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奇父二首

丈室虚明了不扃,寸田芜废正须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慕,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不止文书记姓名。

作品评述

《和奇父二首》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练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礼仪的思考和呼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丈室虚明了不扃,
寸田芜废正须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
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慕,
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
不止文书记姓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家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诗的开篇描述了家庭的虚明,指出家人之间的疏离和缺乏亲密关系。虚明指的是家庭中的明灯,但家人之间却没有真正的交流和沟通,没有温暖的氛围。扃是门闩的意思,意味着家庭的门户紧闭,缺乏开放和包容。

接下来的两句诗将焦点转移到农田上。寸田芜废指的是家庭中一亩小田荒废不耕种,象征着不珍惜家庭资源和财富的浪费。这里的寸田也可以象征家庭成员之间微小的关系,需要耕耘和经营才能有所收获。

接下来的两句诗表达了对光阴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容颜半叹年华改,指的是作者对自己容颜的衰老感到惋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品目犹烦月旦评,月旦是古代的一种聚会形式,评审参加者的品德和才能。这句诗意味着社会对人们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判的繁琐和困扰。

接下来两句诗表达了对儒家伦理和中庸之道的赞美。洗砺子荆真可慕,洗砺指的是磨砺、修炼,子荆指的是荆轲,这里用以代表忠诚和奉献精神。作者称赞那些能够坚守中庸之道,有高尚品德的人,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敬佩和向往。中庸伯始竟何成,中庸伯指的是指孔子,作者在此表达了对孔子所倡导的中庸之道的怀疑和思考,认为中庸之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

最后两句诗呼吁将礼仪规范传承给下一代,不仅仅是在文书上记载姓名,更重要的是要实际行动,践行家庭和社会的礼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修复家庭关系的疏离,塑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关注和呼吁。诗意深沉,行文简练,通过寥寥数语,揭示了家庭和社会中的问题,表达了对中庸之道《和奇父二首》是宋代胡寅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以简洁的文字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礼仪的思考和呼吁。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丈室虚明了不扃,
寸田荒废正需要耕。
容颜半叹年华改,
品目犹烦月旦评。
洗砺子荆真可敬,
中庸伯始竟何成。
且将礼节规儿辈,
不止文书记姓名。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家庭生活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思考。诗的开篇描述了家庭中明灯虽然亮着,却无人扃门,意味着家人之间疏离和缺乏亲密关系。接着,诗人转向描述农田,寸田荒废需要耕种,象征着不珍惜家庭资源和财富的浪费,也暗示了家庭成员之间微小的关系需要耕耘和经营。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和对人生变迁的思考。诗中提到容颜半叹,意味着作者对自己容颜的衰老感到惋惜,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暂。品目犹烦月旦评,月旦是古代的一种聚会形式,评审参加者的品德和才能。这句诗意味着社会对人们的品德和行为进行评判的繁琐和困扰。

接下来,诗人表达了对儒家伦理和中庸之道的赞美。诗中称赞那些能够坚守中庸之道、具有高尚品德的人,表示自己对他们的敬佩和向往。然而,诗人同时也对中庸之道的实践提出了疑问,认为中庸之道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实践。

最后两句诗呼吁将礼仪规范传承给下一代,不仅仅是在文书上记载姓名,更重要的是要实际行动,践行家庭和社会的礼节。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修复家庭关系的疏离,塑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这首诗词通过对家庭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家庭和社会价值观的关注和呼吁。诗意深沉,行文简练,通过寥寥数语,揭示了家庭和社会中的问题,表达了对中庸之道和家庭礼仪的思考和期望。

作者介绍

胡寅(一○九八~一一五六),字明仲,学者称致堂先生,建州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人。安国子。徽宗宣和三年(一一二一)进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以御史中丞何?荐,除秘书省校书郎,迁司门员外郎。汴京陷,弃官归。高宗建炎三年(一一二九),爲驾部员外郎,寻除起居郎,以上万言札子忤时相,主管江州太平观。绍兴四年(一一三四),復爲起居郎,迁中书舍人。出知永州、邵州、严州。八年,除礼部侍郎,兼侍讲,寻直学士院。丁父忧,服除奉祠,俄致仕,居衡山。二十年,以忤秦桧,责新州安置。桧死,诏自便,寻復旧官。二十六年卒,年五十九。有《斐然集》二十卷。《宋史》卷四三五有传。 胡寅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斐然集》(其中诗五卷)爲底本。校以清经钼堂钞本(简称钞本,藏北京图书馆),清法式善存素堂辑钞《宋元诗集八十二种》中的《斐然集》(存三卷,简称存本,藏北京图书馆)。集中诗集外之诗,附于卷末。

诗词推荐

光阴百岁已中分,拟结茅茨老白云。万里谁怜新卧疾,九重犹记旧能文。枕边得句题屏叠,马上看山隔帽裙。终恨无劳糜廪粟,夜窗聊策读书勋。

三月三十日,春归日复暮。惆怅问春风,明朝应不住。送春曲江上,眷眷东西顾。但见扑水花,纷纷不知数。人生似行客,两足无停步。日日进前程,前程几多路?兵刀与水火,尽可违之去。唯有老到来,人间无避处。感时良为已,独倚池南树。今日送春心,心如别亲故。

镇抚西南众望倾,玉书天上辍持衡。春风不觉岷山远,和气还从锦水生。学舍却寻余教在,棠郊应喜旧阴成。归来促召调炉冶,莫为儿童竹马迎。

乾红翦碎烦纤玉。相并黄金粟。汉宫素面说明妃。马上秋风应解、著燕支。黄昏小树堪愁绝。不比梅花月。满天风露透肌凉。插取双枝归去、是谁香。

雁断行连雨,梧乾叶陨风。悲凉今日别,邂逅几时同。末路多浮梗,吾生甚转蓬。青衫溧阳尉,不叹孟郊穷。

谁家玉笛暗飞声,总是乡关离别情。妾梦不离江上水,夜来还到洛阳城。

今年夏潦甚,秋暑亦云剧。豳霜届授衣,垢汗著单浴。园渴困力灌,井竭疲远汲。甲子似宜晴,一雨竟三日。□□□□僧,溪涨渡欲隔。颇复念幼子,饼蔬谁与摘。此地非我家,暂到犹是客。归舟可上滩,深湍没巨石。赀费殊未办,褐粟阙补籴。空庭无来人,爬痒看檐滴。

明君切西雇,元帅作中军。宾客湖南上,人才冀北群。三鱣存绛帐,一鹗在青云。磊磊轩天地,诗书有隽动。

一出有百阻,吾生何太艰。问途迷野寺,积淖落前山。势以鸡晨待,聊安虎落间。浊醪无路觅,破衲与渠关。

园林罢组织。树树东风翠云滴。草满旧家行迹。是鼓舞得声声,晓莺如觅。愁红半湿。煞憔悴、墙根堪惜。可念我,飘零如此,一地送岑寂。龟石。当年第一。也似老、人间风日。余葩选甚颜色。羞捻江南,断肠词笔。留春浑未得。翻些入、啼鹃夜泣。清江晚,绿杨归思,隔岸数峰出。

谁道江南要雪难,半春犹得倚楼看。却遮迟日偷莺暖,密洒西风借鹤寒。散漫不容梨艳去,轻明应笑玉华干。和来琼什虽无敌,且是侬家比兴残。

坐井成小眼孔,面壁得大医王。净洗三生热恼,不烦一服清凉。

瀚海秋风至,萧萧木叶飞。如何逢汉使,犹未寄征衣。不叹千里远,难甘一信稀。年年沙漠雁,随意得南归。

日暮横斜又一枝,水边记我独吟诗。不妨更作江南雨,并写青青叶下垂。

五杂俎,非烟云。往复来,朝马尘。不得已,婴龙鳞。

结构何峰是,喧闲此地分。石梁高泻月,樵路细侵云。偃卧蛟螭室,希夷鸟兽群。近知西岭上,玉管有时闻。

架泉龛石搆幽栖,竹树阴森锁翠微。珍重支郎得高趣,一庵一榻自忘机。

前年从军南山南,夜出驰猎常半酣。玄熊苍兕积如阜,赤手曳虎毛毵毵。有时登高望鄠杜,悲歌仰天泪如雨。头颅自揣已可知,一死犹思报明主。近闻索虏自相残,秋风抚剑泪丸澜,雒阳八陵那忍说,玉座尘昏松柏寒。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装何由穿裤褶?羞为老骥伏枥悲,宁作枯鱼过河泣。

桃叶园林风日好。曲径珍丛,处处闻啼鸟。翠珥金丸委芳草。袜罗尘动香裙扫。片帆乘风东流早。每话长安,引领犹西笑。离索年多故人少。江南有雁无书到。

盆梅开欲尽,翠干已苔深。物极容春蛰,人穷自陆沈。钟知浮世事,灯识老儒心。冶陌饶芳草,衰迟肯重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