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三十六祖颂

庄严圣王子,僧回号难提。
弃国避世荣,便入三摩底。

作品评述

《赞三十六祖颂》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释印肃。该诗描绘了一位庄严的圣王子,他是一个名叫僧回的僧人,却难以被人所提及。他选择抛弃国家和世俗的荣耀,进入三摩底(佛教修行的境地)。

这首诗词通过表现主人公僧回的形象和境遇,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和理想。庄严的圣王子形象象征着高尚的品质和智慧,而僧回的号难提则暗示着他的存在被人们忽视或遗忘。作者通过弃国避世的选择,强调了僧回对于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他选择进入三摩底,意味着他追求内心的宁静和超越凡尘的境地。

这首诗词在诗意上追求超越世俗的境界,强调个体的内在修行和追求,以及对于世俗名利的舍弃。它鼓励人们在纷繁的尘世中寻求内心的平静和真理。诗词中的庄严圣王子形象和僧回的选择都具有启发和鼓舞作用,使读者对于修行和追求更高层次的境界产生思考。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以简洁的文字描绘了一个庄严圣洁的人物形象,并通过他的选择传递了一种追求超越的理念。它呈现了一种超越尘世的境界,表达了对于内心宁静和追求真理的渴望。这首诗词通过深邃的意境和抒发内心追求的情感,使人们在喧嚣的世界中寻找属于自己的一片宁静。

作者介绍

释印肃(一一一五~一一六九),号普庵,俗姓余,袁州宜春(今属江西)人。六岁从寿隆院贤和尚出家,年二十七落髮,高宗绍兴十二年(一一四二),于袁州开元寺受戒。游湖湘,谒大沩牧庵忠公,有省。十三年,归寿隆。二十三年,主慈化寺。孝宗干道二年(一一六六),始营梵宇。五年卒,年五十五。有《普庵印肃禅师语录》,收入《续藏经》。事见《语录》卷上《年谱》、《悟道因缘》、《塔铭》。 印肃诗,辑自《普庵印肃禅师语录》,编爲三卷。

诗词推荐

德水汤汤,发源灵长。皎鉴澄入,千年效祥。积厚流湿,资生阜昌。朝宗润下,善利无疆。

我里比侨居,不欠山青水绿。只恨风冲雁序,使分飞隈澳。只今一苇视苕溪,见天伦雍睦。此去春浓絮起,应翻成新曲。

池塘燕子旧人家,杨柳春寒一迳斜。夜读自生书带草,朝饥曾对米囊花。侯谁在矣山如昨,今我来思鬓已华。舍馆不知何日定,竹舆鸣雨又咿哑。

溪流一派碧潺潺,落蕊随溪出乱山。惟有刘郎重回首,往来行客更谁攀。

卷帘晓望云平槛,下榻宵吟月半窗。病守未能依结社,更施何术去为邦。

珠馆冯夷室,灵鲛信所潜。幽闲云碧牖,滉漾水精帘。机动龙梭跃,丝萦藕淬添。七襄牛女恨,三日大人嫌。透手击吴练,凝冰笑越缣。无因听札札,空想濯纤纤。

前陪看花处,邻里近王昌。今想临戎地,旌旗出汶阳。营飞柳絮雪,门耀戟枝霜。东望清河水,心随艑上郎。

人人有个生缘,各各透彻机先。那咤析骨还父,五祖岂藉爷缘。

仙客厌人间,孤云比性闲。话离情未已,烟水万重山。

角羁小小未多知,但识堆盘果实奇。星女机边榴粲粲,炎官繖底柿累累。绿皱紫殻如拳栗,玉液肌似碗梨。愿得仙翁千岁寿,长分馀颗及孙儿。

目断烟波青有无。霜凋枫叶锦模糊。千尺浪,四腮鲈。诗筒相对酒胡

有竹斯竿,于阁之前。君子秉心,惟其贞坚兮。有竿斯竹,于阁之侧。君子秉操,惟其正直兮。彼蔚者竹,萧其森矣。有开者閤,宛其深矣。回檐幽砌,如翼如齿。冬之宵,霰雪斯瀌.我有金炉,熹其以歊.夏之日,炎景斯郁。我有珍簟,凄其以栗。彼纷者务,体其豫矣。有旨者酒,欢其且矣

欲挂衣冠万事轻,不妨小住向山城。绿尊耐久常相伴,雪鬓才生便放行。拂枕时时觅幽梦,倚阑日日听新莺。夕阳更有欣然处,来看青郊雨後耕。

常宴坐,常危立。一片虚凝,万境空寂。岩前花雨已狼籍。

名族著岗头,幽闺女教修。良人惊梦蝶,众子慕桑鸠。物化了难问,壶彜谁为牧。于公有佳兆,衮衮看公侯。

舞羽诸羌伏,销兵万汇苏。只应黄纸诰,便是赤灵符。

啼莺几处垂垂柳,乳燕双飞片片花。溪浅度云山带雨,岸崩欹树草连沙。

拥衲坐深更,频闻蔌蔌声。只疑为落叶,不道是飞霙。晓压松头重,寒铺砌面平。幸成丰岁兆,何事却徵兵。

上帝怀明德,圆坛展盛仪。南城七里路,三岁一郊时。豫动森华盖,乾行俪绛螭。山河对旒冕,辰象倚旍旗。乐祏前增谧,皇灵下告慈,密都俄奠玉,清庙遍尝粢。田烛纷先置,轩营肃左移。礼行忘景晏,恩厚觉寒迟。紫宙天鸿洞,宾柴燎陆离。合祛联祭秸,妥侑判纯牺。腏食千华炬,陪祠

嗟尔父老,其训其诫。俾务於本,惟土物爱。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