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奇父二首

丈室虚明了不扃,寸田芜废正须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慕,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不止文书记姓名。

作品评述

《和奇父二首》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礼仪的思考和呼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丈室虚明了不扃,
寸田芜废正须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
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慕,
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
不止文书记姓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家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诗的开篇描述了家庭的虚明,指出家人之间的疏离和缺乏亲密关系。虚明指的是家庭中的明灯,但家人之间却没有真正的交流和沟通,没有温暖的氛围。扃是门闩的意思,意味着家庭的门户紧闭,缺乏开放和包容。

接下来的两句诗将焦点转移到农田上。寸田芜废指的是家庭中一亩小田荒废不耕种,象征着不珍惜家庭资源和财富的浪费。这里的寸田也可以象征家庭成员之间微小的关系,需要耕耘和经营才能有所收获。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对光阴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容颜半叹年华改,指的是作者对自己容颜的衰老感到惋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品目犹烦月旦评,月旦是古代的一种聚会形式,评审参加者的品德和才能。这句诗意味着社会对人们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判的繁琐和困扰。

接下来两句诗表达了对儒家伦理和中庸之道的赞美。洗砺子荆真可慕,洗砺指的是磨砺、修炼,子荆指的是荆轲,这里用以代表忠诚和奉献精神。作者称赞那些能够坚守中庸之道,有高尚品德的人,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敬佩和向往。中庸伯始竟何成,中庸伯指的是指孔子,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的怀疑和思考,认为中庸之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

最后两句诗呼吁将礼仪规范传承给下一代,不仅仅是在文书上记载姓名,更重要的是要实际行动,践行家庭和社会的礼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修复家庭关系的疏离,塑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关注和呼吁。诗意深沉,行文简练,通过寥寥数语,揭示了家庭和社会中的问题,表达了对中庸之道《和奇父二首》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礼仪的思考和呼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丈室虚明了不扃,
寸田荒废正需要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
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敬,
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
不止文书记姓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家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诗的开篇描述了家庭中明灯虽然亮着,却无人扃门,意味着家人之间疏离和缺乏亲密关系。接着,诗人转向描述农田,寸田荒废需要耕种,象征着不珍惜家庭资源和财富的浪费,也暗示了家庭成员之间微小的关系需要耕耘和经营。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提到容颜半叹,意味着作者对自己容颜的衰老感到惋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品目犹烦月旦评,月旦是古代的一种聚会形式,评审参加者的品德和才能。这句诗意味着社会对人们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判的繁琐和困扰。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儒家伦理和中庸之道的赞美。诗中称赞那些能够坚守中庸之道、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敬佩和向往。然而,诗人同时也对中庸之道的实践提出了疑问,认为中庸之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

最后两句诗呼吁将礼仪规范传承给下一代,不仅仅是在文书上记载姓名,更重要的是要实际行动,践行家庭和社会的礼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修复家庭关系的疏离,塑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关注和呼吁。诗意深沉,行文简练,通过寥寥数语,揭示了家庭和社会中的问题,表达了对中庸之道和家庭礼仪的思考和期望。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槿篱护药才通径,竹笕通泉白遍春。

诸友俱能作,如吾何所知。强推为会长,深愧不相宜。《玉树》多悲调,《竹枝》亦俗词。口占南北曲,即席付歌儿。

远谪年犹少,初归鬓已衰。门闲故吏去,室静老僧期。不见蜘蛛集,频为佝偻欺。颖微囊未出,寒甚谷难吹。濩落唯心在,平生有己知。商歌夜深后,听者竟为谁。

时去三王,事归五霸。七雄既争,四子乃诧。孟尝居先,信陵居亚。平原居中,春申居下。

为得近樵渔,来寻此地居。省交长闭户,耽静欲焚书。自爱心清淡,人嫌礼貌疎。径荒从草没,衰懒不能除。

秋山复秋山,秋雨连山殷。昨日战江口,今日战山边。已闻右甄溃,复见左拒残。旌旗埋地中,梯冲舞城端。一朝长平败,伏尸遍冈峦。北去三百舸,舸舸好红颜。吴口拥橐驼,鸣笳入燕关。昔时鄢郢人,犹在城南间。

利刀截断命根,跳出狐群狗队。拈起万煅蒺藜,铁额铜头粉碎。

后樊百君子,相对两玉人。酴醾三月暮,篠簜四时春。俱怀冰雪姿,不竞桃李辰。何以树之背,恐受俗子尘。

宦达虽无意,安荣自一门。剖符看令子,曳绶及诸孙。盛德清难继,高风俗为敦。葬东骈百两,归卧九华根。

昨日遣画笥,今日发书簏。空斋惟一床,窗影乱风竹。平生钻故纸,夙好老尤笃。奇哉扫除尽,蝉蜕三万轴。岂惟息烦心,亦足养病目。从渠褦襶生,自献公车牍。

暖风迟日春天,朱颜绿鬓芳年,挈榼携童跨蹇。溪山佳处,好将春事留连。

富贵日月速,贫贱觉岁迟。迟速不须问,俱作不可追。亲旧旦酣饮,送尔天北涯。岁岁虽无情,従我历四时。酌尔一杯酒,留我壮且肥。长作今岁欢,勿起异日悲。掉头不肯顾,曾莫与我辞。酒阑气方横,岂信従尔衰。

暮天新雁起汀洲,红蓼花疏水国秋。想得故园今夜月,几人相忆在江楼。

自嫌野性共人疏,忆向西林更结庐。寄谢山阴许都讲,昨来频得远公书。

昔我作屋时,趣欲庇风雨。茆茨寒自刈,条枚细相拄。庳湿生蚍蚽,得暖森翅羽,摧挠自栋梁,朽败连柱础。邻父为我言:努力谋安处,土坚瓦可陶,步近木易取。岂知七十翁,沈痼久未愈,身世如浮沤,家舍真逆旅,一床居易足,十岁敢自许。且当复其初,浩歌卧环堵。

清言元论极边涯,南渡风流继永嘉。中散一生慵作吏,渊明无日不思家。悠悠官路降胸臆,苒苒年光侮鬓华。人说乱蛙胜鼓吹,欲将藜杖比高牙。

龙蛰虽高卧,鸡鸣不废时。炎凉徒自变,茂悦两相知。已负栋梁质,肯为儿女姿。那忧霜贸贸,未喜日迟迟。难与夏虫语,永无秋实悲。谁知此植物,亦解秉天彝。

急雨过池荷,飞酒来纵横。光圆走青盘。的皪寒珠明。炫转势不定,积多忽自倾。浩然江湖思,蓬窗听秋声。

谷风不须歌,朋友道缺绝。请歌伐木诗,歌罢听吾说。汉朝儒宗系,今代侍臣杰。甘泉久论思,阳羡小休歇。郊园谷幽幽,乔木覆清樾。百禽鸣其间,相唤极可悦。坐令公感慨,朋好苦难结。不如侣荆溪,迥与世情别。淡乎若无味,了不见凉热。是以乐从之,诸峰况罗列。赵侯有能事,短纸

已献甘泉赋,仍登片玉科。汉官新组绶,蜀国旧烟萝。剑壁秋云断,巴江夜月多。无穷别离思,遥寄竹枝歌。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