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司理

龙墀射策笔如神,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慈明头角在云津。

作品评述

《次韵黄司理》是宋代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墀射策笔如神,
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
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
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
慈明头角在云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推崇和赞美之情。黄司理在龙墀上射箭,他的笔触如神一般,而且他的诗句也愈发新颖动人。作者突然抬起名篇,表明自己有意与黄司理相比较,但他担心自己的作品无法与黄司理媲美。他曾深入研究汉魏时期的文学,也曾摸索曹操和刘备的作品,但他已经认识到真正的才华。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荀氏八龙,暗示黄司理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而慈明则是在云津(指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敬佩和自己的追求。黄司理在文学和射箭方面都有卓越的才华,作者对他的能力赞叹不已。作者在表达对黄司理的推崇之余,也表露了自己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不安。他承认自己曾经研究过古代文学,但最终认识到真正的才华不仅仅在于追溯古代,而是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特性。最后一句提到的荀氏八龙是对黄司理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渴望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愿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景仰和自身追求的心态,同时展现了对文学才华的思考。通过对比自己与黄司理的能力,作者对自身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决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自省和自我反思的精神。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诗词推荐

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晨上散关山,此道当何难!牛顿不起,车堕谷间。坐磐石之上,弹五弦之琴。作为清角韵,意中迷烦。歌以言志,晨上散关山。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有何三老公,卒来在我旁?负揜被裘,似非恒人。谓卿云何困苦以自怨,徨徨所欲,来到此间?歌以言志,有

成都旧日扬雄宅,今在清江鸥鹭洲。颇念书题成间阔,忽逢翰墨见风流。芗林草木年仍故,此老诗篇晚更遒。官事安能久覊我,何时载子以扁舟。

挨定青骢不肯骑,征衫褪领又重提。柳风吹不断行色,更倩柔条绊马蹄。

江西文派有新图。诗律嗣东湖。十首齐安书事,君王曾问相如。牙签B33D架,银钩落纸,美玉明珠。见说诏岁金匮,后来天下浑无。

我是柘枝娇女。□□多风措。□□□、□住深□,妙学得柘枝舞。□□头戴凤冠,□□□纤腰束素。□□遍体锦衣装,来献呈歌舞。

楚思入诗清,晨登岘山情。秋天水西寺,古木宛陵城。琴匣应将往,书车亦共行。吾知江太守,一顾重君名。

将谓无佳月,贪程过上湖。才来八尺住,却见一轮孤。带露寒於水,和烟白似酥。江天空想望,高下两明珠。

休论驼背锦模糊,且试腰间金仆姑。边头可是怜侬辈,忽作徐熙雪雁图。

长安新砚石同坚,不待书求遂许颁。岂必魏人胜近世,强推铜雀没骊山。寒煤舒卷开云叶,清露沾流发涕潸。早与封题寄书案,报君湘竹笔身斑。

一别丰标又一旬,尺书多荷寄殷勤。交游满眼谁知忆,契阔心独复忆君。蕙帐梦寒同夜月,松江人远隔秋云。明朝便买扁舟去,来访贞阳旧广文。

闻君有美酒,与我正相宜。溢瓮清如水,黏杯半似脂。岂唯消旧病,且要引新诗。况此便便腹,无非是满卮。

二子俱从宦,重亲足自怡。汝能行幼学,吾岂恨轻离。平日自知己,真心更与谁。临文有遗忘,此是忆儿时。

轮台风物异,地是古单于。三月无青草,千家尽白榆。蕃书文字别,胡俗语音殊。愁见流沙北,天西海一隅。

苇村风下鸦千点,麦陇天垂月一梳。

学仙欲不死,学佛欲再生。再生与不死,二者不果能。设使人果能,方始入于情。赏哉林下人,不为人所惜。哀哉公与卿,重为人所惑。

于理玄同孔老瞿,客尘觉似淅消除。一生嚼蜡有余味,两载离家难几书。君已杰心参祖意,我犹滞相问童初。宝岩不作桑间恋,榆馆能来慰索居。

孙子白木杖,富子黑油笠。我独白竹篮,差池复相及。夕阳桥边画,岸帻归云急。勿语城中人,从渠慎出入。

埋瓮东阶下,灩灩一石水。买鱼畜其间,鱍鱍三十尾。力微思及物,为惠止於此。无风水不摇,得志鱼自喜。涵泳藻与蒲,永不畏刀几。饭罢时来观,相娱从此始。

万里秦城风淅淅,一望蓟州云羃羃。君今得旨归故乡,反锁衡门勿轻出。

兄寒弟亦饥,力学少闲时。何路免为客,无门卖得诗。几人携酒送,独我入山迟。少小同居止,今朝始别离。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