阑。

合浦还珠旧有亭,使君方似古人清。沙中蚌蛤胎满,潭底蛟龙睡不惊。

雪丝忪细紫团栾,今代无人识古兰。本草图经川续断,今人误作古兰看。

蜀山瘦碧玉,蜀土膏黄金。寒谿漱其间,演漾清且深。工人剪稚麻,捣之白石砧。就豀沤为纸,莹若裁璆琳。风日常清和,小无尘滓侵。时逐买舟来,万里巴江浔。王城压汴流,英俊萃如林。雄文溢箱箧,争买倾奇琛。夫君乃冠冕,辞气高千寻。十载为举首,於今犹陆深。嗟我蓄此纸,才藻

明月堂虚客不留,衡湘秀处赋清游。回途复妙无遗影,天水从来一样秋。

莲开欲遍,一夜秋声转。残绿断红香片片,长是西风堪怨。莫愁家住溪边,采莲心事年年。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马风曩日肥家子。缘甚黜妻屏子。便做飘蓬贫子。因遇重阳子。从斯道号丹阳子。尘事并无些子。悟彻男儿产子。决定成仙子。

瘦缠金锁惹朱楼,一别巫山树几秋。寒想蜀门清露滴,暖怀湘岸白云流。罢抛檐果沉僧井,休拗崖冰溅客舟。啼过三声应有泪,画堂深不彻王侯。

看来不信是霜华,白日青天散晓霞。只怪野田生玉树,更於腊月发琼花。

洁白孤高生不同,顶丝清软冷摇风。窥鱼翘立荷香里,慕侣低翻柳影中。几日下巢辞紫阁,多时凝目向晴空。摩霄志在潜修羽,会接鸾凰别苇丛。

舌端偷得不传机,说破人生不载疑。造物密教伟写信,秋风已为长蟾枝。平时拍手傥来话,今日回头真个奇。除却唐朝袁与李,问君此外更饶谁。

愚痴常似醉,何异梦中人。欲达终无见,怀疑道岂亲。非为贪闭口,那是益於身。先生堪寂默,种福不传因。

山外江水黄,江外满城绿。城外杳无际,天低到平陆。长烟贯楚尾,远势带吴蜀。故园东北望,游子阑干曲。

叹平生,谩日夜劳劳攘攘。想一世浮华能几许,若云间、电光翻掌。梦幻吞侵何日省,恋火院、缠绵业网。这人身一失,万劫难逢,谁能回向。清爽。猛跳出迷津欲浪。彼岸风光真快乐,伴孤云野鹤飘荡。悟彻灵台无障碍,似月挂寥天朗朗。满十方三界,莹彻圆明,逍遥吟唱。

骑马傍闲坊,新衣著雨香。桃花红粉醉,柳树白云狂。不觉愁春去,何曾得日长。牡丹相次发,城里又须忙。

不但心孤介,生形亦怪奇。在为官长骂,没使邑人思。魂远乡犹隔,名微世未知。空存朋友谊,到此力何施。

荦确连云路不分,云侵衫袖白纷纷。亦知云自青山出,不见青山只有云。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