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黄司理

龙墀射策笔如神,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慈明头角在云津。

作品评述

《次韵黄司理》是宋代姜特立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龙墀射策笔如神,
马首哦诗句益新。
忽捧名篇端有意,
欲求强对恐无人。
浸淫汉魏知追古,
摸索曹刘已识真。
荀氏八龙谁最著,
慈明头角在云津。

诗意: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推崇和赞美之情。黄司理在龙墀上射箭,他的笔触如神一般,而且他的诗句也愈发新颖动人。作者突然抬起名篇,表明自己有意与黄司理相比较,但他担心自己的作品无法与黄司理媲美。他曾深入研究汉魏时期的文学,也曾摸索曹操和刘备的作品,但他已经认识到真正的才华。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荀氏八龙,暗示黄司理是其中最杰出的一位,而慈明则是在云津(指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意思。

赏析:
这首诗以直接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敬佩和自己的追求。黄司理在文学和射箭方面都有卓越的才华,作者对他的能力赞叹不已。作者在表达对黄司理的推崇之余,也表露了自己对自身才华的怀疑和不安。他承认自己曾经研究过古代文学,但最终认识到真正的才华不仅仅在于追溯古代,而是要有自己的创新和独特性。最后一句提到的荀氏八龙是对黄司理才华的高度评价,同时也暗示了自己渴望在文坛上崭露头角的愿望。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对黄司理的景仰和自身追求的心态,同时展现了对文学才华的思考。通过对比自己与黄司理的能力,作者对自身的定位和努力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整首诗抒发了作者对文学创作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决心,展现了宋代文人的自省和自我反思的精神。

作者介绍

姜特立(一一二五~?),字邦杰,号南山老人,丽水(今属浙江)人。以父绶靖康中殉难恩,补承信郎,累迁福建路兵马副都监。孝宗淳熙十一年(一一八四),献所爲诗百篇,召试中书,时年六十。除阁门舍人,充太子宫左右春坊兼皇孙平阳王侍读。光宗即位,除知阁门事。绍熙二年(一一九一),以擅权并和右相留正不洽,夺职奉祠。未几,除浙东马步军都总管。宁宗庆元六年(一二○○),再奉祠,并赐节。八十岁时尚存世。姜特立以能诗称,与陆游、杨万里、范成大等多有唱和。有《梅山集》,已佚,传世有《梅山续稿》,系淳熙十一年后诗,亦有脱漏(《永乐大典》残本中引《梅山续稿》诗,有多首不见今本)。事见集中有关诗篇,《宋史》卷四七○入《佞幸传》。 姜特立诗,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爲底本。校以清朱氏潜采堂抄本(简称朱本,藏上海图书馆)及《两宋名贤小集·梅山小稿》(简称小稿)。新辑集外诗附于卷末。 特立既备数宫属,入则番直,出则应酬,无復灞桥风雪间思也。时时作应用小诗,虽有惭大雅,譬如鷄肋,不忍弃也。故录之,名曰《续稿》。

诗词推荐

万木带秋声,古今念睽别。我有赠行意,临行为君说。重岩休滞云,远水且观月。生生知不知,天风助清彻。

青山扪虱坐,黄鸟侠书眠。

老来惟有看山癖,踏雪来寻洞府春。已爱匡庐无俗骨,更逢姑射露天真。参差玉树千岩里,高下蓝田一水滨。乘兴去留人莫怪,风流元是剡中人。

芦荻花,此花开后路无家。

吾友太乙子,餐霞卧赤城。欲寻华顶去,不惮恶溪名。歇马凭云宿,扬帆截海行。高高翠微里,遥见石梁横。

一径通幽,画屏横翠,行到白云深处。世外蟠桃,井边佳橘,别有种萱瑶圃。檀板轻敲,素琴闲弄,奉献凤膏麟脯。舞翩翩、鹤发飘飘,仍是旧时仙母。君看取、华屋神仙,满堂金玉,此是蟪蛄朝暮。五色蓬莱,九秋*鹗,别有出身之路。酒熟麻姑,云生巫峡,稽首洞天归去。任海波、清浅

此馆初明眼,前山正接眉。热嫌连日甚,凉惜两朝迟。雨竹何其重,风鸥不自持。庭闱犹百里,早已豁愁思。

有佛处不得拄,生铁称鎚被虫蛀。无佛处急走过,撞著嵩山破灶堕。三千里外莫错举,两个石人相耳语。恁麽则不去也,此语已行遍天下,摘杨华,摘杨华,唵嚤噠哩吽{左口右发}吒。

入山衣屨湿。初迷烟雨来,稍识云气集。空蒙掠面过,可玩不可执。不知市廛地,去此凡几级。青松入长望,白鸟伴危立。冷然笑身世,万事何汲汲。

桐江秋信早,忆在故山时。静夜风鸣磬,无人竹扫墀。猿来触净水,鸟下啄寒梨。可即关吾事,归心自有期。

青枫何不种,林在洞庭村。应为三湘远,难移万里根。斗牛初过伏,菡萏欲香门。旧即湖山隐,新庐葺此原。

积雨生秋意,浮阴放晚晴。钟声寒野迥,桥影小溪清。

西蜀东吴万里程,偶然相值两浮萍。黑头君已登三馆,白发吾方醉六经。夜幌论文灯耿耿,春堤把袖草青青。艅艎小别须回棹,不用阳关肠断听。

满径露漙黄般若,戛檐风袅翠真如。

试问屋藏书,何如斛贮珠。奄奄投阁老,凛凛坠楼姝。

丙夜忽窗白,披衣起凭栏。山川如昼见,松桧照人寒。孤鹤欬屋脊,群僧鼾纸单。灯前呼老佛,妙境许同观。

爱子性情奇,初生玉树枝。人曾天上见,名向月中知。我识婴儿意,何须待佩觿。

桑间无褐半饥人,斗粟千金不换银。末路多惭逭沟壑,长年敢笑走埃尘。江声直下黄牛峡,河势遥分白马津。回首向来征战地,壮怀俱在只伤神。

珍重江南沈鍊师,未曾相识久相思。已全真气能从俗,不坠家风善赋诗。玉笥共游知早晚,金貂回雇觉喧卑。多惭书札遥相问,更望刀圭换白髭。

沧江卜室数年间,畚筑栽培仅息肩。生色油然已如此,个中自有不须禅。

名句推荐

本站部份资料来自网络或由网友提供,如有问题请速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处理!

版权所有©词语查询   网站地图 陇ICP备2023000160号-4

免责声明: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